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嘉兴海宁的乡村沃野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实践,正催生着一批颠覆传统印象的“新农人”。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3、2、1,上链接!”盐官镇桃园村塔莎园艺的直播间,主播手拿盆栽介绍花卉,并与粉丝们互动。一旁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粉丝数、销售量等数据。每天,这个直播间都会直播12至15个小时,线上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95%左右。
数据背后是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思维的碰撞。公司创始人王天云曾是互联网公司员工,创业后,她将互联网思维带进了花卉苗木产业,转型“新农人”。2020年,在村里的支持下,她回乡创业,仅用四年便形成了以桃园村为龙头,9个村抱团发展的新模式。
2024年,这座“花园+销售+直播”一体化示范基地年产值高达9000万元,直接带动200多人就业,帮助400多户农户总增收超过35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百万元左右的稳定收益,让“美丽经济”绽放出实实在在的共富之花。
互联网拓宽了乡村产业的新渠道,科技则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王天云的直播间繁忙接单时,不远处的浙江群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里,“新农人”朱飞正管理着他的“数字鸡舍”。
2017年硕士毕业的他回乡建起了智慧养殖平台,五万只蛋鸡仅需一名饲养员,而整个养殖场仅需一名管理人员便可高效运转。企业还引入了鸡蛋自动化流水线,可高效完成清洗、杀菌、分级等一系列作业,俨然成了一座现代化“鸡蛋工厂”。目前,企业年产鸡蛋4000多吨,产值超6000万元。
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智慧养殖正在向更多农户延伸。朱飞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向周边农户统一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和生产标准,并负责产品的销售,与大家一起共享智慧养殖带来的新机遇。
在海宁,像这样以新思维、新力量投身乡村,带动共富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跨界而来的新农人,正以各自的精彩实践,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共富的新答案。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