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愚蠢残忍暴力成性,以现代视角审视,难称英雄典范

你提出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从一个现代的道德和法律角度来看,李逵的行为确实非常值得批判。
1. "残忍与暴力 (Cruelty and Violence):" 李逵在《水浒传》中展现出的暴力倾向是极其突出的。他对敌人(如斩杀小衙内、杀害扈三娘全家等)毫不留情,甚至有时滥杀无辜。他对自己的同伴有时也表现出蛮横无理,例如在“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中,他几乎要杀死不打不相识的宋江。这种缺乏同情心、嗜杀成性的行为,在现代社会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会构成严重的犯罪行为。
2. "缺乏智谋与远见 (Lack of Wisdom and Foresight):" 李逵通常被认为是“莽撞三郎”,行动鲁莽,说话直率,缺乏深思熟虑。他很少参与策划,大多时候是听从宋江的命令,或者凭着一股蛮劲行事。这使得他在很多情况下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多麻烦或造成不必要的牺牲。从现代角度看,这种性格缺陷在团队合作和复杂社会中是明显的短板。
3. "愚忠与盲从 (Blind Loyalty and Obedience):" 李逵对宋江的忠诚近乎愚忠,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对宋江的错误也会无条件维护。这种盲从在现代社会是不被提倡的,独立思考和批判

相关阅读延伸:李逵愚蠢残忍具有严重暴力倾向,以今天眼光来看,根本算不上好汉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是六七百年前写成的,写的又是更久远时代的事情。在明清时代的人们看来,书中很多人物的言行还说得过去,但让几百年之后的当代人来看,其中很多人物的言行就有些不可理解。




义气二字总伤人

有句话叫“少不看水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书中的人物都过于意气用事,似乎摆在眼前只有义气二字最为珍贵,为了结拜兄弟之情其余事情完全可以割舍。这对于阅历丰富的中老年人来说,没有太多诱惑力,而对于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来说,就比较容易轻信,进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因此年少时看《水浒传》就需要引起注意。



尤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水泊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很多人是有着极大的缺点的,如果现在的人跟他们学习,恐怕最终就会害人害己。但从书中塑造的人物所处环境来看,周围人对他们的种种言行是抱以欣赏的态度的。



单就在很多人眼中憨厚爽直的李逵来说,他在书中的种种言行都是那么愚蠢和残忍,简直蠢到不可救药。他就是一个头脑简单又有暴力倾向的人,拥有粗暴型人格。

李逵的暴力和残忍

有一次,宋江借钱拿去赌博,结果赌输了。按理说愿赌服输,这是原本的江湖规矩,但作为宋江忠诚兄弟的李逵却不认账,不但不给人家钱,还把人家打了一顿。



李逵还非常残忍。书中很多次说到人肉包子,但经描述只有一个人吃过,那就是李逵。而且他还直接吃人肉,在如今看来简直耸人听闻。

李逵的残忍还表现在滥杀无辜。



大闹东京被燕青救出来之后,两人来到一个小村住宿。他们听闻闹鬼的事情之后,李逵主动告知主人他可以捉鬼。到闹鬼屋中李逵才发现,没有什么鬼,原来是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儿和外人私通。李逵不仅将私通的男子杀掉,还在未与主人商量的情况下直接将女儿杀掉。

在这方面,李逵的愚蠢和残忍简直成了他权力的来源,他丝毫不用多想就可以拥有决定这对年轻男女生命的权力,官府法令和这位女子的父母,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不仅杀掉,李逵还照着两人的尸体猛剁了半天,简直是拿残忍当有趣,不可救药。



接下来当主人失去女儿痛不欲生的时候,李逵还坚持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件维护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事,不仅不向主人道歉,反而还让他们因为此为他和燕青做了一顿好饭。

李逵的愚忠害人害己

李逵的愚蠢还体现在对自己喜欢的人过度忠诚,到最后成为罪恶的帮凶。当然,李逵最终的生死也没有由自己决定,而是由他奉若神明的宋江大哥决定。宋江怕李逵在自己死后造反,不仅自己喝毒药酒,还分给李逵一杯,愚忠的李逵对此也毫无怨言。




在那之前,李逵的老母被老虎吃掉之后,李逵杀死了四只老虎。宋江听闻此事并不为李逵失去母亲而惋惜,而是只为他杀死老虎鼓掌。在今天看来,这些所谓好汉简直缺乏起码的人性。



其实放大来看,梁山好汉们的悲剧结局,是历史决定的,也是他们长期带有“好汉”标签的言行决定的,注定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所谓好汉,大多是一些头脑简单崇尚愚忠和暴力的人。



作品三观不正审视着来读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水浒传》这样今天看来有些三观不正的小说,因为其中有不符合当今人们价值观的内容,我们就全部抛开不看吗?其实并不应该如此。




正因为我们今天有了明辨黑白的能力,我们才更应该审视而非全盘接纳地阅读很多过去的作品,好的我们留下来,不好的自然摒弃。这才是当今的读者们,应当秉持的读书态度。


发布于 2025-11-19 07:23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历史,真实李逵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水浒传中李逵的表面粗犷与内心狡猾、残暴的深刻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