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些“小萌物”,中国首次发现引关注!

您提到的广州的“小萌物”很可能指的是"广州塔上的鹦鹉螺(Nautilus)"。广州塔,也被称为小蛮腰,是中国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在塔顶的装饰上,可以看到鹦鹉螺的图案,这些鹦鹉螺装饰为广州塔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也成为了游客们拍照打卡的热点。
鹦鹉螺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鹦鹉螺科。它们生活在深海的温暖水域中,壳体呈螺旋状,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物种。在中国,鹦鹉螺的确是一种首次发现的“小萌物”,因为它们通常生活在深海,人类很难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它们。
广州塔上的鹦鹉螺装饰,不仅展示了鹦鹉螺的美丽形态,也体现了广州塔的设计师们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这些鹦鹉螺装饰成为了广州塔的一大特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小萌物”并非指真正的动物,而是指广州塔上的鹦鹉螺装饰。这些鹦鹉螺装饰虽然不是真正的动物,但它们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外观,确实为广州塔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也成为了广州的一张名片。

相关阅读延伸:广州这些“小萌物”,在中国首次发现

日前,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布的2021—2022年度昆虫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广州海珠湿地的昆虫种类为157科738种。其中,9个新纪录种中包括1个新纪录科和3个新纪录属,都是在中国首次发现并记录。

接下来

我们一起认识一下

其中两个

新发现的“小萌物”吧

此次新发现的昆虫中,长得最特别和可爱的当属原伪瓢虫科,光伪瓢虫属的Eidoreus sp.和拟花萤科,梳角囊花萤属的奇梳角囊花萤 。

Eidoreus sp.体长1.1毫米,宽0.8毫米,卵圆形的棕色身体,身上还有短而密的柔毛,鞘翅和前胸背板具模糊斑纹。

奇梳角囊花萤的体长则为3.1毫米,宽1.3毫米,它拥有蓝黑色的酷炫外表,体型小而柔软,身上密布黄白色的绒毛。

据了解,新纪录的发现是物种资源探索的重大突破,不仅丰富了中国昆虫区系数据,弥补了部分类群分类研究的空白,也富含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为相关类群的起源和扩散提供了线索。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而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也是能在短时间内评判生态环境恢复成效及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示性生物。

本次昆虫调查的新发现,正说明海珠湿地经过十年的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期待未来

我们在大自然中

能遇见更多新伙伴!

综合:海珠湿地、南方+

来源: 大湾区之声

发布于 2025-10-06 10:12
收藏
1
上一篇:穿越原子隧道,揭秘微观世界的军事仿生技术前沿 下一篇:北京家中惊现“飞行硫酸”,揭秘隐翅虫潜伏危机及科学防御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