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次充值9万元!神兽宅家沉迷网游,谁在背后下套坑爹妈?

这个标题听起来像是一个关于年轻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甚至可能涉及金融诈骗或网络赌博的故事。标题中的“32次充值9万元”和“玩网游坑煞爹妈”表明了一个年轻人可能在游戏中进行了大量的金钱消费,给他的父母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和情感上的困扰。
而“神兽宅家”可能是指这个年轻人像“神兽”一样待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专注于游戏。这可能暗示了年轻人可能存在社交隔离或逃避现实的问题。
“谁在下套?”这句话则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了可能存在某种陷阱或骗局,让这个年轻人陷入了这样的困境。这可能是指游戏设计者、诈骗者或其他不良分子利用年轻人的游戏瘾或弱点,诱导他们进行过度消费或参与非法活动。
总的来说,这个标题揭示了一个关于年轻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和可能遭受诈骗的社会问题。它呼吁人们关注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和财务安全,以及加强网络监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相关阅读延伸:32次充值9万元……神兽宅家,玩网游坑煞爹妈!谁在下套?

8小时用掉2万多元

5次消费近2万元

32次充值9万多元

……


疫情下

网游太疯狂


神兽宅家

惹出一堆祸



实名认证 假

免费试玩 套

支付验证 空


中招的娃

最小才5岁


网游公司

你到底

埋下了多少坑



实名认证如虚设

一键登录无阻拦


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10岁的女儿现读四年级,因为要上网课的关系,最近住在外婆家。


有一天,外婆突然发现手机微信、支付宝内余额都被花空,支付宝关联的信用卡也消费了不少钱。

原来,孩子用外婆的手机安装了一个叫“口袋狼人杀”的游戏,仅仅8个小时内,就消费掉了24880元


孩子玩网游疯狂消费


游戏注册

不需要实名认证吗?


刘先生发现,该游戏可通过手机号码“一键登录”。

该游戏有“实名认证”的功能,但这个功能是在注册登录后,在后台进行的一项“完善资料”。也就是说,未经实名认证,照样可以登录使用


最终,刘先生的女儿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分64次购买了“金币”,用于购买“皮肤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网游公司以未能证明是孩子在玩游戏,是孩子的充值操作,拒绝退款


网游公司拒绝退款


黄女士反映,其侄女今年13岁,现读初一年级。近日,家长发现孩子沉迷于一款叫“第五人格”的游戏。

她在网上随便输了一个名字,又随便使用了一个身份证号码。


在游戏中,侄女以一名40岁男人的身份,与网友聊得火热。

她加入了好几个QQ群,组CP,用成人的口吻说话,零花钱和压岁钱都花在了里面,通过手机已消费掉了数千元。


免费试玩有陷阱

收费按钮有误导


易先生的儿子11岁,网课间隙,被“免费试玩”引进了一个叫“香肠派对”的网络游戏中。


易先生告诉帮忙君,他是在银行卡被扣9000多元后,才发现此事的


据儿子讲,一开始的确可以免费试玩,但“免费时限”一到,就有人在游戏中引导他找来户口簿和大人的银行卡进行“实名登记”

户口簿放在家里,儿子是知道的;银行卡我是放在包里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他偷拿走的。


易先生说,为了不让家长察觉,游戏中还有人教儿子在微信中,把通过微信渠道扣款的记录全部删除


刘女士读三年级的女儿则上了“抽奖”的当,两天花掉了大约3000元。

女儿偷偷玩的是一个叫“和平精英”的手机游戏。孩子从来不买游戏道具什么的,那天是看到“抽奖”,以为不花钱,就点了几下,等发现时钱已经通过苹果手机和微信付出去了


刘女士十分郁闷:

以前上课过程中也会有抽奖,孩子不知道,我不怪她!但网游公司以此设置套路,真的太可恶了!


还有一位葛女士反映,其侄女6岁半。孩子上网课,大人就给了她一个iPad。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她自己下载安装了一个叫“梦幻家园”的游戏。这个游戏里可以买道具。


葛女士说,购买道具的页面设计得十分卡通低幼,有误导性。

整个页面中的数字,除了类似“¥648”这种是人民币含义外,其他都是游戏中的金币等概念。


而且,作为一款适用于4岁+的一款儿童游戏,其消费扣费项别有用心地按照“高金额到低金额”顺序排列,利用儿童心理,让孩子产生最大金额的误操作。


葛女士表示,小孩子对“¥”的标识根本不会有什么概念,以为扣除的是游戏币。

她在第一个标示“¥648”的地方点了一下,就被扣了648元。


苹果公司却表示,购买的是道具,不能退。网游公司称,若发生误操作,应找苹果公司。两方推诿。


网游页面极具误导性


支付环节无验证

超额充值屡发生


帮忙君梳理近期150条关于网络游戏的投诉发现,99%的家长质疑游戏过程中,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支付环节过于便捷,导致孩子“偷玩游戏”和“误花钱”,金额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孩子年龄最小的仅有5岁


在涉及的多款手机游戏,其中被点名较多的“第五人格”有投诉16条,涉及“香肠派对”87条。


市民要求退款的诉求,大多没有得到支持。


第五人格

香肠派对


■ 王先生13岁的儿子上网课间隙,32次向游戏账号充值9万元;


■ 郭先生12岁的孩子往“口袋狼人杀”中充值了4.7万;


■ 侯先生的孩子误点“游戏充值”27次,消费了11408元,而这些钱原本是为治疗孩子白血病用的


■ 程女士11岁的孩子下载“创造与魔法”游戏,充值了25000元。


■ 孙先生13岁的儿子在家玩“第五人格”游戏,分5次花掉了19043元;


■ 张女士读六年级的女儿1天“玩”掉了1.3万元;


■ 刘先生11岁的女儿玩手机游戏时,1个小时消费掉了1万多元;


■ 吴阿姨12岁的外孙,将她9700元退休工资偷偷花在了打游戏上;


■ 吴女士的孩子26次充值消费了7000元;


■ 杨女士12岁的孩子多次通过苹果手机向“香肠派对”充值6412元;

……


新闻链接

严禁网游企业

给孩子们下套


不少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号、微信号注册游戏账号,导致针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度难以真正落地。


2019年11月1日施行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


■ 严格实名注册,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


■ 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


■ 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


对未落实本通知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陈一浩

摄影 | 受访者 网一络

编辑 | 蒋一俭 钱俊毅 姚储杰


发布于 2025-11-06 20:12
收藏
1
上一篇:回忆录,学习好老爸送小霸王,手残党逆袭玩转劲舞团 下一篇:养鱼达人秘籍,揭秘养水之道,轻松营造鱼儿梦幻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