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Z191系列步枪性能解析,10000发寿命是否够用?20000发更香还是更省心?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衡量和比较QBZ-191步枪寿命的问题。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 枪械的寿命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可以概括,它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使用环境、保养程度、射击方式等。
"QBZ-191步枪的设计寿命:" 根据公开资料,QBZ-191步枪的设计寿命是10000发。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考虑到其作为主战步枪的定位,以及中国军队对装备可靠性的要求。
"20000发是否更香?"
"从理论上讲," 20000发的寿命确实比10000发更长,这意味着更低的故障率和更长的使用周期。
"但是," 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成本:" 生产一支步枪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将寿命延长到20000发,必然会增加研发和生产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可能会转嫁给用户。
"可靠性:" 枪械的可靠性不仅仅取决于寿命,还取决于其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等。即使寿命更长,如果可靠性下降,也会影响其作战效能。
"技术进步:" 武器技术发展迅速,一支步枪的使用寿命也可能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延长。例如,未来可能会出现更耐用、更可靠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使用需求:" 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任务对
相关阅读延伸:QBZ191系列步枪寿命:10000发够用,还是20000发更香?
在上一篇写191系列步枪的时候,提到191式自动步枪的枪管寿命达到了20000发,已经同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了。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枪械不过是消耗品,10000发已经足够了,没必要费这么大力气去提升枪械的寿命。一直以来,我国的枪械寿命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国之前的自动步枪的寿命通常为10000发,手枪3000发,大口径机枪3000发(单根枪管),而德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自动步枪寿命已经达到了20000~30000发,手枪10000发以上,大口径机枪10000发,差距非常明显。我国的轻武器工业源自前苏联,到19系列之前,枪管的结构、枪管的材料以及内膛涂层基本没有大的改变,技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国内对于造成枪械损伤的因素也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后来95-1步枪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实都是围绕弹头质量增加的情况下,要保证枪管的寿命这个性能指标前提下产生的。枪管是影响和决定弹头初速、转速、射角和射向的关键零件,也是枪械中工作条件最恶劣的零件,枪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枪械的性能,而枪管的寿命是枪械的寿命决定性的因素,也可以说枪管寿命约等于枪械寿命。随着我军新一代训练大纲的施行,我军实弹射击训练的射击量大幅度增加,我国之前的枪械的枪管寿命,已经满足不了部队训练以及作战能力的需要了。特别是轻、重机枪,通常需要采用备份枪管的方式来达到不太高的全寿命要求。这就增加了产品成本、降低了武器的机动性、给后勤保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虽说提高枪管寿命会导致枪械的制造成本增加,但是随着枪械寿命的成倍增长,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划算的。而且按照甲方的要求,这些提升措施并不会影响枪械在战时大批量生产,所以,除了一次性采购成本增加之外,其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以191系列为例,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比如枪管使用了渗氮技术对枪管表面进行强化,枪管的耐磨性、硬度、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都有所提高,可以减少内膛镀铬,可以大大节省贵重金属的使用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少电镀铬中的六价铬污染环境的问题。据说在研究中,还发现稀土元素的加入能够进一步促进渗氮效果,我国稀土元素储量十分之多,稀土产业也很发达,在热处理过程中加入稀土元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热处理的速度,不过就是不清楚这项技术有没有实用化。对于另外一些枪械,枪管寿命的提升能够降低全系统的重量,提升火力打击效果,比如171式12.7mm大口径山地机枪。传统重机枪为了满足≥6000发的全枪寿命要求,一般需要配两根枪管,这就给作战和携行带来很多不便。山地机枪在设计时采用了新型枪管材料,提高了枪管的高温强度。采用新材料,171机枪的枪管能够达到7000发左右的寿命,做到了一根枪管就能满足全枪的寿命要求,而且还提升了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射击冷却周期增加,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连续打击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