上次在城郊野河钓鲫鱼,我刚调好漂钓底上了两条,突然鱼口停了 —— 旁边钓友盯着水面说 “鱼上浮了,得钓浮”。我赶紧拆铅皮、剪铅、重新调漂,折腾了十分钟好不容易调好,结果抛竿没两分钟,鱼又沉底了,半天没口。那时候我才觉得,频繁剪铅换漂太耽误事,后来老钓友李哥教我个招:不剪铅皮不换漂,手快的话一分钟就能切换钓底钓浮,试了两次发现,不仅省时间,还能跟上鱼层变化,再也不用因为调漂错过鱼口。
其实很多钓友都有过类似的麻烦:野钓时鱼层不稳定,一会儿在水底觅食,一会儿上浮晒太阳,想换钓法就得拆铅、调漂、找底,一套流程下来,鱼早就游走了。而这个调钓方法的核心特别简单,就是利用浮漂的 “剩余浮力” 和钩饵的 “重量平衡”—— 先调一个基础目数,让浮漂的浮力刚好能托住铅皮和空钩,剩下的浮力用来应对钩饵重量,钓底时让钩饵到底,钓浮时让钩饵悬水,不用动铅皮,全靠推拉浮漂和调整钓目来实现,新手也能一学就会。
我用了大半年,把具体操作拆成了 “调基础目数→切换钓底→切换钓浮” 三步,结合实际钓况给大家讲清楚,你跟着试一次就能上手。
第一步先调 “基础目数”,这是整个方法的关键,不用太复杂,带双钩半水调 4-8 目就行。这里的 “半水” 不用完全离底,只要钩不触底就好,比如水深 3 米,你抛到 2 米深的位置调,省得来回找深水区。调的时候不用刻意剪很多铅,比如你用吃铅 2 克的浮漂,先裹上铅皮抛竿,要是浮漂沉底,就慢慢剪铅,直到浮漂露出 6 目(我常用 6 目,不高不低刚好)。这里有个小技巧:调的时候别把铅皮剪太碎,留够调整空间,比如第一次剪到浮漂露 4 目,觉得太低,就再剪一点到 6 目,后续不用动铅皮,全靠这个基础目数来切换钓法。我一开始调 5 目,后来发现 6 目剩余浮力更合适,钓底钓浮都不耽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浮漂吃铅量微调,吃铅 1.5 克的漂调 4-5 目,吃铅 2.5 克的漂调 7-8 目。
调完基础目数,想钓底就特别简单,不用动铅皮,直接上饵抛竿,慢慢往上推浮漂就行。比如我调的 6 目,挂拉饵(钓鲫鱼常用)抛竿,一开始浮漂可能只露 3-4 目,这时候钩饵还没到底,你就一点点往上推浮漂,直到浮漂露出 8-9 目 —— 这时候钩饵已经稳稳到底了,因为饵的重量把浮漂往下压了一点,再靠推漂让线变长,钩饵自然沉到水底。我上次钓鲤鱼用搓饵,饵比拉饵重,调 6 目后推漂到 10 目才到底,提竿试了试,能感觉到钩饵触底,没一会儿就来了个顿口。你要是不确定钩饵有没有到底,就轻轻提竿,看浮漂会不会快速复位:复位快,说明钩饵到底了;复位慢,就是还没到底,再往上推点浮漂。这里要注意,钓底时子线可以留长点,10-15 厘米,让钩饵在水底更稳,鱼吃饵时信号更清晰,我钓鲫鱼用 12 厘米子线,钓鲤鱼用 15 厘米,效果都不错。
要是鱼上浮了,想切换钓浮,同样不用动铅皮,把浮漂往下拉 10-20 厘米就行。比如你之前钓底时浮漂拉到了离钩 2 米的位置,现在想钓 1.5 米深的水层,就把浮漂往下拉 50 厘米(根据你想钓的水层调整),抛竿后看浮漂目数,一般会露出 3-5 目,这时候钩饵悬在水里,没到底,就是钓浮了。原理很简单:把浮漂往下拉,线变短了,钩饵还没沉到水底,就被浮漂的剩余浮力托住,自然悬在你想要的水层。我上次钓翘嘴,鱼在 1 米深的水层,调 6 目的基础上把浮漂往下拉 1 米,抛竿后浮漂露 4 目,没 30 秒就看见浮漂往下顿了两目,一提竿,一条一两多的翘嘴就上来了。要是觉得钓的水层太深,鱼口少,就再往下拉点浮漂;太浅就稍微往上推一点,不用等钩饵到底,抛竿就能判断,比重新调漂快多了。钓浮时子线可以短点,5-8 厘米,钩饵下沉慢,容易被上层的鱼发现,我钓翘嘴用 6 厘米子线,钩饵悬在水里特别稳,信号也准。
不过这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得在合适的场景用才显效果。最适合野钓时鱼层不稳定的情况,比如春天鲫鱼上午在底觅食,中午晒太阳上浮,夏天钓翘嘴时鱼群来回窜,一会儿在 1 米深,一会儿在 2 米深,这时候不用拆铅调漂,推拉浮漂就能跟上鱼层,省得错过窗口期。还有新手钓友,刚学钓鱼不会调漂,用这个方法不用记复杂的 “调几钓几” 公式,只要记住 “调基础目数,钓底推漂、钓浮拉漂”,就能轻松上手,我表弟刚学钓鱼时,用这个方法第一次就钓上了 3 条鲫鱼,比他之前瞎调漂强多了。
当然也有要避坑的地方,不然容易没口。首先浮漂别选太大的,吃铅量 1.5-2.5 克最合适,太大了剩余浮力太大,钓浮时钩饵容易沉不下去,太小了浮力不够,钓底时浮漂压不下去,信号不明显。我之前用 3 克的大漂,钓浮的时候钩饵总沉底,换成 2 克的就好了。然后钩饵重量别太轻,比如用特别小的钩挂红虫,饵太轻,钓底的时候可能钩饵没到底,浮漂就露出调目了,这时候可以稍微推一点浮漂,或者换重点的饵,比如搓饵。还有别在走水太严重的地方用,水流会把钩饵冲得偏离水层,钓底钓浮都不稳,我上次在走水河用,钓浮时钩饵被冲得沉底,折腾半天没口,后来换了静水区域才好。
上周六我又去野河试这个方法,一开始调 6 目钓底,上了 3 条鲫鱼,突然没口了,我看水面有鱼星,知道鱼上浮了,赶紧把浮漂往下拉 15 厘米,抛竿后浮漂露 4 目,没 30 秒就来了个顿口,一提竿是条翘嘴。后来鱼又沉底,我往上推回浮漂,没一会儿又上了鲫鱼,一下午钓了 12 条鱼,旁边钓友还在拆铅皮调漂,问我怎么换得这么快,我把方法告诉他,他试了试,也上了两条。
其实这方法不难,关键是找对基础调目,再根据鱼情推拉浮漂,不用费劲儿剪铅换漂。你有没有试过这种不剪铅不换漂的调钓方法?或者你还有其他快速切换钓底钓浮的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钓友少走调漂的弯路,多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