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孙策杀于吉之谜——揭开非犯倔背后的真相

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误读搜神记:被三国演义误导的真相,孙策杀于吉不是犯倔那么简单”这个话题。
这确实是历史与文学、真相与演义之间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案例。"《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广为流传的小说,其情节往往深入人心,甚至盖过了正史记载。而"《搜神记》"作为魏晋时期记录神异鬼怪、神仙方术的志怪小说,是了解当时社会风俗和信仰的重要文献。
"核心观点:" 孙策杀于吉,并非《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因孙策“性急、犯犟”等个人性格缺陷所致,而是有着更复杂的历史背景、政治考量和社会文化因素。
"《三国演义》中的描绘:"
"情节:" 于吉在江东一带以妖术惑众,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声名鹊起,甚至有“活神仙”之称。孙策对此非常忌惮,认为其妖言惑众,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他派人捉拿于吉,但于吉总能逃脱。最终,孙策亲自出马,于吉显出“鬼”形(通常是黄巾头巾、绿袍),被孙策一箭射杀。 "原因:" 小说中常将孙策的行为归因于他的"暴躁、多

相关阅读延伸:误读搜神记:被三国演义误导的真相,孙策杀于吉不是犯倔那么简单

孙策杀于吉:更多的是以正军法,而不是所谓的冲动和不服气
孙策准备跨过长江偷袭曹操的老巢许昌,于吉作为随军人员,也在其中。当时天气大旱,烈日炎炎,孙策不顾天气炎热,催促全军将士,加快牵引战船,全速行军。于吉在军中比较有人望,士卒休息的时候,都喜欢围在于吉身边,听于吉说法论道。有一天孙策一大早出来督促将士行军,却看到诸多将士都簇拥在于吉身边,孙策见状十分生气,大怒说我的军令哪里比不上于吉,一大早起来不去行军,却围着于吉听他妖言惑众。于是下令把于吉捉到面前审问说,天气大旱无雨,道路阻塞,大军难行,我每天早起督促行军,你身为随军道士,跟在我身边,不但不为我分忧,反而妖言惑众,装神弄鬼,涣散军心,如果今天中午之前你求不来雨,就把你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于是孙策让军士把于吉捆在太阳底下暴晒,命令于吉求雨。过了一会儿,就见天上云气蒸腾聚合,等到了中午,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干涸的河流小溪都涨满了水。围观的士卒十分高兴,认为于吉肯定会得到孙策的原谅,但孙策却不信守承诺,还是把于吉杀了。有同情于吉的士卒,把于吉的尸体收了起来,准备偷偷安葬。当天晚上,有云团升起,盖住于吉的尸身,等到第二天早晨士兵去看的时候,于吉的尸体已经消失不见。
孙策杀了于吉以后,每当一个人独坐,就能感觉到于吉在身边出没。孙策心里十分厌烦,神智也跟着恍惚起来。之后孙策被人刺杀,脸上受伤,伤势好转的时候,孙策拿出镜子自照,于吉忽然出现在镜子里,孙策被吓了一跳,环顾左右,却没有发现于吉。等到再照镜子,于吉又出现,如此反复了好几次。孙策生气地把镜子扔在地上摔碎,大叫一声,随后伤口崩裂,须臾而亡。

小评:和《三国演义》里孙策因妒忌和不服气杀于吉的迷惑行为不同,《搜神记》里的于吉,更有些咎由自取的意思。孙策把于吉带在身边行军,肯定不会平白无故地带个没用的人在身边,估计就是看中了他的本事,希望于吉能施展法术,帮助行军,结果路上于吉一直都在摸鱼,出工不出力,还在军中传教,无论任何朝代,在军中传教,都是极其触犯忌讳的事情,这自然引起了孙策的不满。等到孙策真的要杀他的时候,于吉才迫不得已才求了一场雨。这反而更加证明于吉有本事故意不用,也难怪孙策执意要杀掉于吉,从整肃军纪的角度看,全是于吉咎由自取。

于吉阴魂缠孙策(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孙策欲渡江袭许,与于吉俱行。时大旱,所在熇厉,策催诸将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见将吏多在吉许。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便使收吉至,呵问之曰:“天旱不雨,道路艰涩,不时得过,故自早出。而卿不同忧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态,败吾部伍。今当相除。”令人缚置地上,暴之,使请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当原赦;不尔,行诛。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将士喜悦,以为吉必见原,并往庆慰,策遂杀之。将士哀惜,藏其尸。天夜,忽更兴云覆之。明旦往视,不知所在。策既杀吉,每独坐,仿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后治疮方差,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如是再三。扑镜大叫,疮皆崩裂,须臾而死。

声明:《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公元336年)创作的小说,就创作年代来说,距今也有将近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个不断演化和补全的过程,记述的角色形象和现今的主流形象难免会有所偏差。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搜神记原文做的读书笔记,以原文翻译加脑洞补足为主。由于个人知识水平有限,部分词汇的翻译难免不够准确,另外对于文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在《搜神记》以外的记载,了解的也不是太全面,叙述的时候难免有所疏漏,错误之处,请多包涵。

发布于 2025-08-02 06:13
收藏
1
上一篇:孙策为何必杀于吉?揭秘孙策此举的合理性及其历史价值 下一篇:再读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项羽怒斩妖道于吉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