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算呢?难道中医就是排斥一切现代科学技术?
很多人认为,几千年来中医都是靠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利用了现代科技诊断,那就不是中医,是犯规,是“假中医”,是西化了。
确实,科技不发达的从前,中医只能够利用望闻问切这些无需借助特殊设备的手段观察疾病的表观症状,从而判断病证。这个辨病方式只是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最优解”,如果有更进步的手段,那当然也可以用,不是吗?
现代医学技术(CT、MR等)的辅助,本质是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参考,并未改变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核心逻辑。
明确了疾病,难道就不能辨证论治了吗?两者不仅根本不冲突,而且还能让治疗变简单。
举个例子。
带状疱疹跟中医的蛇串疮基本一致。因为太好辨别了,基本不需要再做太多额外检查,单凭症状已经基本能明确。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是有核心代表方的,即使不是太高明的中医生,利用这个基本方适当进行辨证加减,也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以前我也是不相信的,直到一次妈妈也长了带状疱疹,到医院看病,医生说通常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好。妈妈表示觉得时间太长,还说别人三天能好,医生认为她在质疑自己的医术,让她别看了,到别人那里看。最后妈妈跑了回来,问我意见。
我想了想,拍了个照片给皮肤科的同学,确认了带状疱疹可能性大,询问了大概的治疗要点,结合自己的认识,根据经典方加减,给妈妈开了中药。当晚喝了一次,我盘算着如果效果不好,就带她到医院去,谁知第二天起来一看,疱疹已经有明显收敛消退,继续用药几天,好了七七八八,也没有什么后遗神经痛。
这就是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结果。
再说今年的全国爱肝日,主题是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对于肝硬化,现代中医也是探索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核心方,根据辨证适当使用,结合西医抗病毒治疗,能够逆转早期肝硬化。
这也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体现。
明确病因并不会妨碍中医论治,相反,是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药。
判断是否为中医的关键,是看核心逻辑有没有改变。
中医的核心是 “辨证论治” 和 “整体观念”,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表现(结合传统诊断+现代技术结果),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而非单纯依赖技术指标下结论。
例如:患者CT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西医可能建议手术或止痛药,而中医会结合脉诊、舌诊判断其是“寒湿阻络”还是“气血瘀滞”,再针对性使用针灸、汤药+康复训练,现代技术只是明确了病变部位,并没有改变中医的治疗思路。
中医不排斥现代技术,反而通过融合现代医学的精准检测,弥补了传统诊断的局限性,让中医更适配现代医疗场景。这种融合不是“变成西医”,而是保持中医核心理论的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提升诊断准确性、治疗安全性和效果可验证性,是中医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