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项羽怒斩妖道于吉之谜

我们来一起重温《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上)“小霸王怒斩于吉”。
这一回是演义中一个颇具传奇色彩和戏剧性冲突的章节,主要围绕着孙策(小霸王)与于吉(于朗)展开。
"回目原文:" 小霸王怒斩于吉
"核心情节概述:"
1. "背景引入:" 孙策自江东平定诸县,势力渐盛,志得意满。他听从张昭、顾雍等人的建议,欲北上争夺中原,与曹操抗衡。在准备东征之前,他决定在吴地(会稽)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 2. "于吉登场:" 孙策在祭祀时,请来了当地有名的道士于吉。于吉穿着道袍,手持拂尘,神态飘逸,声称能呼风唤雨,解厄消灾。他向孙策展示了一些法术,比如让童子吐出符水治病,或者让童子从水中取出石子等,似乎颇为灵验。 3. "众议不一:" 孙策对于吉的法术感到惊奇,颇为欣赏。但他的母亲吴太夫人(吴国太)以及谋士张昭等人却对 于吉的道术和举止感到不安和怀疑。他们认为于吉妖言惑众,行为轻

相关阅读延伸:再读《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上)小霸王怒斩于吉

上回说到刘备兄弟古城相会,袁绍派陈震出使江东,约孙策结盟。

孙策自从称霸江东,兵精粮足。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袭取庐江,击败刘勋,派虞翻向豫章传送檄文,豫章太守华歆投降。

孙策声势大振,于是派张纮去许都上表表功。曹操知道孙策强盛,感叹着说:“狮儿难与争锋啊!”于是将曹仁之女许配给孙策的幼弟孙匡,结为姻亲。

曹操将张纮留在许都。孙策请求为大司马,曹操不答应。孙策非常不爽,一直想袭击许都。吴郡太守许贡偷偷派使者去许都送信,提醒曹操说孙策像项羽,朝廷应早点对付他,免留后患。

使者带信渡江,被江防将士抓获,搜出信件。孙策看信后大怒,斩杀使者,派人去请许贡前来议事。许贡到后,孙策拿出信件,令武士将许贡绞杀,许贡家属全都逃散。

许贡有三个门客,想为许贡报仇,但一直没找到机会。

一天,孙策率军在丹徒的西山打猎,看见一只大鹿,孙策独自纵马上山追赶。

正追赶间,孙策见树林里有三个持枪带弓的人,便勒马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那三人说:“我们是韩当将军手下士兵,在此射鹿。”

孙策没有多想,准备继续前行,一人持枪往孙策左腿上刺,孙策大惊,拔出佩剑从马上砍去,不料剑刃忽然掉了,只剩个剑把在手上。另一人早已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孙策拔出面上的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那人应声而倒。

另两人举枪向孙策乱刺,大叫:“我们是许贡门客,特地来为主人报仇!”

孙策手上没别的兵器,只能拿着弓抵挡,边挡边逃。那两人一直追杀,孙策身中数枪,马也受了伤。正在危急时刻,程普率数人赶到,将许贡门客剁成肉泥。

这时孙策血流满面,身受重伤。程普于是割袍为孙策包扎伤处,救回吴会养病。

孙策不愧是孙坚的儿子,既继承了孙坚的优点,也继承了孙坚的缺点,而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孙策虽为一方诸侯,但艺高人胆大,不重视安保工作。出门不带护卫,自己连兵器都懒得带,结果被刺客刺杀。

曹操许田围猎,身后跟着一大堆猛将,关羽想杀曹操,刘备投鼠忌器,加以阻拦。

历史上孙策也是因此被许贡门客刺杀,伤重不治而亡。郭嘉也看透了孙策的作风,早就预言孙策要死于刺客之手,劝曹操放心去跟袁绍开战。孙策之死,改变了东吴的走向,也改变了天下形势。我觉得,孙策死后,东吴就没有了问鼎天下的能力。

演义中孙策之死还有曲折,继续往下看。

孙策受伤而回,派人找华佗治伤,但华佗已经去了中原,只请来华佗的徒弟前来治疗。

华佗徒弟说:“箭上有毒,已侵入骨头。需要静养一百天才能好。这期间如果发怒,这伤就很难治好了。”孙策为人性急,恨不得马上能痊愈。

休息了二十多天,孙策听说张纮从许昌派使者回来了,叫来询问情况。

使者说:“曹操很怕主公,他帐下谋士也都敬服主公,只有郭嘉不服。”

孙策问:“郭嘉说了什么?”

使者不敢说,孙策发怒,一再逼问。使者说:“郭嘉曾对曹操说主公不足为惧。主公行事轻率不作防备,性格急躁缺少谋略,这是匹夫之勇,一定会死在小人手上。”

孙策听后大怒说:“匹夫竟敢轻视我。我发誓一定要攻取许昌。”于是不等伤病痊愈,就想商议出兵。

张昭劝谏说:“医生告诫主公要静养百日,如今怎能为一时之气而不珍惜自己金贵的身体呢?”

正说话间,手下来报说袁绍的使者陈震到了,孙策请陈震进来。

陈震说袁绍想与东吴结盟,共攻曹操。孙策大喜,当日就在城楼上大会诸将,设宴款待陈震。

正喝得高兴,忽然诸将都窃窃私语,纷纷下楼。

孙策好奇问什么原因,左右说:“今天于神仙在楼下经过,诸将都想前往拜见。”

孙策起身扶着栏杆往下看,见一个道士,身披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衣),手持藜杖,站在路中,百姓们都焚香跪拜在路边。

孙策怒道:“这是什么妖人?快给我抓起来。”

左右对孙策说:“这人叫于吉,住在东方,经常来吴会施符水救人治病,没有不灵验的。人们都称他为神仙,不可轻易亵渎。”

孙策更加大怒,喝令道:“赶紧抓起来!违者斩首!”

左右不得已,只能下楼,将于吉抓到楼上来。孙策呵斥道:“妖道竟敢在这蛊惑人心!”

于吉说:“贫道是琅琊宫道士,顺帝(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时曾入山采药,在阳曲泉水上得到一本叫《太平青领道》的神书,一共一百多卷,都是治病救人的方术。贫道得到后,一直代天宣化,普救众人,不曾取人分毫,怎么叫蛊惑人心呢?”

孙策说:“你分毫不取,吃的喝的穿的是哪来的?你就是黄巾张角余孽,今日不杀,必成后患!”于是命左右斩于吉。

张昭劝谏说:“于道人在江东数十年,并没犯错违法,不能杀他。”

孙策说:“这等妖人,杀他与杀猪狗没区别。”众官苦谏,陈震也来相劝,孙策怒气不息,命人将于吉关在狱中。众官皆散,陈震也回馆驿安歇。

早有内侍将这事告诉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孙策回府,夫人就将孙策叫入后堂,对他说:“我听说你将于神仙下狱。此人行医治病,为人敬仰,不可加害。”

孙策说:“他就是个妖人,以妖术惑众,不能不除。”夫人再三劝解。

孙策说:“母亲别听外人胡说八道,我自有分寸。”于是出去叫狱卒带于吉来审问。

狱卒都敬仰于吉,为于吉取掉枷锁。孙策要审问于吉时,狱卒才给于吉戴上枷锁带出。孙策知道后大怒,痛骂狱卒,仍将于吉关在狱中。

张昭等数十人联名求孙策放过于吉,孙策说:“你们都是读书人,怎么这么不懂事?以前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用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军威,结果被敌军所杀。你们还没醒悟,我想杀于吉,就是要禁邪教。”

吕范说“:“我听说道士能够祈风祷雨。如今干旱,为什么不让他祈雨赎罪呢?”

孙策说:“我就看看这妖人有什么本事。”于是命人从狱中带出于吉,解开枷锁,令他登坛求雨。

于吉领命,沐浴更衣,用绳子将自己绑在烈日之下。百姓围观,将街巷都给塞满了。

于吉对众人说:“我求三尺甘霖,来救万民。但我终究难逃一死。”

众人说:“如果灵验,主公一定会敬服的。”

于吉说:“气数如此,在劫难逃。”

没多久,孙策亲自到坛中下令:“如果午时还没下雨,就烧死于吉。”令人堆好干柴。

快到午时,狂风大起,阴云密布。

孙策说:“午时将到,只有阴云,没有甘雨,他就是个妖人。”于是命左右将于吉扛上柴堆,四下点火,火焰随风而起,一道黑烟直冲空中,一声巨响,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顷刻之间,街市成河,足足有三尺深。

于吉躺在柴堆之上,大叫一声,云收雨住,再见太阳。众官及百姓忙将于吉扶下柴堆,解去绳索,两拜称谢。

孙策见众官百姓都跪拜于吉于水中,不顾衣服,勃然大怒骂道:“晴雨老天自有定数,这妖人不过是凑巧罢了。你们怎能如此被他迷惑!”

孙策手持宝剑令左右赶紧斩了于吉。众官苦谏,孙策怒道:“你们是想跟随于吉造反吗!”众官不再敢说话。

孙策令武士将于吉一刀砍头落地,只见一道青气向东北方向飞去。孙策命人将于吉尸体扔在街上示众。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道士,一个个跟活神仙一样,都能活个一两百岁。于吉就是其中之一。从汉顺帝到200年,最少都有60年了。于吉在汉顺帝年间就存在了,到孙策时也该有一百多岁了。

历史上于吉应该不至于这么神,能够呼风唤雨的。但于吉治病救人,深受信服。孙策城楼上大会宾客,于吉路过,大部分宾客都扔下孙策,下楼迎拜于吉,这让江东之主孙策的面子往哪放?

面子事小,孙策肯定也会感受到自己统治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孙策一意孤行要杀掉于吉。为于吉求情的人越多,孙策就越容不下于吉。

发布于 2025-08-02 06:13
收藏
1
上一篇:误读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孙策杀于吉之谜——揭开非犯倔背后的真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