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松拖鞋+8个头像魔术贴”,这堆淘宝上新上架的怀旧套装,居然把30岁上下的老网虫炸了出来。
有人留言:当年用它跟初恋分手,现在用它哄老婆睡觉。
一句话,把QQ从聊天软件变成了时光机。
1999年,OICQ改名QQ,安装包只有几兆,却塞进了一个网络寻呼机。
电脑一响,宿舍全体起立:谁的BP机又欠费了?
那会儿给暗恋对象发一条短信要1毛5,用QQ只要电费,省钱又装酷。
后来出了QQ秀,红头发、黑风衣、闪电背景,一整套下来比真衣服贵,但谁舍得删?
那是赛博身份证。
2001年,“飘叶千夫指”横空出世,一键刷屏骂遍全群。
管理员连夜把群名改成“文明聊天”,第二天又被刷成“叶师傅道场”。
闹剧归闹剧,友情却真:有人因为群里一句“一起搞动漫站”凑了800块服务器费,后来站子黄了,几个管理员却合伙开了家手办店,现在天猫类目第一。
QQ空间上线那年,全民开始写小作文。
有人把暗恋写成连载,有人把失恋写成连载的番外。
最离谱的是一对情侣,从“踩空间”到“踩婚礼”,最后把空间日志打印成誓词,司仪念到一半哭了。
再后来,微信来了,朋友圈三天可见,QQ空间成了电子公墓,偶尔有人回去扫墓,点个赞算烧纸。
等级制度是另一部血泪史。
为了太阳月亮星星,全班男生轮流挂机,机房风扇嗡嗡响,宿管以为在挖矿。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电力浪费”,腾讯连夜砍了等级加速,结果大家转战QQ农场,半夜三点定闹钟偷菜,比上课还准时。
游戏就更疯了。
QQ飞车刚出,全网吧键盘全是空格键的尸骸;炫舞团建,隔壁宿舍用脸滚键盘都能P到10。最惨的是一位兄弟,为了买永久A车把饭卡刷爆,饿了三天,靠室友救济老干妈拌面。
现在他开特斯拉,说推背感不如当年的雷诺。
微信崛起后,QQ被贴上“幼稚”标签。
工作群清一色@所有人,红包只能发200,文件传多了还得开会员。
可00后不管,他们拿QQ扩列、养火、处CP,头像框一天三换,比换衣服勤快。
一位高二女生说:“微信像班主任,QQ才是同学会。
”
腾讯也学会了端水:微信负责赚钱养家,QQ负责貌美如花。
新版QQ塞进短视频、语音派对、超级QQ秀,连虚幻引擎都搬来了,虚拟形象能捏到毛孔。
老用户骂花里胡哨,身体却很诚实——每天半夜12点,消息提示音“咳咳”一响,还是下意识去摸手机。
有人统计过,QQ同时在线最高纪录是2.7亿,相当于整个东南亚在聊天。
现在峰值掉了一半,但没人敢宣布它凉了。
就像那只会胖的企鹅,从纤细身材变成肥鹅,走路摇摇晃晃,可每次跌倒都有人扶一把。
毕竟,谁舍得删掉那个陪你熬夜偷菜、网恋、失恋、又复合的小胖墩?
最后留个小问题:你的QQ头像最后一次换是在哪一年?
如果今晚登上去,第一个跳出来的分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