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迎来大结局;最大罪人已浮现,泽连斯基终于等来美方信号
“再打一年,乌克兰人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这是基辅一位公务员昨天在地铁里跟同伴的嘀咕,被邻座记者顺手拍下,视频点赞破百万。
评论区最高赞只有四个字:穷仗难赢。
前线更惨。
乌军平均在战壕里蹲了18个月,轮换?
不存在的。
有人把旧防弹衣拆开,把钢板寄回家给弟弟上学防身——听着像段子,却是真事。
弹药缺口大到炮兵得算着打:一发155炮弹市场价现在涨到8000美元,打出去就是一辆二手宝马。
俄军那边也没好到哪去,10月底那场“雾天突击”被无人机拍到:T-80履带掉一地,坦克兵弃车逃跑,像极了解放前国军拉壮丁的画面。
最魔幻的是,两边一边丢炮弹,一边丢谈判信号。
泽连斯基突然松口“可以谈”,但地点不能在莫斯科,也不能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当年签过两次协议,都被炮弹撕了,基辅人现在听见“明斯克”三个字直接骂娘。
欧尔班顺势刷存在感,喊话“来布达佩斯,我请咖啡”,结果被乌克兰网友P图:咖啡杯里漂着俄军导弹,配文“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欧洲人却开始装钱包。
欧盟年初吹的200万发炮弹,现在快递进度条卡在40%,不是没钱,是火药棉缺货——全球最大火药棉厂在德国巴州,去年环保督查停产三个月,工人被拉去造特斯拉电池,一时半会回不来。
法国干脆转身搞“欧洲自强”,马克龙偷偷把援乌预算挪去造第六代战机,媒体追问就甩锅“战略自主”。
最实在的是波兰,军费干到GDP的4%,一口气买了500套海马斯,被隔壁德国吐槽“你这是援乌还是防德?
”
大洋对岸的美国更离谱,600亿美元卡在国会,共和党要加“边境墙”附件——意思很简单:想救乌克兰,先给我把德州移民拦住。
白宫算盘也精:乌克兰要是11月真发不出军饷,前线哗变,谈判桌直接省掉美方席位,省钱又省力。
于是五角大楼连夜支招:把冻结的俄资产利息先打过去,大概能撑六周,六周后下雪,地面变硬,适合坦克飙车,到时候再看普京想不想掀桌子。
普京确实在攒大招。
卫星图显示,俄军在阿夫迪夫卡外围堆了12公里长的弹药列车,冬天一来,土地冻成水泥,履带不会陷,比春泥季好打得多。
去年巴赫穆特就是这么啃下来的,今年目标更低:只要再推平一座城,谈判筹码就能多换半条天然气管道。
至于核威慑,试射“海燕”那天,俄电视台主持人把导弹叫“会飞的切尔诺贝利”,弹幕飘过一句“建议先飞华盛顿,再飞我房贷银行”,点赞破十万。
可真正的变量藏在黑海。
乌克兰用老旧货轮和无人艇硬闯运粮,10月出口320万吨,把联合国粮农署看傻了——原来战争还能这么打:你封锁,我走私,价格倒挂,运一趟利润翻三倍,船东连夜把船名改成“普京看不见我”。
莫斯科没动手,不是心善,是天然气船也要走同一条航线,真打烂了,俄能源收入跟着陪葬。
于是出现诡异默契:两边互炸基础设施,却默契保船,海上漂着一船船玉米和LNG,像极了两伊战争期间“打油轮不打油”的旧剧本。
普通人能干嘛?
基辅程序员把俄军报废坦克的装甲钢切割成开瓶器,一把卖39美元, Etsy上月销两千件,评论区全是“为乌克兰干杯”;莫斯科博主反向操作,把乌军残骸做成钥匙扣,直播现场打磨,打赏用人民币,因为Visa不让用。
战争硬生生把 Etsy 变成军火跳蚤市场,平台想禁又舍不得流量,只好在商品页偷偷加小字“本产品不含政治立场”——此地无银三百两。
谈判?
冬天之前没戏。
欧盟峰会刚把1400亿欧元贷款推迟到“明年再看”,乌财政部算盘噼啪响:再拖两个月,公务员就得领格里夫纳贬值工资,前线士兵拿子弹当硬币。
最可能的情景是12月俄军猛攻三周,乌军退后三公里,西方媒体“阿夫迪夫卡危机”,然后布林肯连夜飞基辅,拍一张“坚定站在乌克兰身边”的合照,顺手递上一张支票——金额刚好够发年终奖。
接着双方宣布“圣诞节停火48小时”,让记者拍士兵一起抽电子烟,镜头背后无人机继续换电池,等节礼日一开火,继续卖广告。
循环到什么时候?
得看哪边先凑不齐下一顿盒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打仗打到最后,拼的不是理想,是账簿。
现在账簿最薄的那页写着——11月军饷缺口4亿美元,谁先垫这笔钱,谁就能决定明年春天乌克兰平原上,是开坦克还是开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