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军事焦点,德军步兵袖珍88炮与RPzB反坦克火箭筒的战术运用解析」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德军使用的 "RPzB 44" 反坦克火箭筒,它有时也被非正式地称为“袖珍88炮”。
"RPzB 44 (Richtungspanzerbüchse 44)"
"1. 概述 (Overview):"
"名称:" RPzB 44 (德语: Richtungspanzerbüchse 44,意为“1944年制导反坦克枪”)。有时因外形和威力而被盟军士兵非正式地称为“袖珍88炮”(Pocket 88)。 "类型:" 手动后坐式反坦克火箭筒。 "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 "使用方:" 纳粹德国。
"2. 研发与背景 (Development & Background):"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盟军坦克(尤其是美国的 M4 谢尔曼坦克和苏联的 T-34 坦克)数量和性能的提升,德军步兵在反坦克作战中越来越处于劣势。 现有的反坦克武器,如 PzB 39 反坦克枪,虽然有效,但射速慢、后坐力大、弹药携带量有限,且无法有效对付日益增厚的坦克装甲。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德国寻求一种更有效、更便携、易于使用的新型反坦克武器。火箭筒

相关阅读延伸:「军事|08.01」德军步兵袖珍88炮 RPzB反坦克火箭筒

Panzerschreck(“战车噩梦”)是二战中,纳粹德国的Raketenpanzerbüchse(“反坦克火箭步枪”,缩写为RPzB)的昵称,它是一种口径为88毫米,可重复使用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

这种武器被用来增强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尾部装填,肩扛发射,通过电子点火发射火箭弹。不过作为德军的反坦克武器,虽然有更强的威力和更远的射程,却比后期诞生的另一种划时代轻型反坦克武器Panzerfaust(铁拳)生产量要小很多。

(图1)

如果要详细地讲述“战车噩梦”火箭筒的前因后果,就不得不提到德军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战车噩梦”某种意义上的前辈——Raketenwerfer 43。这种昵称为“洋娃娃”的独特武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门外形略显独特的反坦克炮,但是它发射的却不是传统的炮弹而是货真价实的88mm火箭弹。

“洋娃娃”发射的火箭弹正式编号为RPzBGr 4312(RPzBGr即Raketenpanzerbüchsen-Granate的简称),火箭弹重量为2.66kg。在发射时,火箭弹从带有炮闩的尾部装填,通过雷管点燃火箭发动机。火箭弹的尾翼折叠在一个特殊的药筒内,在射出之后打开起到稳定作用。“洋娃娃”的装填方式与普通的反坦克炮相同,通过打开炮尾的炮闩进行装填。

发射时,火箭弹的工作状态与在火箭筒内类似,但由于此时火箭弹处于一个密闭炮尾内,所以弹后的压力有所提高,因而相比起传统火箭筒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初速,这也意味着,“洋娃娃”在发射时也要比火箭筒承担更多的后坐力。但是相比起同时代的反坦克炮,后坐力已经小很多了。

由于初速的提高,德国人希望“洋娃娃”的有效射程能达到700m左右,但实际上并未达到这个指标。实际使用中通常只有300-400m的有效射程。更糟糕的是,对付运动中装甲目标,有效距离甚至小于230m。

“洋娃娃”的产量不大,有几门1944年曾在法国使用过,但效果不佳。它们在那个时候是否还能赢得德国士兵的信任,确实是大可值得怀疑。

(图2 被美军缴获的“洋娃娃”)

言归正传,当德军部队在非洲缴获了美军的巴祖卡(Bazooka)火箭发射器,他们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所使用的反坦克步枪与之相比的众多缺点,并迅速将其送回本土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巴祖卡几乎就是简单的一支铁管,容易大量生产,并且可以迅速装填。

(图3 与巴祖卡相同,RPzB也需要装填手将火箭弹的两根导线连接到发射筒的电池盒上)

德国工程师将巴祖卡的设计思路与德国人自己的88mm反坦克火箭弹结合起来,便诞生了“战车噩梦”。”战车噩梦“发射的火箭弹正式型号为RPzB.Gr.4322,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没错,“战车噩梦”发射的弹药与“洋娃娃”使用的RPzB.Gr.4312的区别在于可以通过电打火的方式发射,此外还加长了弹体长度。至于弹头和引信,两者是完全相同的。

新的火箭筒于1943年立刻投放部队使用,最早的型号是RPzB 43,长164厘米,不装弹重9.25公斤,火箭弹发射后2米距离内会继续燃烧,灼伤使用者,所以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和钢盔发射。1943年10月被新型的RPzB 54替代。相比早期的RPzB 43,因为在前端安装了保护使用者的护盾,成为更广为人知的形象。但是因为护盾太重,也有人继续拆掉护盾,佩戴面具发射。它空重11公斤,由于德国人再次更新了火箭弹的设计,RPzB 54的射程增加到了180米。1944年,RPzB 54/1问世,采用更短的火箭弹。据统计各种型号的Panzerschrek共生产了289151门。

(图4 佩戴防毒面具和钢盔发射)

(图5 使用护盾发射时的状态)

此外,因为气温对燃料燃烧速度的影响,Panzerschrek使用的弹药分为夏用和冬用两种,护盾上的瞄准具也相应作出调整,火箭弹速约105米/秒。战争后期还曾研制过威力更大的105毫米口径版本,但是没有能够投入量产。

(图6使用“战车噩梦”的反坦克小组,注意他们军服上的击毁坦克袖标)

“战车噩梦”在发射时会从前端和后端产生大量的烟雾,因此得到了烟囱这个绰号(德语Ofenrohr)。这也使得“战车噩梦”小组在发射后会立即被发现,必须迅速更换位置以免成为敌人目标。

虽然如此,相比起美军的巴祖卡,“战车噩梦”还是有巨大的优点。早期的巴祖卡很难穿透当时德国坦克的100毫米装甲,更别说后期的虎II坦克。相比较起来,虽然更重,但是“战车噩梦”在90度的入射角可以穿透200毫米的装甲,60度偏射角的穿透力也可达到160毫米,在当时没有任何坦克可以对抗。

(图7 配备Stg44自动步枪和“战车噩梦”的德军步兵)

得益于Panzerschrek自身巨大的威力,经验丰富的德军步兵对盟军的坦克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此,盟军采取一些措施来对抗威力强大的“战车噩梦”,例如在装甲上堆放沙包、实心木板或备用履带等措施,但是实际得到的效果不大。

更多坦克资讯请访问《坦克世界》官方网站

发布于 2025-10-15 13:13
收藏
1
上一篇:二战兵器全集,揭秘战争史上传奇武器全貌 下一篇:二战苏联独特反坦克利器,反坦克玻璃球特殊反坦克炮,反步兵效能更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