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非法社会组织!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委员会等10家被曝光;神栗荆花蜂蜜等10批次食品不合格引发关注”

这两条消息分别涉及社会组织监管和食品安全领域,都是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来分别解读一下:
"1. “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委员会”等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曝光"
"事件背景:" 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对一些打着“产品质量监督”旗号,但实际上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牟取暴利甚至诈骗等行为的组织进行了查处和曝光。 "组织性质:" “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委员会”这个名字本身就非常具有迷惑性,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个官方或半官方的机构。但实际上,这类组织往往未经登记注册,属于非法社会组织。 "社会影响:" "打击非法行为:" 此举有助于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环境。 "警示作用:" 对其他想要注册类似组织或参与相关活动的个人和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保护消费者权益:" 非法社会组织往往利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担忧进行欺诈,曝光和查处这些组织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建议:" "公众提高警惕:" 在参与任何活动或提供个人信息之前,要仔细核实组织的合法性,可以通过民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 "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社会组织。
"2. “神栗”荆花蜂蜜等10批次食品不合格"
"事件背景:" 这意味着市场监管

相关阅读延伸:“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委员会”等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曝光;“神栗”荆花蜂蜜等10批次食品不合格

热点

“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委员会”等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曝光

近日,民政部公布2023年第三批共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请社会公众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分别为:中华艺术发展联合会、国家文化艺术外交协会、中国战略发展科学建设研究学会、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华蒲氏文化研究会、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会、中国工程招标采购协会、中国一带一路商会、全国社会心理服务考评中心、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委员会。

监管

广东深圳:一海鲜餐厅“套路”消费者被顶格处罚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大鹏监管局对大鹏较场尾一海鲜餐厅“海某餐厅”调查发现,该商家在单价栏输入“3”,将第三个显示屏虚高的“斤数”报给消费者,显示的重量就比真实重量高出了50%,从而误导欺骗消费者。大鹏监管局依法责令该餐厅停业整顿,并将给予行政处罚10万元,同时在该商户大厅悬挂“因短斤缺两被黄牌警告商家”的黄色警示牌。

“天天指南针”“省购”等68款侵权APP被通报

日前,四川省和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联合通报一批侵害用户权益的APP,涉及“生学堂家长端”“莉比小公主梦幻美人鱼”“金融苑”“极速众包”“华金教育”“伴你家医”“智汇家”“天天指南针”“省购”“Days天气”“一代掌门”“物流帮手”“球球消消乐”“2248连连看”“企安查”“同城人人逛”“智邻洗衣”等。

抽检

北京:“神栗”荆花蜂蜜等10批次食品不合格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告10批次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涉及:标称北京赛奥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竹叶泉”包装饮用水、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神栗”荆花蜂蜜、安徽盛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木草千方”莲子银花清温茶等。

海南:“昌茂”香脆椰子块等12批次食品不合格

近日,海南省市场监管局通告12批次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涉及:标称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浦澳斯卡YANGPU AUSCA”一级大豆油、海南昌之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昌茂”香脆椰子块、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木瓜干等。

福建:“金才园”雪花条等20批次食品不合格

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通告20批次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涉及:标称漳州和荣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才园”雪花条(燕麦味)、厦门市铭点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层糕(厦门咸糕)、龙岩市唛客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泡鸭爪(清香味)等。

提醒

警惕修正液使用风险

近期,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针对学生用品(修正液)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9月4日,该局根据检测结果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修正液存在可迁移元素不符合、苯不符合等风险。尽量选择带有环保标识且符合产品标准的修正液,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尽量选购异味较小或无异味的产品;尽量不要用手触摸修正液液体。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各级市场监管部门 消费者组织官方网站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发布于 2025-10-17 15:11
收藏
1
上一篇:《宝可梦传说Z-A》闪光宝可梦不消失 新机制助你轻鬆捕捉 下一篇:儿童APP隐忧加剧,每分钟涌现6则广告,竟有“契约萌妻”推送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