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搞事”不断,一再冲撞中国“红线”,其意欲何为?

相关阅读延伸:一再冲撞中国“红线” 高市“搞事”意欲何为

来源:新民晚报

蔡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

高市早苗出席国会会议 图IC

东京股市持续下跌

蔡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连日来引发中国等周边国家严正抗议以及日本国内有识之士强烈反对。高市意欲何为?请看专家分析。

——编者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个月,已经在台湾问题上数次冲撞中国的“红线”。11月7日的如果“台湾有事”则可能构成新安保法下的“存亡危机事态”,从而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等发言,实质上又开始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

无异于对华武力威胁

根据日本2015年修订的《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高市提及的“存亡危机事态”,意指即便并未直接遭受攻击,一旦发生被认定为威胁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日本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显而易见,所谓“存亡危机事态”充满主观性认定,并无统一标准可言,本身就是对日本有关法律条款的肆意扩大曲解,并构成对日本和平宪法的进一步架空和颠覆。因此,这也为日本当政者肆意操弄政策提供了巨大空间。日本依据和平宪法所奉行的“专守防卫”红线,就这样被逐步侵蚀,打开了对外动武的“潘多拉魔盒”。

众所周知,高市的政治底色是“极端右翼”,涉台问题一系列言行暴露出她的内在心声,绝非孤立的政治炒作。从历史积怨到地缘博弈,从生存焦虑到战略野心,日本极右翼势力执意将自身命运与台湾问题深度绑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与地区和平稳定的公然挑衅。这首先是日本列岛的地理缺陷与视台湾为日本生存的安全命脉这两者共同变奏下的地缘焦虑,其次是殖民余毒和清算未完的侵略基因孕育的历史宿孽,最后是“倚美遏华”与伺机突破战后体制的战略投机。

从这一视角而言,高市的涉台错误言论,不仅暗示了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对华发出武力威胁和战争叫嚣,恐怕更是煽动危机,为“倚美遏华”和增强军事力量找寻借口。这样的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侵犯中国主权,理所当然引发中国强烈愤慨,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严正交涉,开展一系列反制措施。

日本很多政治家、媒体、学者等也对高市的错误言论提出告诫和批评,这不但印证了高市言论的极端错误性和危险性,也反映出日本有识之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

加速“军事自主化”进程

与高市错误言论互为表里的是,日本不断加速“军事自主化”进程,持续推进军事外向化和作战能力建设。如前所述,和平宪法所确立的“专守防卫”原则,正不断被日本政府以模糊处理的渐进方式突破,历届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步伐有快有慢,但方向一致”。

如日本政府一被问及为何强化军力时,便会拿出“周边安全形势严峻”作借口,辩称强军只是“自卫”,字面上似乎并未背离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原则。因此,高市的涉台错误言论符合部分日本政客“重新武装日本”的看法,认为“周边有事”就是日本谋求军事松绑的最佳时机。

首先,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已就废除武器出口限制展开全面讨论。1976年日本全面实施“武器出口三原则”,2011年野田内阁首次放宽武器出口限制,2014年安倍政府制定“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将武器出口限定于救援、运输、警戒、监视和扫雷五种用途。按照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的协议,将在2026年废除“五种用途”限制。一旦解禁,日本将可“合法”出口军舰、战机和潜艇等杀伤性武器,参与国际军火市场交易,获得巨额经济利益,还能振兴日本军工产业,为军事化奠定基础。

其次,日本计划于2026年年底前修订新“安保三文件”,将再增加军费,强化使用与应对无人装备等新型作战能力。2022年日本通过新“安保三文件”,将遏止周边国家“单方面改变现状”乃至必要时动用武力“使事态以有利于日本的形式解决”作为国家安全目标,开始建设大规模进攻性武力、长期高强度作战能力。如陆上自卫队正加紧打造导弹部队,拟于2026年部署射程1000至1500公里的增程型岸舰导弹,2027年列装高超声速滑翔弹;海上自卫队计划在2026年组建多个新型水面作战群,配备2艘可搭载F-35B舰载机的出云级航母,将对岸、对海作战半径增至上千公里;航空自卫队通过引进美制隐身战机、远程巡航导弹并升级现有武器投射平台,也在加快强化远程精确空地打击能力。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正考虑为日本自卫队“军衔”改名,恢复“大佐”等旧日本军队军衔。分析人士称,该计划一旦实现将打破日本自卫队通过独特称谓淡化军事色彩的惯例。而更为耸人听闻的是,高市还在思考修改“无核三原则”。

打击日右翼嚣张气焰

中国首先要对日本丢掉幻想,坚决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利益,打击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中国也应坚持既定方针路线,对日斗争要有理有据有节,以最大诚意和善意维护中日关系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坚持不懈将地区打造成和平发展的高地。

其次,中国的强硬反制应让日本民众认识到高市的言论引发不必要的国际争端,增加了地区风险;让美国特朗普政府看到,若容忍日本继续煽风点火,有让美国深陷与中国军事对抗的“被卷入”风险;让日本执政团队反思,高市“玩火”的成本会持续增加,以此换取政治资本并不划算更不可持续,进而三思而行,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消除恶劣影响。

最后,高市的言论也是对国际正义的粗暴践踏和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衅。这就要求中国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高度出发,锁定高市言论的错误性与危险性。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把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包括台湾归还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容挑战的胜利成果,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国家行为受《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宪法”明确约束,包括放弃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不保持战争力量等。上述战后东亚秩序的核心安排,更是日本无权单方面突破的。

回顾历史,日本曾多次以“存亡危机事态”为口实发动对外侵略,最终将国家推入战争深渊,在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各国造成严重伤害的同时,也让广大日本民众成为侵略战争的炮灰。时至今日,如果放任高市持续“搞事”,结果必然导致日本“有事”。

发布于 2025-11-20 15:54
收藏
1
上一篇:欧盟外长再掀风云,策划“经济北约”,联手应对中国挑战 下一篇:总把事情搞砸?揭秘并非粗心或能力不足,关键就在这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