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克苏鲁还是十分小众的,很多人根本听都没听过,更是完全猜不出来这个陌生的单词到底代表的是什么内容。而到了今时今日,好多文艺作品好像不带一点克苏鲁元素都会显得落伍了。那么克苏鲁神话是已经成为显学了呢还是其实依然只是个小众玩意?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克苏鲁神话到底是什么东西的,那就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吧。
窥视深渊:克苏鲁神话——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恐惧低语
“我认为,人的思维缺乏将已知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这是世上最仁慈的事了。人类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个名为无知的小岛上,这海洋浩淼无垠、蕴藏无穷秘密,但我们并不应该航行过远,探究太深。”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克苏鲁的呼唤》
克苏鲁(Cthulhu)是美国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在1926年的短篇小说《克苏鲁的呼唤》中创造的虚构存在。它不仅是故事中的一个怪物,更是“克苏鲁神话” 这一庞大恐怖小说体系的核心象征和名称来源。
这不是一个关于英雄屠龙、神明庇佑的传统神话。克苏鲁神话(Cthulhu Mythos),诞生于20世纪初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 笔下,是一个彻底颠覆人类中心主义、弥漫着宇宙恐怖(Cosmic Horror) 的独特架空体系。它描绘了一个人类渺小如尘埃、宇宙充满未知且漠然甚至恶意力量的图景,其核心魅力不在于血腥的感官刺激,而在于对“未知”本身的极致恐惧与对人类理性、价值的彻底解构。(Lovecraft这个名字被拆分开来就是love和craft,craft有飞行器、手艺等意思,所以这位克苏鲁之父也经常被称为爱手艺老爷子)
克苏鲁是什么?
- 旧日支配者: 克苏鲁是“旧日支配者”之一。这些是远古时代曾统治地球的强大宇宙实体,后来因各种原因(或被更强大的存在封印,或因宇宙变迁而沉睡)陷入沉寂或被困在地球/宇宙的某些角落。
- 沉睡之神: 在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里,克苏鲁沉睡在南太平洋海底的巨大城市拉莱耶中。“当星辰运行到正确的位置时”,拉莱耶将从海底升起,克苏鲁会苏醒并重新统治地球。
- 恐怖实体: 它的外形融合了多种令人不安的生物特征,通常被描述为:
○ 巨大的、类似章鱼的头部,布满触须。
○ 类人的、布满鳞片的庞大身躯。
○ 背部长有萎缩的、蝙蝠般的翅膀。
○ 肢体末端是巨大的爪子。
整体形象庞大、粘滑、怪异,散发着难以名状的恐怖气息。仅仅是目睹其形象或理解其存在就足以让人类陷入疯狂。
克苏鲁神话的特色(核心思想与主题)
克苏鲁神话(或称“洛夫克拉夫特神话”)远远超越了一个怪物的设定,它代表了一套独特的宇宙观和恐怖哲学,其特色鲜明:
- 宇宙主义:
人类的渺小与无关紧要: 这是最核心的特色。宇宙浩瀚无垠,充满未知。人类并非宇宙的中心或宠儿,只是在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短暂存在的渺小生物,如同蝼蚁。
冷漠的宇宙: 宇宙本身对人类毫无兴趣,既不仁慈也不特别恶意,其法则和存在的本质远超人类的理解范畴。这种彻底的冷漠比单纯的恶意更令人绝望。
- 宇宙恐怖:
对未知的恐惧: 恐怖并非源于具体的鬼怪或暴力,而是源于对人类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宇宙真相的揭示。这种真相是如此宏大、怪异、违反常理,以至于接触它就会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理性和世界观。
知识的代价: 探索禁忌知识、窥视宇宙真相往往导致疯狂、毁灭或异变。无知反而是种保护。
- 旧日支配者与外神:
非人化的神明: 神话中的“神”(旧日支配者、外神)并非传统意义上拟人化、有道德观念的神祇。它们是遵循自身法则、目的和本能的强大宇宙实体或高维存在,其存在本身对人类就是威胁。
难以名状: 它们的形态和本质往往无法用人类语言准确描述,只能用“难以名状”、“怪异”等词模糊指代,强调其不可理解性。
- 疯狂与理智的脆弱性:
Sanity (理智值) 概念: 接触神话生物、知识或现象会侵蚀人的理智,最终导致疯狂。这是克苏鲁神话在角色扮演游戏(如《克苏鲁的呼唤TRPG》)中最具代表性的机制,深刻反映了其核心思想——人类心智在宇宙真相面前不堪一击。
- 全球性/宇宙性:
神话的线索遍布全球(乃至全宇宙)的古老遗迹、禁忌文献(如《死灵之书》)、异教崇拜和神秘事件中,暗示这些恐怖存在曾影响或统治过地球,其影响从未真正消失。
- 模糊性与暗示:
洛夫克拉夫特擅长营造氛围而非直接描绘。他常常通过角色的反应(恐惧、疯狂)、零散的线索、模糊的记载来暗示恐怖的巨大,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种“未知的未知”比清晰的描绘更令人毛骨悚然。
总结来说,克苏鲁的特色不仅在于其怪诞恐怖的外形,更在于它是洛夫克拉夫特所创立的“宇宙恐怖”哲学的核心象征:
- 它代表人类无法理解的、庞大而冷漠的宇宙真相。
- 它象征着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极端渺小和脆弱。
- 它的存在(或仅仅是知晓其存在)就是对人类理性和世界观的终极挑战,往往导致疯狂。
克苏鲁神话的魅力在于它颠覆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善恶二元论,提供了一种基于科学理性(宇宙的广漠)却又充满未知恐惧的独特恐怖体验,对后世的恐怖文学、电影、游戏、艺术乃至流行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其实不难看出,克苏鲁神话事实上并不是神话,或者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话,而是一群现代人所集体创作出来的世界观,我一直认为克苏鲁神话这个译名是有点不太准确的,但是如果叫作克苏鲁传说、克苏鲁怪谈又或者干脆叫克苏鲁世界观,虽然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其某些特质,但是好像也不太贴切,最后似乎还是只能称呼为克苏鲁神话了。
克苏鲁虽然获得了这个庞大的世界观的冠名权,但是牠本人只是众多恐怖存在的一员甚至还是比较弱的一员,克苏鲁体系的一大为人津津乐道之处,就是还存在很多超越人类认知的强大存在。有某个最近闹得纷纷扬扬的名为《明末》但却被人称为“清初”的国产游戏,里面也是很直白地用了克苏鲁元素,但是其中出现的就不是克苏鲁,而是另外的角色了。
一、 核心神祇与不可名状的世界观
克苏鲁神话并非围绕单一神明展开,而是一个由外神(Outer Gods)、旧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 和旧神(Elder Gods) 构成的复杂层级结构(尽管分类存在争议)。
- 宇宙源初:盲目痴愚之神阿撒托斯 (Azathoth):位于体系顶点的,是宇宙诞生之初便存在的“魔神之首”阿撒托斯。它被描述为一个在混沌中心盲目痴愚地沉睡着、由不定形黑暗物质构成的巨大团块。宇宙本身可能只是它的梦境或无意创造的副产品。外神们在其周围无意识地演奏着疯狂的音乐,维持其沉睡——若它醒来,宇宙将归于虚无。
- 三柱原神:宇宙的支柱:从阿撒托斯(或与其并列的“无名之雾”)诞生了三位至高存在:
- “万物归一者”犹格·索托斯 (Yog-Sothoth):诞生于“无名之雾”,是时间与空间的化身,知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切,是连接所有次元的“门之钥”。它是知识和宇宙奥秘的终极象征,但接触其智慧只会带来疯狂。
- “孕育万千子孙的森之黑山羊”莎布·尼古拉丝 (Shub-Niggurath):诞生于“黑暗”,是至高母神,代表无休止的生育与生命本身。她孕育了几乎所有的旧日支配者和无数怪异生命,其形象通常是包裹在黑雾中、带有巨口和触手的巨大肉块156。
- “伏行之混沌”奈亚拉托提普 (Nyarlathotep):诞生于“混沌”,是外神的信使与执行者。与其他冷漠的外神不同,它热衷于欺骗、诱惑和玩弄人类,拥有千变万化的形态(最著名的是一个面带嘲讽笑容的黑肤瘦高男子)。它被视为推动人类自我毁灭的幕后黑手(如传说中它推动了原子弹的发明)。
- 旧日支配者:沉睡的远古统治者:他们是曾经统治地球(或宇宙其他角落)的强大古老存在,拥有超越人类理解的形态和力量。因被古神封印或宇宙变迁,如今大多处于死亡般的沉眠状态,被禁锢在特定地点(如海底、地心、异次元)。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物理法则的亵渎,凡人目睹其真容或理解其本质便会精神崩溃(San值归零)。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便是:
- 克苏鲁 (Cthulhu):沉睡于南太平洋海底的巨型都市拉莱耶(R'lyeh) 中。其形象是章鱼头、人身、背生萎缩龙翼的庞然巨物。当“繁星的位置正确之时”,拉莱耶将浮出水面,克苏鲁会苏醒,给地球带来浩劫。克苏鲁虽以其名命名了整个神话体系,但并非最强大的存在。
- 古神/旧神:模糊的“守护者”?:概念较为混乱,主要由洛夫克拉夫特的后继者(如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引入。他们是更“友善”(或至少与旧日支配者敌对)的存在,曾将旧日支配者封印。但许多爱好者认为引入明确的善恶二元对立违背了洛夫克拉夫特宇宙冷漠无情的核心思想。
二、 宇宙恐怖的哲学内核
克苏鲁神话的独特魅力与震撼力,源于其深刻的哲学内涵:
- 人类渺小论(Cosmic Indifference):这是最核心的理念。在浩瀚无垠、历史悠久的宇宙中,人类并非中心或宠儿,只是偶然诞生的、微不足道的短暂存在。宇宙法则与其中的强大存在对人类毫不在意,如同人类不会在意脚下的蚂蚁。这种彻底的冷漠比刻意的恶意更令人绝望。
- 对未知的恐惧(Fear of the Unknown):恐怖并非源于具体的鬼怪或暴力,而是源于对人类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宇宙真相的揭示。这些真相(如神祇的存在、地球的真实历史)如此宏大、怪异,足以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理性世界观和科学认知。
- 知识的诅咒(The Cost of Knowledge):探索禁忌知识、试图窥视宇宙真相是故事的核心驱动力,但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死亡、疯狂或异变。无知反而是一种保护(Sanity is a fragile shield)。理智值(Sanity/San)的概念在受克苏鲁启发的游戏(如《克苏鲁的呼唤TRPG》)中成为核心机制。
- 颠覆传统神性与善恶观:克苏鲁神话中的“神”绝非拟人化的、道德化的存在。它们是遵循自身法则、目的和本能的宇宙实体或高维存在,其行为逻辑与人类道德完全脱节。它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善恶观念,其存在本身对人类就是威胁。
- “不可名状”的美学(Ineffability):洛夫克拉夫特擅长营造氛围而非直接描绘。他常用模糊、间接、充满否定性的语言(如“难以形容”、“无法想象”、“违背几何法则”)来描述神祇、怪物和场景,将恐惧的具象化交给读者的想象力去完成,往往比清晰描绘更具冲击力。
三、 神话体系的演化历程
- 洛夫克拉夫特的奠基(1920s-1937):洛夫克拉夫特创作了一系列共享背景元素(如《死灵之书》)、主题和神祇的短篇小说。他本人并未试图构建一个严密的体系,更注重个体故事的恐怖氛围和哲学表达。
- 德雷斯的系统化与争议(1937后):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后,其好友兼作家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August William Derleth) 对其松散的作品进行了系统整理、命名(“克苏鲁神话”一词由他提出)和扩充。他引入了元素阵营划分(水、火、风、地) 和更明确的善恶对立(古神 vs 旧日支配者),并创作了大量新故事。德雷斯的努力使神话得以广泛传播,但其体系化改造也被批评偏离了洛夫克拉夫特“宇宙冷漠”的核心精神。
- 多元共创的现代神话:众多作家(如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罗伯特·E·霍华德)、游戏设计师、艺术家不断为克苏鲁神话添砖加瓦,创造出新的神祇、怪物(如修格斯Shoggoth、米·戈Mi-Go)、地点(如幻梦境)和故事。它已发展成一个开放的、不断生长的集体创作宇宙。
四、 跨媒介的永恒魅力:从文学到流行文化
克苏鲁神话的影响力早已远超恐怖文学范畴,深刻渗透至影视、游戏、动漫、音乐、艺术等领域:
- 文学:斯蒂芬·金(《迷雾》明确致敬)、尼尔·盖曼、伊藤润二等众多作家深受其影响3。
- 影视:电影如《异魔禁区》(达贡)、《战栗黑洞》、《虚空异界》;剧集如《真探》第一季;动画如《迪迦奥特曼》加坦杰厄篇。关键在于能否传达“不可名状”的绝望氛围,而非仅仅出现触手怪。
- 游戏:
- 桌游:《克苏鲁的呼唤TRPG》(San值机制鼻祖)、《诡镇奇谈卡牌版》。
- 电子游戏:《血源诅咒》(深谙克苏鲁精髓)、《魔兽世界》(上古之神设定)、《沙耶之歌》、《泰拉瑞亚》、《沉没之城》、《暗黑地牢》。
相信在看到作者名字lovecraft的时候,应该有不少人已经想到《星际争霸》(starcraft)和《魔兽争霸》(warcraft),后者的名字很显然和前者是有强烈关联的。
作为各种欧美文化大杂烩的《魔兽世界》,在最初的故事大纲中就上演了一幕希腊神话大战克苏鲁神话的大戏。魔兽世界中一切故事的起源之地艾泽拉斯(Azeroth)这个名字,就出自克苏鲁神话中最核心的外神,万物之源阿撒托斯(Azathoth)。在《魔兽世界》已经登场的两个古神中,坐镇安其拉神庙的克苏恩(C'Thun)名字仅仅是克苏鲁的一个简写,而远在诺森德奥杜尔地底深处的尤格萨隆(Yogg-Saron)更和三柱神之一的犹格·索托斯在名字拼法上几近相同。
国产的克苏鲁相关作品,可能是因为起步比较晚的缘故,似乎还没有什么比较优秀的作品,之前提到的《明末》有点过于直白,没有那种悬疑氛围,貌似也不太有塑造出那种不可名状的恐怖感。个人有看过的比较值得一提的可能就是小说《黑太岁》了,篇幅不长,感觉也比较适合完全陌生的读者作为入门读物初步了解一下克苏鲁神话的味道。
结语:深渊的回响
克苏鲁神话的魅力历久弥新,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人类心灵最深处的恐惧——对浩瀚未知的无力感,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怀疑。在科技日新月异却依然无法解答宇宙根本问题的今天,洛夫克拉夫特那句“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依然振聋发聩。其实爱手艺老爷子一手开创了这个庞大的克苏鲁世界观,按道理是足以和开创西幻体系的托尔金老爷子相提并论的,但是名气似乎始终不如后者,可能克苏鲁文学还是偏向于悬疑恐怖类型,所以受众始终少一些吧。
克苏鲁神话并非单纯的怪物志,它是一面映照人类理性边界的暗黑透镜,一曲关于宇宙洪荒与人类渺小的永恒悲歌。它提醒我们,在盲目痴愚的阿撒托斯沉睡的宇宙中心,在群星归位的隐秘角落,那不可名状的恐惧始终低语,等待着好奇者踏入无知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