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甜甜薇笑
自打《愤怒的小鸟》被搬上大荧幕,萌了观众一脸血之后,由大型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改编的电影《魔兽》也上映在即。从《愤怒的小鸟》上映13天,已经收获3.78亿的票房来看,游戏改编电影似乎有着强大的潜力,可以想象,接下来的这个称霸网游界的《魔兽》票房极有可能来场大爆发。
不用说,借着这个热潮,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游戏拍成电影,为此,大家已经开始猜想,什么样的游戏适合电影,甚至有人打趣说干脆把《俄罗斯方块》也拍成电影好了,没想到这个无稽之谈,在谈笑间竟要成真了!
恐怕《俄罗斯方块》和《水果忍者》也来凑热闹拍电影的消息一出,不少小伙伴都惊呆了!我们还没从《愤怒的小鸟》赚走3个多亿中回过神来,就又要被《俄罗斯方块》和《水果忍者》组团“圈钱”了,难道真的是以为我们“人傻钱多”吗?要说《愤怒的小鸟》靠得是那些萌萌哒小鸟,《魔兽》靠得是本身强大的剧情和完整的历史背景时间线,那么连个人物都没有的游戏也拍成电影,一时真有点让人看不懂了。
据悉,《俄罗斯方块》不止能拍电影,还要拍成一部科幻惊悚片,由中西方演员联手打造,这类型定位真让人脑洞大开,外星人、机器人不禁在脑海中飞舞。至于那款切水果的经典游戏:《水果忍者》则将拍成一部家庭喜剧片,水果们都将拟人化,还会有正派、反派之分,展开一些有趣的故事。
时下这种趋势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一个热门IP都能拍成电影。这样一来,《连连看》、《消消乐》之类的游戏是不是都能搬上大荧幕了?这些游戏改编成电影到底靠谱吗?
游戏生命周期有限,榨取IP最大剩余价值
从游戏畅销榜上来看,在排名靠前的游戏里,除了新游戏之外,还有一些上线一段时间的老游戏,而这些老游戏之所以能够拥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挤身进榜单里,除了因为这些游戏玩法易上手、制作精良、运营得好之外,最重要一点就是耐玩。
游戏耐玩才能成为经典,但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尽管再经典火爆的游戏,也总有退出舞台,被冷落和遗忘的那一天。通常一款手游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除了跟游戏市场种类、数量繁多,用户被分散的因素有关,还和产品类型、题材、用户群、目标、宣传、运营等方面息息相关,这些直接决定着一款游戏的生存期限。对于一款将要或者已经走到尽头的游戏来说,曾经的辉煌会为它残存一些剩余价值,这时,游戏与电影的结合必然可以擦出更大的火花,这个大好的圈钱机会,自然有人不会放过。
《俄罗斯方块》作为一款1984年发明的小游戏,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这款游戏曾多次被评为最经典的游戏之一,还创造了9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虽然它在2014年已经退出了任天堂的舞台,但因为它是最早的消除类游戏,玩法简单却又变化无穷,除了GameBoy版,还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至今仍在被大家消磨时间来用。看来,这款游戏在知名度上范围甚广,影响之大,其IP价值不可小看。
而《水果忍者》这款游戏,虽没有《俄罗斯方块》历史悠久,但同样作为一款简单有趣的游戏,荣登畅销排行榜前十名。其精致的游戏画面,真实的鲜艳果肉以及果汁飞溅所带来的刺激,无疑是一种视觉享受。而且,伴随着挥刀还有着生动的音效,切开水果的爆裂声,果汁飞溅的声音都做得十分逼真,让人切到爽,一度让无数玩家痴迷。虽然这款游戏早已过了巅峰期,但此时将它打造成电影,无疑可以赚取更多利益,说不定还能延长游戏生命,IP最后的价值显而易见。
游戏玩家的情怀奠定电影票房基础
随着发展,游戏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形式。如今,不止影视作品可以改编成游戏,游戏也渐渐成为热门电影的大IP。为何游戏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能够这么密切?这跟游戏的火爆程度以及受众基数大有关。对于游戏而言,电影可以用来扩充自身的内涵,同时扩展外延性,让游戏的知名度提升一个台阶。而对于电影来说,游戏可以直接奠定电影的受众范围,因为庞大的玩家用户群已经是一些现成的粉丝。
从之前国外一些游戏改编的电影上映的情形来看,无论能否获得良好口碑,在票房上总能大赚一笔。最重要的是,这些曾经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游戏在玩家心目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比如,从《俄罗斯方块》的玩家数量上来看,它是有史以来下载量最大的一款游戏,其总发行量大概有7000万左右,在移动设备上,付费下载量超过4.25亿,再加上免费下载的庞大数量,其普及度、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都不在话下。几乎可以预见,等到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只要一部分玩家前去捧场,这电影也是稳赚不赔。
难免也有观者起疑,如果说像《魔兽》这种本身故事性很强,改成电影将大有看头的游戏,获得玩家的支持也无可厚非,但像《俄罗斯方块》这种连形象、故事全都没有的游戏,拍成电影会有人来买账吗?其实,国外的一些电影,比如《生化危机》、《古墓丽影》,它们都是经游戏改编的电影,但在内容上都和游戏本身无太大关联,即使是这样,还是会有很多铁杆观众捧场,无非是靠着那点“情怀”,即使改编后的电影对玩家来说是件喜忧参半的事,但是起码的期待值还是有的,当然电影本身的可看度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剧情发挥空间大,但改编不好容易毁游戏
把游戏改编成电影,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改编就意味着会比纯原创多了一层局限性,既要考虑到玩家的感受,又要有吸引新观众的元素在。也就是说,它需要有基于游戏的地方,还需要有创新的合理东西在。
将《俄罗斯方块》这类游戏拍成电影,由于本身没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因此,可发展的空间要比本身有剧情的要大得多,如何编一个好故事就是成败的关键。以前有人拍过一部叫《像素》的短片,里面摩天楼以俄罗斯方块的方式被摧毁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而好莱坞也将这部短片拍成了同名电影,有了前车之鉴,此次这部《俄罗斯方块》该如何区别它、超越它,也将是一个大难点。
而类似《魔兽》这种剧情过于庞大、深厚的游戏,改编成电影也很难把握好,用短暂的电影时长,讲述一部史诗般的巨作,其中必然困难重重。假如按照整个游戏的时间线来拍电影,很容易显得流水账,让人抓不着重点,但假如把游戏中的某个时段或某个事件单独拿出来拍成电影,又很难把握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而没玩过该游戏的观众也会看不懂。
不过,无论是照搬剧情被吐槽没新意,还是剧情创新过度被吐槽脱离原作,电影的票房都不会成为泡影,这意味着一些投机取巧的人会借机不用心创作,这也是为何这么多人热衷扎堆搞翻拍的原因之一。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翻拍游戏的甜头大家都想尝,都一味冲着圈钱而来,不顾及电影的质量,那么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将会大大被局限,是不利于电影市场繁荣的。一个好的IP应该为基于创造优质作品来服务,只重数量,不看质量的滥拍恐怕毁得不只是电影口碑,还有IP本身。
本文版权归怒马娱乐所有,交流合作联系微信&QQ:3759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