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埃朗根11月7日电 专访|中国正成为创新产品应用的重要推动力——访西门子医疗全球首席执行官蒙塔格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中国在西门子医疗全球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是重要市场,更是关键的创新源泉。”西门子医疗全球首席执行官贝恩德·蒙塔格(中文名:孟天齐)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市场潜力正在深刻影响公司全球布局。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深耕30余年,目前在中国设有6个研发中心和两个创新中心,拥有约8000名员工,其中从事研发的工程师达1000人。在蒙塔格看来,中国不仅是西门子医疗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要一环,也正成为创新产品应用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客户对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医疗设备持续保持高度关注,这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积极信号。”
近年来,西门子医疗持续扩大在华布局。今年,总投资超10亿元人民币的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新基地已奠基。蒙塔格表示,这一新基地将“进一步提升血管造影系统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支持中国医疗科技和大湾区创新发展”。
新基地建设的背后是中国团队在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蒙塔格以深圳团队为例介绍,中国团队深度参与磁共振系统部分关键子模块的研发,相关设备已在全球范围内投入使用。“这彰显了中国在创新方面不再局限于‘本土化开发’,而成为全球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还提到,中国团队在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算法、移动超声、影像工作流自动化等技术领域均有显著成果,“这些创新不仅支撑了中国市场,也推动了全球业务发展”。
在中国,西门子医疗寻求的不仅是市场,更是与中国新质生产力浪潮的同频共振。除了自身研发和生产投入,西门子医疗还通过创新中心与中国的初创企业及学术、医疗机构紧密合作,推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中的落地。蒙塔格表示:“与本地合作伙伴更紧密地协作,有助于我们顺应中国医疗体系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医疗创新生态长期投入的承诺。”
随着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快速转型,政策支持、数字化推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为新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蒙塔格观察到,许多三四线城市正加快医院扩建和设备更新,同时人工智能、数字影像和精准诊疗等技术正逐步进入临床应用。“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医疗市场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创新。”
近年来,西门子医疗连续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年展出规模创历史新高,展台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在蒙塔格看来,在进博会这一平台展示,有助于西门子医疗的多款创新产品在中国加速获批上市和落地,甚至实现本地生产,更早惠及中国患者。
蒙塔格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潜力充满信心。他指出,医疗服务覆盖扩大、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农村地区建设以及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医疗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希望在促进中国人民健康的同时,也能助力中国创新能力的释放,并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