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中文大会聚焦“创新引领 数智赋能——让中文零距离”。亚美尼亚青年汉学家、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鲁昕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说,“双赢”是中国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理念之一。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开放,以“双赢”理念实现共同发展。
鲁昕学习中文已经十几年了。“我是自己开始学的。”鲁昕最初的专业是语言学,或许因为天赋过人,她学习各种语言都感觉“很简单”。有一天开始学中文,鲁昕很快就被中文的独特魅力、深厚底蕴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所吸引,越学越有意思、越有兴趣。
“中文特别好玩,尤其是汉字很独特,如果你能认一个字,可能发音不标准,但你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鲁昕说。
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学习中文和汉学的过程中,这位亚美尼亚青年学者发现,中国从古至今都不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人才,创造了无比丰厚的科学价值、文明价值,诞生了众多成果。作为汉学研究者,他们也得以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接触更多中国文明的杰出成就。
青年汉学家应该怎样向世界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鲁昕说,首先要了解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挖掘其中有助于促进全人类共同进步的更广泛价值和智慧,再把成果传递给更多人。在她看来,在这方面,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理念之一,就是“双赢”。
鲁昕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从事中文教育技术相关研究,总结归纳语言学习的规律,以帮助更多人在更短时间里高效地学习语言。她也提到,学语言最重要的原则还是坚持不懈,让兴趣和价值不断在学习中发挥作用。
近两年中国不断通过单方面免签等措施扩大开放,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或亲身造访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进而喜欢上中国和中国文化。鲁昕认为,免签等措施已经产生了效果,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开放,并以“双赢”的理念实现共同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