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扑网络因游戏未核实未成年人身份信息遭处罚

根据公开的报道,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IIC)在2023年8月联合多部门对游戏行业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并公布了一批查处整改案例。
其中,"爱扑网络(iQIYI Games)"因"未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规定,未对未成年人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有效核实",被列入了查处名单。
具体处罚措施通常包括:
1. "责令限期整改":要求公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符合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 2. "约谈":监管机构可能与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了解情况并明确要求。 3. "公开通报":将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开,以示警示。 4. "罚款":虽然此次公开的通报主要侧重于行为违规,但根据相关法规,罚款也是一种可能的处罚方式。
这一处罚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游戏行业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网络保护规定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对用户身份核实的重视。游戏公司需要确保其技术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识别和阻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相关阅读延伸:游戏未核实未成年人真实身份信息,爱扑网络被处罚

近日,记者从天眼查App获悉,爱扑网络经营的皮卡堂游戏因未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罚款10万元。

处罚事由显示,此前,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人员对爱扑公司经营的网站皮卡堂进行远程勘验发现,该款游戏的用户账号注册界面中,要求用户输入皮卡账号、密码、电子邮箱、真实姓名、身份证后方可完成注册,此处输入姓名与身份证号不匹配的成年人身份信息可以完成注册并进入游戏。输入错误的身份信息注册后弹窗显示注册成功但实名认证信息未通过,完成加载后可以正常进入该款游戏。

据了解,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

游戏实名认证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前提条件。2010年8月1日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网络游戏管理的部门规章,其中明确规定网游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要求: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该通知再次重申游戏实名认证要求,并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持续完善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相关体系,目前已构建了包括《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此外,最新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也对“未成年人保护”提出具体要求。游戏企业应积极响应,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助力构建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发布于 2025-11-11 11:13
收藏
1
上一篇:“游戏界茅台”吉比特清仓式分红落幕?官方回应揭开真相 下一篇:火炬高新区神速助力,5个月内助力园区企业斩获21个游戏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