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雪龙骑军:天下第一骑战神话
- 主将:袁左宗(北凉马战第一人,一品武夫)
- 战力核心:1万重骑,全员配备北凉刀、九牛大弩、冷锻甲,战马披甲率达100%
- 高光战绩:
- 幽州葫芦口战役,联合脂虎、渭熊两军全歼北莽35万大军,创冷兵器时代最大歼灭战纪录
- 徐骁曾率9000骑逼退顾剑棠6万离阳边军,以“不战屈兵”震慑中原
- 战术定位:战略尖刀部队,专攻敌方指挥中枢与精锐兵团,拒北城之战中作为“宗师防线”的机动支援
2. 铁浮屠:重甲冲锋的死亡绞肉机
- 主将:齐当国(徐骁义子,金刚境体魄)→徐凤年(接管后)
- 装备革新:6000重骑人马俱甲,改良版连环马索可切割10人纵深敌阵
- 经典战役:
- 龙眼儿平原战役,4000铁浮屠正面击溃北莽6000柔然铁骑,齐当国战死前完成“以血换首级”的悲壮冲锋
- 凉莽大战中多次以自杀式冲锋撕破北莽防线,被董卓称为“北凉最不想面对的敌人”
3. 龙象军:流州战场的敢死先锋
- 主将:徐龙象(天生金刚境,后入天象境)
- 扩编历程:从1万精锐扩至3万骑,含800“直撞营”死士
- 作战风格:
- 突袭北莽瓦筑军时,1万骑战至仅剩600人仍死战不退,副将王灵宝阵亡
- 君子馆战役以4000骑歼灭董卓麾下6000精锐,创造轻骑破重甲的战术奇迹
4. 左骑军与右骑军:北凉野战双翼
- 兵力配置:各3万骑,合计占北凉野战主力60%
- 左骑军(陆大远):
- 以4万骑硬抗北莽7万精锐,主将陆大远战死后仅存800人
- 右骑军(周康):
- 三次冲锋突破北莽防线,副帅周康阵亡后残部不足8000骑
- 战略价值:牵制北莽主力,为拒北城防线争取时间
5. 脂虎军与渭熊军:徐家姐妹的侧翼利刃
- 主将:徐脂虎(脂虎军)、徐渭熊(渭熊军)
- 特殊定位:各4000重骑,装备与大雪龙骑同级,负责包抄与断后
- 关键作用:
- 葫芦口战役中配合大雪龙骑完成合围,全歼北莽35万大军
- 徐渭熊曾率军阻击陈芝豹叛逃,展现“以骑制骑”的精准战术
3. 龙象军:流州战场的敢死先锋
- 主将:徐龙象(天生金刚境,后入天象境)
- 扩编历程:从1万精锐扩至3万骑,含800“直撞营”死士
- 作战风格:
- 突袭北莽瓦筑军时,1万骑战至仅剩600人仍死战不退,副将王灵宝阵亡
- 君子馆战役以4000骑歼灭董卓麾下6000精锐,创造轻骑破重甲的战术奇迹
4. 左骑军与右骑军:北凉野战双翼
- 兵力配置:各3万骑,合计占北凉野战主力60%
- 左骑军(陆大远):
- 以4万骑硬抗北莽7万精锐,主将陆大远战死后仅存800人
- 右骑军(周康):
- 三次冲锋突破北莽防线,副帅周康阵亡后残部不足8000骑
- 战略价值:牵制北莽主力,为拒北城防线争取时间
5. 脂虎军与渭熊军:徐家姐妹的侧翼利刃
- 主将:徐脂虎(脂虎军)、徐渭熊(渭熊军)
- 特殊定位:各4000重骑,装备与大雪龙骑同级,负责包抄与断后
- 关键作用:
- 葫芦口战役中配合大雪龙骑完成合围,全歼北莽35万大军
- 徐渭熊曾率军阻击陈芝豹叛逃,展现“以骑制骑”的精准战术
5. 脂虎军与渭熊军:徐家姐妹的侧翼利刃
- 主将:徐脂虎(脂虎军)、徐渭熊(渭熊军)
- 特殊定位:各4000重骑,装备与大雪龙骑同级,负责包抄与断后
- 关键作用:
- 葫芦口战役中配合大雪龙骑完成合围,全歼北莽35万大军
- 徐渭熊曾率军阻击陈芝豹叛逃,展现“以骑制骑”的精准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