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卡余额充值设“最低门槛”,涉嫌霸王条款?权益保护引热议

您提出的观点很有道理,会员卡余额充值设置“最低门槛”"确实很容易被质疑是否构成“霸王条款”",但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并非绝对。
判断一个条款是否为“霸王条款”,通常需要看它是否满足以下特征:
1. "格式条款(格式合同条款)": 该条款是经营者预先拟定,并在交易时未与消费者协商的。 2. "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 该条款的目的是免除或减轻经营者的责任,或者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排除消费者的主要权利。
针对“最低充值门槛”这个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霸王条款”?"
1. "强制性": 消费者如果想使用充值优惠或服务,就必须充值达到或超过某个金额,否则无法享受。这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即可以选择不充值或只充少量金额的自由。 2. "利用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在消费者不太注意或默认的情况下设置此条款,尤其是在会员卡初始发行或续费时。 3. "可能并非基于合理成本或运营需要": 有时最低门槛可能与实际运营成本无关,而纯粹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或诱导消费者进行大额消费。 4. "可能限制后续使用": 有时,不满足最低充值额的会员可能会被限制某些高级功能或服务,或者优惠力度大大降低。
"为什么不一定被认定为“霸王

相关阅读延伸:会员卡余额充值强设“最低门槛”,难道不是霸王条款吗

□张铭麟 (重庆大学)

近日,周先生在全国连锁篮球馆“洛克公园”消费时遇见一件糟心事儿:本来自己充值的会员卡内还有26元余额,足够孩子在洛克公园打球1个小时,可场馆方称卡内余额必须高于35元才能使用。孩子身边有些零钱,本想充几十元临时使用,却又被告知200元起充。(8月28日 澎湃新闻)

会员卡内有钱却不让用,充值还须200元起,正如周先生发出的疑问:“这不是一桩霸王条款吗?”洛克公园,作为一家全国连锁运动体验馆,本质上是一个消费场所,理应向顾客提供便利的、贴心的服务,创造良好的运动消费体验。但反观其现实表现,不仅没有为顾客提供方便,反而在充值、消费上设置了重重门槛,其规则之霸道让人不禁唏嘘。

且先不论洛克公园设置这样的充值、消费门槛是否有法律依据,单单从消费体验看,顾客按照此套规则充值、扣费,很容易陷入“余额少-想要进门-充值200-余额少-想要进门-充值200”的循环,卡内余额不仅难以清零,此举也未免有强制消费和克扣用户部分会员费之嫌。可以想象,有多少顾客或会因嫌麻烦、或因余额太多,哪怕消费体验不好,也只能继续在洛克公园充值续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应有自由选择权,其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对商品的品种、服务及其提供者应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二是对于选择商品、服务及其提供者应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受强制。对于消费者提出的质疑,洛克公园汶水馆也给出不同的说法:卡内余额可以买水、买东西等用完,也可以退卡。但问题在于,退卡时间较长,手续繁琐,且3个月后再办理会员卡后继续退卡的话,终身不能办理其会员。

商家必须正视,任何时候,消费者都应该具有选择的权利。倘若是因为场地设备好、服务体验棒等原因,顾客自然可以选择充值续费,这是基于自愿的消费行为。但如果顾客都因为退卡难、手续繁琐、余额过多等原因无奈续费,就是另一种隐蔽形式的“强买强卖”了。

其实,设置消费最低门槛以及诱导消费者充值办卡的现象并不罕见。很多人或许都有同样的经历,在美发店做头发,莫名其妙被推销办理会员卡,不办卡原价高得离谱,办卡虽有优惠,但要充值到最低金额。通过设置重重门槛、种种规则来提高服务的成本和代价,本质目的是要捆绑顾客持续消费。

消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任何可能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都应有章可循,被置于监管之下,而不能被人随意操弄。既如此,就有必要打破“霸王条款”,不能让这样的规则成为一些商家屡试不爽的挡箭牌,将风险留给下一位消费者。

商家应看到,提高消费的门槛不是经营之道,提升服务的门槛才是消费场所的应有之义。希望类似的店家在面临消费风波、顾客质疑的时候不妨认真想一想、理一理,自己现在到底有什么,又应该为消费者提供什么。

发布于 2025-11-23 11:42
收藏
1
上一篇:会员卡内余额疑云,有钱不让用,充值200起,预付卡“余额”掌控权何在? 下一篇:87年回忆录,同学家聚会,姐姐带我初尝“俄罗斯方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