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优质好文】@唐驳虎主笔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优质好文摘选:
11月14日下午,载着神舟20号航天员乘组的神舟21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的阿拉善盟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这一史无前例的“乘组换乘返回”安排,源于一个冷静而审慎的技术判断:神舟20号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虽不影响舱体结构完整性,但已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的绝对标准。
据工程办公室通报,神舟20号返回舱舷窗裂纹“最大可能源于空间微小碎片外部冲击”。
在距地400公里的轨道上,不计其数的毫米级碎片以每秒7-10公里的速度飞行,撞击能量堪比子弹。尽管飞船表面覆盖防护层,但舷窗作为光学窗口,结构相对薄弱,成为脆弱点。
然而,与杨利伟时代不同,今天的中国航天已建立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
早在11月5日发现疑似裂纹后,地面团队即通过空间站机械臂搭载的4K/8K超高清相机对飞船外部进行毫米级扫描;同步开展地面风洞复现试验、材料应力仿真、热-力-结构耦合分析。
多轮评估确认:裂纹仅存在于外层玻璃,内层承压结构完好,舱体气密性、热防护系统、姿态控制均正常。
神舟飞船返回舱的舷窗,总共由三层玻璃加外部结构组成,最外层的就是高硅氧防热玻璃,这层玻璃不用于承压,单纯用于隔绝返回时的外部热量。
而内部两层玻璃则是承压能力较强的铝硅酸盐强化玻璃,保证飞船返回舱内部的绝对密闭性。
三层舷窗三重保险,仅仅因为外层防热玻璃有细微裂纹,就导致后两层玻璃同时失效的可能性很低。但“技术上可行”不等于“载人可接受”。
载人航天的黄金法则是:宁可任务延期,绝不拿航天员生命冒险。因此,尽管飞船仍具备无故障返回能力,工程指挥部仍果断决定——神舟20号“不载人返回”。
编辑推荐
神舟20号舷窗出现细微裂纹,中国航天启动史无前例的“换乘方案”——让航天员乘神舟21号安全回家。从杨利伟时代的“裂纹惊魂”到如今的精准管控,这场跨越22年的呼应,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敢闯敢试到精准可控的深刻蜕变。作者没有停留在“神舟提前返回”这一事件本身,而是抓住了“舷窗裂纹”这一细节,并将其与22年前杨利伟的经历勾连在一起,介绍了中国航天发展脉络。
02【优质好文】@时代周报
《比二手房便宜、比法拍房纠纷少,银行直供房会影响楼市?业内人士:不会》
来源:图虫
优质好文摘选:
银行直供房主要来源三个方向:一是普通企业或个人申请贷款作为抵押物的房产;二是房地产公司无力偿还贷款或破产重组,银行被动接受尚未出售的房产;三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抵押的房产,即住房贷款中途断供。
董希淼指出,银行直供房早已有之,但此前规模不大,“近期因为接近年底,不良资产处置考核压力促使银行加快资产处置速度,因此银行直供房有所增多”。
他解释,一方面,目前个人经营性贷款以房产作为抵押物的较多,不少企业贷款也选择以房产进行抵押。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与房产有关的贷款不良率在上升,进而导致银行直接持有的房产数量增多。
此外,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从总量上已经供大于求,其中尤以人口流出地、城市远郊等区域住房供应过剩,量价跌幅较大。直接结果是,房企负债高企、以房抵债增加;个人房贷持有者,或因个人经济问题失去还款能力,或面临房价跌幅较大资不抵债,选择断供。
许逸指出,上述几类银行业房地产不良资产构成中,房企以房抵债、房产抵押的经营性贷款两类占大头,个人住房贷款断供情况在上涨,不过占比最小。
“和大家印象中因经济问题无法支付房贷而选择断供不同,更多时候是因为相关房产降幅比较大、资不抵债了。所以,往往是房价跌幅大的区域、城市,住宅类的银行直供房数量会比较多,比如某些中西部省会城市”。
编辑推荐
“银行直供房”以低于市场价15%-25%涌入楼市,可以捡漏银行直供房吗?作者用数据和多方信源剖析了银行直供房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低价、纠纷较少。不过作者没有局限在对“捡漏”的叙事,客观解释了商业用房占比超八成的结构特征,又通过专家观点厘清其对二手房市场其实影响有限。在年末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的背景下,这既是观察楼市波动的一个切口,也是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的生动样本。
03【优质好文】@真实故事计划
小治父亲每天早起挖币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
优质好文摘选:
中老年人的沦陷,带来一些难以挽回的次生灾害。公开案例显示,北京一位高校退休教授被老同事拉进派币交流群,看到群里每天转发 “这是区块链革命”“普通人最后一次暴富机会,错过后悔一辈子”,他忍不住心动,最终说服女儿抵押房产,投入 50 万元 “购买算力”。
长辈们相信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国际视野下,关于派币价值的争议持续已久。作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项目,派币在2019年由斯坦福大学博士团队创立,声称其愿景是成为全球首个被各国政府广泛接受的加密支付系统,用于日常交易和小额支付。2025年2月,派币在部分海外交易所上架后,上线一小时飙升到2.10美元,然而自3月起又一路走低。据英为财情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跌至0.2美元左右,创下历史新低。
这些争议本质上与长辈们无关。根据国内相关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早已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参与此类交易面临法律风险,且容易陷入其延伸出的更多骗局,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秦悦一开始好奇母亲痴迷的究竟是什么,上网一查,才知道已经有不少派币组织被定性为传销诈骗团伙进而查处。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2022 年以来,全国已出现多起与派币相关传销案件。
在江苏某案件中,犯罪团伙以 “派币挖矿” 为幌子,要求参与者缴纳费用购买 “云矿机”,并以发展下线数量作为返利依据,层级最高达38级,涉案金额超 2 亿元。法院最终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主要成员有期徒刑。上海警方近期也打掉一个团伙,通过伪造“央行与派币合作协议”,假借国家信用进行诈骗,在半年内致使200多人上当,骗走资金300多万元。
然而,当子女们将事实摆在长辈面前,往往遭遇更大的反击。在大学读金融专业的小醒,在听到母亲一本正经说一个派币能换几百万时,当场笑出了声。母亲并不信任小醒的判断,反过来教育她:“你有专业知识,但是跟不上国家行情。”
子女视角中,沉迷币圈的长辈们变得固执、神秘,“整天捧着手机”,乃至为此欠债贷款。年轻一代的沟通因为代际的弱势变得无效,无力感开始在家中蔓延。
编辑推荐:
30多部手机在床上闪烁,USB线如蛛网般缠绕,作者展示了中老年人为“派币”疯狂的荒诞图景。他们曾是家庭支柱,现在仍在虚拟货币中寻找人生的“第二次机遇”;为了不被时代抛弃,却陷入传销式的社群泥潭。对于这些逐币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陷入的是投资陷阱,是家庭濒临破碎的困境,也是数字化浪潮下一场集体迷失。
看每日精选独家好文,欢迎前往精选频道,APP搜索「精选」即可观看。精选是今日推出的深度阅读频道,每日为你精选国际、财经、科技、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优质好文,打造沉浸式深度阅读体验。在这里,你能读到权威媒体对热点事件鞭辟入里的深度报道,洞察各类政策对市场与民生的深远影响。专家和大V们带你洞察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分享不为人知的行业内幕与发展趋势。
无论你是关注国际风云变幻想了解大国间的博弈逻辑,还是对财经领域感兴趣期望精准把握市场脉搏,亦或是钟情于科技前沿动态想探索创新对生活的改变,精选都能满足你的阅读需求,致力于带你穿透表象,探寻事物本质,实现认知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