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就能撒手方向盘?
别急着把驾照撕了。
10家车企刚拿到L3“小黑牌”,车屁股贴着“别惹我,系统开车”,但方向盘后还得坐个活人——只是允许他刷手机。
第一批车全归公司,普通人连摸钥匙的资格都没有,保险公司先替我们试撞。
我蹲杭州德胜高架看热闹,一辆贴着试车牌的蔚来ET7顶着限速80,司机双手揣兜,膝盖顶着方向盘,屏幕里PPT自动翻页。
交警在旁边数,半小时过去,没一次人工接管,车流里别的司机看呆,差点追尾。
现场工程师说,只要系统喊“请接管”,三秒内不摸方向盘,车直接刹在最左道,双闪+后台报警,违规三次,试点资格当场回收。
听起来像科幻,其实门槛钉得死。
工信部新发126条红线,其中一条:系统宕机,车必须自己靠右停,不能甩给人类擦屁股。
翻译成人话:电脑死机也得先考科目三。
保险公司更鸡贼,条款写得明明白白:ODD范围内撞了车企赔,超出范围或者人类赖着不接管,自己掏腰包。
一句话,想躺赢先买专属险种,一年保费比普通车贵六千,不掏钱就不保。
为什么突然放大招?
数据饥渴。
L2卖了这么多年,高速NGP、城市NOA天天吹,真到生死关头还是人类背锅,车企拿不到“我负责”的完整数据,算法只能原地打转。
L3就是官方盖章的“背锅侠”,只要车厂敢签字,每一次刹车、每一次剐蹭都能写进迭代日志,比雇一万个测试员还高效。
有人算过,试点跑满一年,单车能攒下相当于普通车十年的极端场景。
特斯拉最急,FSD中国版还在走审批,硬件现成,就差一张L3入场券。
要是年底没过,它就得眼睁睁看着国产小弟把数据喂成胖子,自己靠影子模式捡剩饭。
热闹背后也露怯。
重庆夜班出租师傅跟我吐槽,试点路段白天封一半车道给测试车,晚高峰直接堵成停车场。
“他们跑80,我们跑20,数据漂亮,老百姓买单。
”
更有意思的是,系统最怕洒水车,水幕一溅,激光雷达误把水滴当墙,当场急刹,后车差点叠罗汉。
工程师连夜改代码,把“水墙”标成透明,第二天继续封路。
说到底,L3就是一场大型真人付费内测。
车企、保险、政府、路人,全在牌桌上,谁先怂谁出局。
普通消费者别急着掏钱包,等他们把保费打下来、把接管次数降到零、把堵车和水墙搞定,再上车也不晚。
方向盘可以交给机器,但账单和性命最终还得自己签字——
L3不是解放,是换了个更精密的紧箍,
谁先喊疼,谁就先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