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集成服务助力小岛搬迁,包打听、包服务、包协调,让群众搬迁少跑腿

这句话描述了嵊泗县通过集成服务,为小岛搬迁群众提供便利,减少他们跑腿次数的做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嵊泗集成服务 (Shengsi Integrated Services):" 这是核心。嵊泗县政府或相关部门推出的一种服务模式,旨在将多项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服务。 2. "包打听 (Provide Information / Act as Liaison):" 指服务人员主动了解、收集、提供与搬迁相关的各种信息,充当群众与政府部门或其他服务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解答疑问,消除信息不对称。 3. "包服务 (Provide Services / Handle Procedures):" 指将原本需要群众自行前往多个部门办理的业务,通过集成服务窗口或平台集中办理,例如政策咨询、材料提交、手续办理等。 4. "包协调 (Coordinate / Facilitate):" 指在搬迁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或环节时,集成服务能够进行内部或跨部门的协调工作,解决群众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流程顺畅。 5. "让小岛搬迁群众少跑腿 (Reduce Bureaucratic Running for Island Relocation Residents):" 这是集成服务的最终目标和效果。通过上述“三包”服务,大大简化了搬迁群众的办事流程,减少了他们需要跑的政府部门次数、提交的材料次数以及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关阅读延伸:包打听 包服务 包协调 嵊泗集成服务让小岛搬迁群众少跑腿

潮新闻 记者 沈晏 共享联盟·嵊泗 杨淑媛

“买完菜,顺道上楼拿免费体检单,太方便了。”近日,家住嵊泗县菜园镇的江杏老人到县中心农贸市场买完菜,顺手坐上电梯来到4楼的县为民服务中心领取体检单。5年前,老人从黄龙岛迁居嵊泗泗礁本岛。她告诉记者,以前每次体检,都要去农村医保参保户籍地领体检单,坐船来回要30元,费时又费钱,“现在单子由所在乡镇工作人员从户籍地送过来。”江杏老人的这份幸福感,来自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带来的新变化。

嵊泗是我省海域面积最大、陆域面积最小的县,岛屿分散、交通不便、资源共享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海岛群众。近年来,嵊泗以实施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为抓手加速缩小“三大差距”进程,4300余名小岛群众迁往泗礁本岛。群众在就近享受大岛优质资源的同时,跨户籍、跨乡镇、跨岛屿等烦恼却依然存在。“比如在办理公共服务事项时,很多内容需原所在镇村进行认定申报,有些还需要群众亲自去户籍地办理,非常不便。”菜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贤力说。

为此,嵊泗县为民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并于今年6月初启用。嵊泗以小岛迁入人口数最多的菜园镇为核心,经充分梳理群众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后,利用数字化平台打破海岛壁垒,让干部“多跑腿”、服务“多跑路”,形成跨域服务闭环。

记者在该中心看到,崭新的办事大厅内,13个综合服务窗口一字排开。每个窗口电子屏显示的并非传统服务事项,而是“包打听”“包服务”“包协调”的字眼。“我们创新推出‘三包’机制,打破海岛壁垒,把户籍、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息息相关的14类36项服务化繁为简,用老年人也能看得明白的方式,为海岛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增值化服务。”该中心驻点负责人毛国艺说。

办事大厅内一个高约1.8米的立式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的各乡镇闲置房产信息,吸引了记者注意。“这是我们‘包打听’服务的一部分。”毛国艺说着从服务窗口拿过《便民一本通》,“针对文体活动、就业创业、生活服务以及各类政策等群众高频咨询事项,我们编制了信息册,并设置了‘包打听’窗口。”同时,为让新迁居群众、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新生活,该中心依托“大事政府办、小事商量办、私事自己办”三事分流机制,让老党员化身调解员,以“包协调”服务确保群众反映的基层治理隐患矛盾问题,都有人督有人管。“包服务”即打通“户籍壁垒”,由政府工作人员为迁居百姓、小岛群众提供公证事项办理、养老护理补贴申领等“不下岛”的一站式服务。

嵊泗县委副书记宋晖表示,嵊泗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打造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三中心”一体化运行模式,形成“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让基层治理成效更好惠及海岛群众。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于 2025-10-22 00:13
收藏
1
上一篇:严防“包打听”现象,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下一篇:「东广聚焦」致敬新时代,打造为老服务的“包打听”与“全知道”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