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中的神秘人物于吉,原文解读与神秘传说翻译

以下是《搜神记》中关于“于吉”的原文及白话文翻译。
---
"《搜神记》卷十六 “于吉”"
"原文:"
吴会稽有于吉,字元兴。家宅近市,恒行市中。诸小儿见之,皆惊走,不敢近。其父犹以为怪,问吉:“汝为鬼怪,当避人,何故畏我?”吉曰:“我本自无常人,忽见录为鬼,不知何以得免。”其父遂逐之。后十余日,见吉复来,谓父曰:“我见人谓我当见三公,今见之,三公称我当为太常,当还。”遂去。后十余日,复见其父,谓曰:“我当为太常,今见三公,三公遣我当去。”于是失吉所在。
"白话文翻译:"
吴郡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有个人叫于吉,字元兴。他的家靠近集市,他经常在集市里行走。集市上的许多小孩见到他,都惊慌地跑开,不敢靠近。于吉的父亲觉得这事很奇怪,就问于吉:“你如果是鬼怪,就应该避开别人,为什么要害怕我呢?”于吉回答说:“我本来就不是鬼怪,忽然有一天被召去做了鬼

相关阅读延伸:搜神记“于吉”原文及翻译

孙策欲渡江袭许,与于吉俱行。时大旱,所在熇厉。策催诸将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见将吏多在吉许。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便使收吉。至,呵问之曰:“天旱不雨,道路艰涩,不时得过,故自早出。而卿不同忧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态,败吾部伍。今当相除。”令人缚置地上,暴之,使请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当原赦;不尔,行诛。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将士喜悦,以为吉必见原,并往庆慰。策遂杀之。将士哀惜,藏其尸。天夜,忽更兴云覆之。明旦往视,不知所在。

策既杀吉,每独坐,仿佛见吉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后治疮方差,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如是再三。扑镜大叫,疮皆崩裂,须臾而死。

孙策想要渡过长江偷袭许昌,和于吉一起同行。当时正是大旱天气,所到之处旱情像大火一样酷烈。孙策催促全体将士,命令他们迅速牵引船只前进。他很早就起来,亲自督促察看,看见将领官吏们大多聚集在于吉那里。孙策因此非常生气,说:“我难道不如于吉了吗?你们怎么都争着去迎合依附他呢?”于是孙策立即派人把于吉抓起来。于吉被押上来了。孙策大声责问他:“天气大旱不下雨,道路很不好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江,因此我清早起来查看督促,而你不但不与我共同忧愁,反而安稳的坐在船中,装神弄鬼,破坏我们的队伍。今天就应当把你除掉。”孙策命令武士把于吉捆绑起来,放在地上,暴晒在烈日之下,叫他求雨,并警告说,如果能够感动上天,中午下雨的话,那就赦免他,不然,就要杀掉他。顷刻之间,云气升腾,浓云密布。临近中午,大雨倾盆而下,溪流山涧暴涨漫溢。将士们都很高兴以为于吉必定会得到赦免,一起去庆祝慰问他。然而,孙策还是把于吉杀掉了,将士们无不哀痛怜惜,他们暗地里收藏好于吉的尸体,这天夜晚忽然又兴起了乌云,覆盖了于吉的尸体。第二天早晨去看,于吉的尸体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孙策杀了于吉之后,每逢独自坐着的时候,就仿佛看见于吉就在身旁,他非常厌恶、忌讳这种状况,渐渐的就有了一些失常,后来治疗创伤刚好,他拿镜子来照照自己,看见于吉就在镜子里面,可是回过头来却没有看见于吉,像这样反复了好多次,孙策拍打镜子大声喊叫,接着伤口也都突然破裂了,不一会儿就死了。

孙策骄横无道,不守信义;于吉幻术莫测,复仇有方。本篇曲折地反映了古代人民惩恶劝善的愿望。

发布于 2025-08-02 06:13
收藏
1
上一篇:于吉之死,宿命难逃,即便曹操、刘备亦无法挽救的命运! 下一篇:孙策为何必杀于吉?揭秘孙策此举的合理性及其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