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变,大神空降引元老出走,老板必学的管理新篇章

我们来解读一下“大神空降,元老出走”这个现象背后,电商老板必须上的“管理第一课”。
这句话精准地描绘了电商行业,尤其是快速成长或面临转型公司中,常见的两种极端人才流动情况:
1. "“大神空降” (The Flying God Lands):" 指公司从外部高薪聘请具有光环、经验丰富、看似能立刻解决问题的顶尖人才(技术大牛、营销大神、运营专家等)。他们自带流量,自带解决方案,期望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 2. "“元老出走” (The Veteran Departures):" 指公司内部长期服务、对公司历史、文化和运作细节了如指掌的核心员工或创始人团队成员离开。
这两种现象往往相伴相生,其核心根源在于"管理上的缺失,特别是缺乏对“人”的系统性管理,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培养和授权。"
因此,电商老板必须上的“管理第一课”就是:"构建并信任你的“中层管理梯队”,建立系统化的赋能与授权机制。"
以下是这堂课的几个关键点:
"1. 认识到“大神”的局限性,理解“元老”的价值:"
"“大神”不是万能药:" 外部大神虽然经验丰富,但他们需要时间适应公司文化、业务细节和团队氛围。如果缺乏有效的融入和赋能,他们的“大神”光环可能很快

相关阅读延伸:“大神”空降,元老出走?电商老板必须上的“管理第一课”

文/曾老师: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点击左上角头像“+关注”,文末有彩蛋

导读

做跨境电商的老板,最近是不是特别头疼?

市场卷得厉害,好不容易花大价钱挖来一个“大神”运营,希望能爆单,结果没几天,就听说把跟你一起创业的“开国元老”给气跑了。

新来的“大神”工资比团队主管还高,这种“工资倒挂”现象,正在成为压垮许多高速发展跨境团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神”空降,“元老”离场,你的团队还好吗?

“林总,你听说了吗?隔壁那家做亚马逊的,上个月刚挖来的那个年薪百万的运营总监,这个月就把他们最老的几个运营主管给‘逼’走了,现在公司里一团糟。”

这几乎是深圳跨境圈每天都在上演的剧情。

我们做企业管理咨询,接触了太多这样的老板:公司规模不大不小,一两百号人,业绩增长到了一个平台期,老板心里一急,就想走捷捷——高薪挖人。他们觉得,只要把竞对的“王牌投手”挖过来,自己的业绩就能一飞冲天。

于是,一个底薪2万、提成点位惊人的新运营来了。他一来,就打破了原来团队的薪酬平衡。

那些跟着公司从零打拼起来、月薪一万出头的老运营们,心里瞬间失衡:“凭什么?我为公司熬了三年夜,打了无数爆款,到头来工资还不如一个刚来的人?”这种不满,就像病毒一样在团队里迅速扩散。

高提成不是“万能药”,可能正在“杀死”你的团队

在跨境电商行业,“高提成”似乎是驱动业绩的“万金油”。

但我要告诉你一个新的观点:一个设计不当、叠加了“工资倒挂”的高提成模式,非但不能带来持续增长,反而会像毒药一样,慢慢“杀死”你的团队。

很多老板认为,电商嘛,结果导向,谁能卖货谁就牛,谁就该拿高薪。这个逻辑没错,但执行错了。

当“高提成”只给了少数“空降兵”,而忽略了团队的整体平衡时,会产生三大“毒副作用”:

1、从“协作”走向“内卷”。

跨境电商的成功,靠的是团队作战:产品开发、运营、推广、供应链,环环相扣。

但当薪酬严重倒挂,提成只看个人GMV时,团队成员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老运营会把压箱底的“黑科技”藏起来,新运营会抢占优势资源(比如广告预算、优质产品线),大家都在“抢食”,而不是“协作”,最终导致1+1<2。

2、从“增长”走向“躺平”。

传统的“底薪+提成”模式,很容易让员工“躺平” 。

一旦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业绩目标,拿到了想要的提成,就失去了继续冲刺的动力。更有甚者,为了短期GMV,不惜牺牲利润,做大量低毛利的订单,看似销售额漂亮,但公司年底一算账,发现根本没赚到钱。

3、从“稳定”走向“高流失”。

在薪酬倒挂和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团队里,员工没有归属感。

一些研究和行业观察表明,薪酬体系不合理是导致跨境电商人才流失率高企(有的甚至超过37%)的主要原因之一 。

今天他能因为你给的高薪而来,明天就能因为对手更高的薪水而去。你花大价钱买来的,只是一个“雇佣兵”,而不是“子弟兵”。

案例:从运营团队流失37%到利润翻倍,这家大卖做对了什么?

我们曾深度咨询服务过一家深圳龙华的跨境电商公司,暂且叫它“速航科技”(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

改革前:

公司约200人,主营3C产品。为了追求规模,老板不断从外部高薪挖人,导致严重的“工资倒挂”。

运营团队内部矛盾重重,各自为战,核心运营人员年流失率高达37% 公司年销售额虽然有9个亿,但净利润率只有可怜的5%,年底一算账,老板发现自己辛辛苦苦一年,只是给平台和物流打了工。

改革后:

我们主导了一场以“利润”为核心的薪酬机制改革。

重构薪酬结构:

废除原来新老员工差异巨大的“底薪+个人销售额提成”模式,统一推行 “行业中位底薪 + 团队利润分红 + 个人超额奖金” 的新模式。所有人的基础保障差不多,但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团队共同创造的利润,彻底告别“只看GMV不看利润”的顽疾。

优化绩效指标:

将运营团队的考核指标从单一的“销售额”,升级为一套“平衡计分卡”: 团队利润达成率(占40%)、销售增长率(占30%)、库存周转率(占20%)、广告投产比(ROI)(占10%)。这个设计,迫使团队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要关注整个生意的健康度。

推行“共创共享”机制:

设立“爆款经验分享奖”、“资源共享贡献奖”等。

如果一个运营的成功经验被其他团队复制并产生效益,他也能获得分红。这极大地促进了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把过去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变成了“帮助同事就是帮助自己”。

惊人的结果:

改革一年后,“速航科技”的核心运营团队流失率降到了15%以下。虽然销售额增长放缓至40%,但公司的净利润率从5%提升到了12%,净利润翻了一倍多!

团队氛围也从过去的“冷若冰霜”变得“热火朝天”,大家开始主动分享打法,共同研究市场。通过薪酬改革,他们成功地将一盘散沙捏成了一个拳头

拒绝“内卷”,三步打造跨境电商的“共富”薪酬模式

对于我们跨境电商老板来说,如何设计一套既能激励“大神”,又能留住“元老”的薪酬体系?以下三步,拿走即用:

第一步:画好“蛋糕”——薪酬总包预算先行

发工资不能凭感觉、拍脑袋。

在每年年初,根据你的年度业务目标(如销售额5个亿,净利润率10%),先匡算出你今年准备花在“人”身上的总成本,即“薪酬总包”。

例如,你可以设定“薪酬总包不超过公司总毛利的40%”。先定好“蛋糕”有多大,再去想怎么分,这样你就永远不会因为失控的薪酬承诺而拖垮公司。这是一种更科学的预算思维

第二步:分好“蛋糕”——从“抢食”到“共创”

分蛋糕的规则,决定了团队的行为。

放弃只考核个人销售额的简单模式,转向 “团队激励为主,个人激励为辅”。

  1. 核心是“利润分红”: 将每个运营小组变成一个小的“利润中心”。小组的奖金总包,直接与该小组创造的实际利润挂钩。
  2. 组长负责制: 运营组长不仅要背个人业绩,更要背团队的管理和利润指标。他的大部分收入,应来自团队奖金的“加权分红”,这激励他去辅导和帮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3. 个人超额奖励: 在完成团队利润目标的基础上,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可以设立额外的“超额奖金”,比如“爆品打造奖”、“新市场开拓奖”,承认并奖励“超级英雄”,但不让“超级英雄”的利益与团队利益相冲突。

第三步:做大“蛋糕”——透明的晋升与加薪通道

“工资倒挂”最怕的不是“倒挂”本身,而是“不透明”和“不公平”。

老员工不是怕新员工拿高薪,而是怕自己没有机会拿到同样的高薪。因此,你必须建立一个清晰、透明的职业发展体系。

  1. 明确职级体系: 设立从“初级运营”到“高级运营”、“运营专家”、“运营主管”的清晰职级(P序列/M序列)。
  2. 薪酬对标职级: 每个职级对应一个明确的薪酬范围。新员工之所以能拿高薪,是因为他的能力被定为了“高级运营”,那么他的薪水就在“高级运营”的薪酬区间内。
  3. 公开晋升标准: 将每个职级的晋升标准(如需要独立负责多大体量的店铺、达到什么样的利润指标、具备哪些核心技能)公之于众。这样,老员工看到新来的“大神”拿高薪,心里想的就不是“凭什么”,而是“原来达到这个标准就能拿这么多钱,那我也要努力达到这个标准”。这就把消极的嫉妒,转化为了积极的进取心。

总结

各位电商的老板,在当前这个“剩者为王”的时代,一个稳定、高效、有战斗力的团队,就是你最核心的护城河。而一套公平、合理、能激发善意的薪酬体系,正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发动机。

别再迷信高薪挖来的“救世主”了。真正的“增长飞轮”,蕴藏在你现有的团队之中。

用心设计你的价值分配机制,让每一个为你奋斗的员工,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财富增长的路径,让他们从“为老板打工”变成“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这笔投资,远比你花钱买几个“大神”要划算得多,也稳固得多。

若您企业有具体问题,那您可向本账号私信 “绩效” 二字,即可获取一招制敌的精妙策略。我们将为您免费奉上一份时长达100分钟的员工薪酬激励、内部合伙人学习视频方案。

此方案具有快速起效、独具创新的显著特点,宛如一把利刃,助力您在企业经营中披荆斩棘


发布于 2025-11-17 23:12
收藏
1
上一篇:360万底薪逆袭!七队流浪汉挥别49分低潮,今夏强势崛起成超级巨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