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4日,“嘉陵江上”第七届缙云诗会集中活动在碚举行。来自全国的著名诗人齐聚北碚,为广大诗歌爱好者献上一场诗歌盛宴。活动中,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陆萍与全国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荣荣接受了记者采访,分享了她们此行深刻而独特的感悟。
陆萍
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兼职教授。应邀赴印、日、韩等出席国际诗会并在博帕尔获“亚洲诗坛明星”奖。2019 年,《陆萍诗歌赏析》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2023年获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陆萍告诉记者,“踏入北碚,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生命力。它蕴藏在石缝间恣意生长的青苔里,彰显于金刚碑那棵紧贴墙壁、奋力攀援的榕树中。这片土地用最朴素的方式,向我揭示了生命的真诚与坚韧——现代科技纵然发达,却无法创造一粒有生命的种子,而北碚的空气中,正弥漫着这等令人顷刻间感到富足的原始生机。”
她谈到,这份生机不仅滋养草木,更塑造了人的精神。“它在那片热土上所孕育的至高品质,在卢作孚先生身上得到了极致体现。他的一生,仿佛是对这种生命力量的恢宏注解。”陆萍动情地说,“抗战危局中,他凭借内心的召唤而非任何外在说教,以一己之力策动‘宜昌大撤退’,通过四十天呕心沥血的奋战,保住了中国工业的命脉。”
“由此,北碚之于我,已不再是一次简单的采风,而是一场深刻的精神启迪。”她总结道,“卢作孚先生的生命实践让我深刻反思:人必须有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志气与精神。正如艺术创作的真谛在于听从内心的召唤,源于生命与智慧的内在升华,而非纯粹的知识堆砌。北碚这片土地,以其深厚的底蕴与磅礴的能量,让我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富足,也坚定了全情投入进行创作与生活的信念。”
荣荣
全国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集《像我的亲人》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曾到访北碚的荣荣,此次重游后感慨良多。“如果说上一次领略的是北碚的自然诗韵,那么这一次,深厚的人文历史则给了我巨大的冲击。正是这份冲击,让我深刻体会到缙云诗会的独特价值——它不仅体现在诗集出版这一实实在在的积淀,更在于延续了缙云山的千年诗脉。我们文人相聚唱和,既是为了传承文脉、记录真情,也是为当地的文化传播与文旅发展注入活力。”
“此行还有一个特别的感触,”荣荣补充道,“今年适逢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在此次活动中,我去到了卢作孚纪念馆、西部科学院旧址、四世同堂纪念馆、金刚碑及柳荫镇东升村等地,让我对今日安宁生活的源头有了更深的思考。北碚,正是这样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回望与书写的源头。我回去后,定将倾尽所能,用作品完成好这份来自北碚的‘作业’。”
记者 邝山山 实习记者 胡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