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员卡变“僵尸卡”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多情况找不到店铺负责人只能自认倒霉,即便是找到也会被告知没有能力退卡了,只能不了了之。那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两年前,晋先生在晋城市一家健身房办了会员卡,卡里的钱还没用完,健身房就转让了。但是转让健身房时,原负责人并没有把大家交的会员费一并转让,这就意味着,晋先生等一千多名会员人存进卡里的钱打了水漂。
两年间,晋先生等人多次与原健身房的负责人协商要求退还卡内余款,却一直没有结果。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将原健身中心负责人起诉至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调查发现,原负责人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经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即便晋先生等人胜诉也无法拿到钱。
为了解决晋先生等人的诉求,避免司法资源浪费,案件移交至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负责人张沁艳说:一方面,原告的权益确实是收到了侵害。但另一方面,被告现在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经过调解员坚持不懈的沟通,原负责人找到了一家新的健身房接收这些会员。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晋先生等人同意撤诉。
截止目前,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通过“诉源治理”,将大量案件化解在了诉前,成功调解了两千多起案件,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来源:山西法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