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无卡无支付,揭秘如何在游戏里轻松充值的神奇之旅

这种情况确实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并非不可能。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使用家长的支付账户:"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孩子可能在玩家长手机时,或者家长为了方便,在游戏内绑定了家长的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卡。即使孩子自己没有微信或支付宝,他也可以使用家长账户里的资金进行充值。很多家长为了方便孩子消费,会直接绑定自己的支付方式。
2. "使用游戏平台绑定的其他支付方式:" 除了微信和支付宝,很多游戏平台还支持绑定信用卡、储蓄卡、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如QQ钱包等)或者游戏点卡。如果游戏平台绑定了这些孩子也能接触到的支付方式,他就可以用这些方式充钱。
3. "使用家人或朋友的支付账户:" 孩子可能向家人或朋友要来了支付密码或授权,使用他们的账户进行充值。比如,孩子向妈妈要密码,用妈妈的微信给游戏充钱。
4. "使用游戏内货币或活动:" "任务奖励:" 很多游戏会通过完成任务、每日登录奖励等方式发放游戏内的虚拟货币(比如金币、钻石等)。孩子可以通过积累这些游戏内货币来购买道具或皮肤,这就不需要现实支付。 "活动赠送:" 游戏经常会搞活动,赠送虚拟货币或者直接赠送道具,孩子可能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了可以使用的资源。
5. "

相关阅读延伸:手机没插卡、没微信、没支付宝,熊孩子为什么还能在游戏里充钱?

  我苏特报专稿 记者/张清 编辑/赵梦琰

  最近,泰州靖江市民王先生反映,他正在上初中的儿子打“王者荣耀”花了四五千块钱。但令王先生奇怪的是,孩子的手机没有插卡,也没有下载微信和支付宝,更没有绑定银行卡。这钱是怎么充进游戏的呢?

  王先生的儿子今年13岁,在当地上初中。今年初,王先生无意发现,儿子在打“王者荣耀”这款网游,并在里面花了约5000块钱。小王说,这些钱大多是多年存的压岁钱,还有平时大人给的零花钱、生活费。

  王先生很纳闷,小王的手机没有插卡,没有安装微信和支付宝,更没有关联任何银行卡,这钱到底是怎么充进去的?一番询问后,小王坦白,学校对面有两家手机店,他把现金交给店老板,让店老板往自己的QQ账号里充Q币,再用Q币购买游戏装备。为了证实小王的说法,记者陪同小王来到其中一家手机店充Q币。

  在其中一家手机店,小王充了50元,店老板收了2块钱手续费,另一家店则要收5块钱手续费。第二家手机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来充Q币的不少是学生。“充300元、500元的都有,大多还是20元、30元、50元。”

  小王说,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一,他的绝大部分零花钱都花在了游戏里,班里面不少同学都在网络游戏上花了钱。在小王认识的同学中,大概有10名固定在这两家手机店中充Q币。“最多的充了将近一万块钱。”小王告诉记者。

  小王还告诉记者,虽然学校老师反复告诫他们不要沉迷网游,但类似"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这样的游戏在班里面非常流行。“只要是男生都在玩,只有个别几个没玩。”

  记者发现,此前,大多是孩子拿着大人的手机,用大人的支付账号充值玩网游的。类似小王这样,在手机店找人代充值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记者已经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涉事的网络游戏公司。对方表示将联系小王的家长,核实相关情况,积极妥善地处理此事。

  通过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到,控制未成年人在网游里巨额充值,不仅仅是家长和网游企业的事情,学校、社会同样有责任。给学生充Q币违不违规?充值多少算违规?相关店主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值得主管部门思考。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报”专稿。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布于 2025-10-18 19:12
收藏
1
上一篇:警惕!孩子误用家长手机充值数千元,警方提醒,手机设置需谨慎 下一篇:中学对面小店老板奇招,学生充50Q币玩游戏,他竟收52元大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