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之咲稻姬引发流量热潮,中国官方论坛热议不断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它将日本成人游戏《天穗之咲稻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官方网站流量联系起来,并指出这种联系在中国引发了巨大争议。
然而,这个说法存在几个关键问题:
1. "流量来源的真实性":声称《天穗之咲稻姬》是带动农业部官网流量的“天穗之咲稻姬”,这个说法极有可能是"不真实或被误解"的。原因如下: "网站性质差异":《天穗之咲稻姬》是一款成人游戏,其目标受众和内容与农业部的官方网站(提供农业政策、信息、服务等)完全不同。除非存在某种极其特殊且罕见的关联(例如游戏内包含大量关于农业的讽刺内容,并被某些群体用作特定目的的传播媒介,但这可能性极小),否则一个成人游戏不太可能成为农业部门官网流量的主要来源。 "流量监测机制":通常网站的流量来源(Source/Medium)会被记录,例如搜索引擎、直接访问、社交媒体、其他网站链接等。将一个成人游戏作为主要流量来源进行标记,这本身就很奇怪,除非是通过某种恶意手段(如刷流量)或者极其特殊的推广方式,但这会留下痕迹。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提出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什么?是官方声明、权威媒体报道,还是网络传言?如果是后者,那么其真实性需要打上问

相关阅读延伸:带动农业部官网流量的天穗之咲稻姬,在中国却引起巨大争议

《天穗之咲稻姬》可能是除了农场模拟游戏以外最“拟真”的种田游戏了。

这是一款融合了战斗与种田要素的游戏,玩家既可以在游戏中体验闲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也能享受精彩刺激的横版打斗,而类似于《天穗之咲稻姬》这样的将农场模拟与战斗闯关结合的游戏,日本厂商Marvelous早在2006年就在《符文工房:新牧场物语》中有过尝试。

在《符文工房》中,玩家同样可以一边种田一边打怪,种植的作物既可以卖钱,也可以制作料理来辅佐自己进行战斗,或者可以将作物当做升级武器装备的素材,甚至,一些农作物本身就可以直接当做战斗用的武器。

《天穗之咲稻姬》的风格则与《符文工房》有些不同。虽然两者都是种田打怪,但是《天穗之咲稻姬》的种田部分,则要“极端”的多。

在诸如《符文工房》这样的传统种田游戏中,玩家种植作物基本就是开局清理一下杂草,耕一下地,然后播种,每天洒水定期施肥,之后等着作物长出来就行了,但是在《天穗之咲稻姬》中,这些操作再次被细分。

游戏里玩家种植水稻的过程,大致被分为了插秧期、培育期、收获期三个时期,玩家在插秧期时需要手动插秧;培育期是需要一边浇水拔草,一边施肥;到了收获期,需要用镰刀收割水稻,挂在稻架上进行晾晒,最后还要经过稻谷脱壳才能获得大米。

在以上这些过程中,水田的温度、水位,水稻的间隔、分蘖期的化肥种类等都会影响到最后大米的品质。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由于游戏背景设定年代较为久远,因此种田采用的都是人工肥料,并且用的都是自家的肥,角色晚上吃什么,第二天拉出来的肥料品质也有所不同,进而间接隐形作物的发展。吃得好才能拉得好,拉得好才能吃得好。

天穗之咲稻姬走红

日本好像对大米有着特别的偏执,就像是潜心专研做米饭的“煮饭仙人”一样,这种将水稻种植还原到极致的游戏,也迅速在日本走红,而由于《天穗之咲稻姬》在日本取得的成功,发行商Marvelous的股票一度涨停。

由于其无比拟真的种田设计,许多日本玩家甚至跑去农林水产省的网站上查看关于稻米种植的相关资料,而在农林水产省的网站里,许多玩家遇到的诸如温度、水量等问题也确实有相应的答案。

游戏是第九艺术,而艺术源自于生活,从这个角度考虑,将现实农作物种植经验当做游戏攻略来看还算是可以理解,并且由于日本网站普遍简单粗糙,农业水产省简单的网站排版甚至比一些游戏wiki的排版看起来要更简洁舒适,这或许也是一些日本网友推荐查看农业网站而不是游戏wiki的原因之一。

在亚马逊上,还有玩家在商品评论界面调侃,他在现实生活里就是一个农民,自游戏发售以来,身边的很多朋友找不到游戏攻略就只能向他求助,将他当做游戏wiki。他本人对此已经感到厌烦,本来十一月是丰收的季节,是一年里可以休息的日子,但是没想到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田野中,这让他感觉没能从工作中释放出来,所以请别再问他了。

而在国内《天穗之咲稻姬》同样很火,以下是某位国内玩家在微博上晒出的游戏攻略,里面详细记载了水稻种植各个时期的数据,如果没有玩过这款游戏,会让人误以为这是某位农业学生的课堂笔记。

将传统农耕生活精细还原,之后二次加工展现给现代都市的年轻人,除了《天穗之咲稻姬》以外,中国的李子柒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在2019年的时候,李子柒就发过一个关于种植水稻的视频,在这个视频里,李子柒详细的展示了抛秧、插秧、放(补)水、守水、寻水、打谷等过程,而这个视频,李子柒全程参与,耗时两年才完成,也因此还有玩家戏称《天穗之咲稻姬》是“李子柒模拟器”。

为什么游戏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游戏开发者围绕“种田”这个玩法所做的细致的研究与探索。正如游戏名称一样,《天穗之咲稻姬》虽然有战斗要素,但是主打的还是农场模拟,为了强迫玩家种田,游戏设计了等级系统,等级差距越大战斗就越困难,想要升级玩家还是需要回来乖乖种田。

而为了真实还原水稻的种植过程,游戏开发商Edelweiss的开发人员Nal真的在自家阳台上用日本农业合作社免费分发的水稻种植工具包种起了水稻。

为了模拟大米在游戏中的生长方式,开发人员从日本最大的政府档案馆——国立国会图书馆中借了许多学术论文进行研究;为了还原日本旧家庭和用于工人劳动的历史耕作工具,制作人访问了农业大学的公共档案馆和农村地区的历史档案馆;为了研究传统的日本房屋,Nal还参观了日本著名的老式房屋观光村白川乡以及京都。

虽然游戏体量不大,但是由于开发人员实在太少,游戏主创仅有两人,即使加上一些人的协助最多只有10人参与过开发,整个游戏开发周期长达五年半,其中仅仅是水稻种植部分制作组就研究了三年。

从插秧到打谷,虽然不能让玩家真的上手水稻种植,但是对于五谷不分的我们来说,也足够让我们理解大米的诞生到底有经历多么辛苦的一个过程。

游戏国区定价争议

同一款游戏在不同平台的游戏体验会有所不同,但是没想到这种不同竟然是体现在价格上,一边是日本以及部分中国玩家的游戏玩法讨论,另一边则是广大中国PC玩家对高昂的游戏售价的批评与谩骂。

这款游戏的开发商Edelweiss其实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同人游戏工作室,他们此前开发的游戏,诸如《花开妖精芙莉季娅》、《苍空之雾》等是小体量的独立游戏,《天穗之咲稻姬》虽然相比前几作游戏体量与画面精细程度高上很多,依然只能算独立游戏,虽然这个独立游戏在Steam国区卖出了3A游戏的价格,仅次于瑞士。

非常离谱,虽然日厂游戏在中国定价偏高对于我们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但是像《天穗之咲稻姬》这么离谱的还是非常少见,要知道pc数字版350的售价已经超过了淘宝NS实体卡带的价格了。

这件事情在中国玩家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B站上播放量最高的关于游戏的视频,就是吐槽Steam国区游戏价格昂贵的。

他们使用的游戏引擎出自日本同人组织“souvenir circ.”研发的游戏引擎“诸神黄昏引擎”,并且,这个引擎是由nyahhoiya一人开发出来的,从开发成本以及游戏体量来考虑,正常情况下这种独立游戏的售价应当是在百元左右,毕竟厚颜无耻的SE的《八方旅人》才敢卖400。

不过正如上面所看到的那样,这款游戏的定价非常离谱,豪华版更是超过《八方旅人》达到了550的价格,并且豪华版相比普通版也仅仅是多了数位原声带以及一个数字版美术集。

但是仔细看了一下游戏的发行商,似乎一切又说得通了。这款游戏的发行商XSEED,就是此前《神田川JetGirls》的发行商,而那款无论从画质还是游戏玩法都非常“一般”的游戏,国区售价高达395,并且在Steam上同样是特别好评,虽然评价数寥寥。

至于为什么XSEED的定价那么离谱,有网友表示或许与XSEED总裁铃木信一的卸任有关,因为铃木信一的继任者Ken Berry,曾经在SE工作多年,所以,最后都怪SE。

话说回来,如果不以3A游戏的标准来看待这个游戏的话,游戏的品质还是非常不错的,Steam上的好评率也高达90%,但是考虑到其高昂的售价,又很难不让人将其与3A游戏进行比较,当你玩游戏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回想花出去的三百多块的时候,再对比某些不到三百的欧美3A大作,很难不会影响到游戏体验。

外网《天穗之咲稻姬》因为拟真的种大米玩法登上热搜,国内《天穗之咲稻姬》却因为高昂的价格被网友吐槽,只能说,真有你的啊脚盆尼斯。

发布于 2025-11-20 19:52
收藏
1
上一篇:Steam游戏评测 No.764,深度解析天穗之咲稻姬的魅力与不足 下一篇:天穗之咲稻姬最新动态,SE公司被小说原作者起诉侵权事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