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青书单2023年11月精选推荐#83,本月必读好书大盘点

这是洛青书单 2023年11月 #83 期的内容:
---
"洛青书单 2023年11月 #83"
"出品:洛青(微信公众号:luoqingbook)"
---
"【开篇语】"
又到了月底,洛青为你梳理了这份11月的书单。这个月,世界似乎有些喧嚣,但总有一些文字能让人沉淀下来,找到内心的宁静。希望这份书单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慰藉。
---
"【本月推荐】"
1. "《人生海海》 - 麦家" "推荐理由:" 麦家这部作品带有他一贯的悬疑色彩和深刻的人性洞察。故事背景设定在文革时期,讲述了一个身份成谜、经历坎坷的人物“上校”的故事。文字精炼,情节跌宕,对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有深刻的描绘,读来既紧张又引人深思。
2. "《当呼吸化为空气》 - 保罗·卡拉尼什 (Paul Kalanithi)"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极为震撼和感人的回忆录。作者在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并即将完成学业时,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肺癌。书中记录了他从医生到病人的心路历程,关于生命、死亡、医学、爱与存在的思考,极其深刻,催人泪下。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相关阅读延伸:洛青书单 2023年11月#83

2023-83

含三部中篇,分别是《红耳朵》《怀抱鲜花的女人》《白棉花》。

《红耳朵》讲述民国时期巴山镇富家子弟王十千的故事,他的成长和经历围绕着他异于常人的大耳朵展开。《怀抱鲜花的女人》描写一位上尉回乡时与一位诡异的迷人女子偶遇、纠缠的故事。我把它当成鬼故事看。有读友说把女人比作毒品,故事就比较好理解。《白棉花》以加工棉花的农家“女侠”方碧玉为中心,讲述了棉花加工厂中青年男女间的爱恨情仇,故事的最后有大反转。

《白棉花》有同名电影,是苏有朋和宁静演的,我没看。

看莫言的书,有听说书的感觉。虽然我没有听过。感觉字里行间,是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来劲,简直是口舌生花,妙语连珠,就像他自己说的 “妙语如糖球山楂葫芦串”,坐在下面的听众,时而掩嘴笑,时而会心笔,时而捧腹笑。莫言就是有这个本事。

2023-84

印象中,这是第三次拿起,第一次是在疫情前,第一部没看完就搁下了,原因不详。第二次是疫情中的22年1月看完《局外人》之后,想着,有大环境的同鸣应该能看完,结果还是半道搁下。这次花了8小时17分钟,从1号看到了7号,强迫着自己逐字逐句逐段看完。

《鼠疫》是一篇讲城市受到鼠疫灾害的故事,现在想一想,小说本身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话很少,人物不多,对环境的描写也不多,每个段落的文字倒是挺多的。那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让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和萨特并肩的存在主义大师?

我特意去看了豆瓣上的长评。有一位叫铁雪的读友说,鼠疫有三层象征性。

一是象征当时的法西斯。加缪自己就曾说:“鼠疫最显而易见的内容就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斗争。”。他用鼠疫来暗指法西斯在欧洲肆虐,鼓励人民奋起反抗

二是象征人类的人性之恶或者由人类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罪恶。加缪借小说中的人物塔鲁之口说:“人人身上都潜伏着鼠疫”,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意志力,克制自己的行为,“尽量不要往别人的脸上呼气”,把灾祸传染给别人。

三是象征这个世界的荒诞性

另一位书友说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人。好佩服这些写深度书评的人。书中那位小职员格朗,他没有里厄医生那样的地位和重要性,但他深受妻子,沉醉于写作,但水平实在有限,他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默默无闻,没有什么超凡的才干,平平凡凡,但在我们自己的小世界里也是不可或缺的。小说最后,格朗终于把他想了很久如何用词的那句话想好了:把所有形容词都去掉。对呀,平凡即真。事情应该回归到它本来的面目,太多的修饰和推敲,反而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而艰涩。

2023-85

莫言1988年创作的一部体现中国作家良知、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力作。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1986年,山东苍山县农民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大量种植蒜薹,收获了大约一亿公斤蒜苔,结果蒜薹全部滞销。政府官员不仅不闻不问,面对外地到苍山收蒜薹的客户增加收费款项,提高收费标准,用各种方式捞好处,客户纷纷离开苍山。于是,大量蒜苔只好烂掉,当地农民对当局杀鸡取卵、赶走客户的行为非常气愤。他们聚集起来,要求县委县政府赔偿他们的损失。县委县政府的官员吓得不敢出来。怒不可遏的群众围攻冲击县政府,将政府办公大楼砸烂烧光。

这起被报纸报道的事件促使莫言放下正在创作中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创作出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力作。借由真实的事件,通过围攻县政府的三个农民:高羊,高马,四婶的回忆,描述了普通的山东农民生活的点点滴滴,生存的艰难。不仅包括务农中,从种到卖,受各方面的盘剥;还包括落后的社会习俗对于自由恋爱婚姻的破坏,解放来历次运动对于农民人格上的摧残,官僚控制下的乡镇机关贪污腐败,草菅人命。另外还深入的刻画了国家暴力机关蔑视人权,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恣意妄为的行为。

就如莫言自己说,这是一部小说,小说中的事情,只不过是悬挂小说人物的钉子。他还说,在新的世纪里,但愿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刺激着我写出这样的小说

莫言老师的细腻敏感的感受能力,天马行空的联想力想象力,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2023-86

作者 扬·鲁夫-奥赫恩是第一位站出来揭露真相的欧洲“慰安妇”。

书中回忆了她在印尼长大的童年、被关集中营、其间三年时间和其他9个女孩被日本人关进一个小别墅为日本军官做慰安妇的经历。

日本人竟然把那些被他们残酷蹂躏的可怜妇女称为“慰安妇”,天理何在!我们绝不是什么“慰安妇”!“慰安”一词代表着温暖、柔情、安全和友好,是温柔和安慰之意。我们是战争中强奸罪行的受害者,是被日本帝国陆军强征为性奴的牺牲品,何来“慰安”之有!”

阅读的时候,不自觉会对比国内日军侵害下的慰安妇制度受害者,虽然苦难不应比较。她们受限于知识水平,表达能力和传统中的“羞耻心”,对于这段历史,启齿变得更为艰难。她们因为身体的缺陷和他人的目光,长期处在一种赤贫的状态中,人生完完全全被摧毁。

关于慰安妇百度百科各国态度中大部分是受害国要求道歉和赔偿,而关于日本的最后一条是:2016年2月,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举行对日审查会议,日本政府在会议上公开否认日军强征“慰安妇”行为,并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场合强调“日本军性奴隶问题”中“性奴隶”措辞是对日本的诽谤。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选择勇敢站上国际法庭,声泪俱下控诉日军罪行,也未得到日本政府的承认,未能得到真心实意的道歉。看到一行行奶奶们逝世的文字,心里难受得很,日本政府只想用时间消耗她们的生命,想用时间长河里灰尘掩盖这段血腥历史!太坏了!作为后辈,应当永远铭记。

2023-87

外祖母(莉西亚)和她的外孙(埃马努埃莱)合作的讲述祖母一生的故事。

2023-88

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到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汉王刘邦即皇帝位。

在这八年间,有头有脸的的人物,经典故事,几乎人所共知。

忍无可忍的时候,会想到 “揭竿而起”;声东击西抖机灵的时候会想到 “明修栈道暗流陈仓”;拿不准的凶险你时会想不会是 “鸿门宴” 吧?逼入绝路时会想到 “背水一战”;孤注一掷时会想到 “破釜沉舟”;羞愧难当时会想到 “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孤立无援时会想到 “四面楚歌”; 当自信能拥有更多时会想到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还有楚河汉界霸王别姬约法三章沐猴而冠国士无双、。。太多了太多了

个人非常好读,没有太多的主观,呈现事件的同时,分析背后的本质,缘由。当站在一个最高时间维度看历史,会惊讶于历史的对称美。

2023-89

是史铁生对于幸福、苦痛、信仰、爱情、文学与写作、生命、精神、灵魂等各方面的思考。

发布于 2025-10-04 00:12
收藏
1
上一篇:正义回廊震撼全港,逆子碎尸父母案真实改编,揭秘高分三级片背后惊悚真相! 下一篇:洛青书单大揭秘,2021年7月#40-46精选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