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没离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相爱。”刷到这条评论时,屏幕前的手指停了两秒。
徐姥姥出院那天,成成把镜头对准了医院走廊尽头。
姥爷拎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姥姥最爱的老式桃酥,步子比视频里任何时候都快。
两人见面没说话,姥姥先伸手拍了拍姥爷的胳膊,像拍掉一场虚惊。
很多人以为这是摆拍。
直到镜头扫过姥爷的指甲——缝里还留着新装修木门的漆点,才有人反应过来:他确实刚搬完家。
新房子离医院二十分钟车程,成成提前把最大那间留给姥姥,理由简单:她怕黑,那扇窗正对路灯。
姥姥住院的导火索是一只蜱虫。
乡下老宅潮湿,虫咬后三天高烧,县医院直接下了病危。
成成连夜赶回,视频停更,评论区开始猜:是不是父母感情出了问题?
成成后来解释,父亲那段时间在跑装修手续,每天半夜才回出租屋,手机静音,漏接了姥姥的两次视频。
谣言于是长成“父亲缺席婚姻亮红灯”。
成成把父亲在工地戴的安全帽拍进视频,帽檐磨得发白,边缘裂口用胶布缠了三圈。
弹幕安静了。
母亲确实回了老家,但不是为了躲谁。
姥姥出院后需要人陪夜,母亲主动揽下,父亲负责每天送饭。
两人分工明确,像一对配合多年的老木匠,只是不再同框。
成成和妻子异地,妻子留在城里上班,他留在乡下拍视频。
有人问他什么时候要孩子,他笑笑:先把姥姥的氧气管收好再说。
姥姥出院那天,对着镜头吸了一口氧气,转头对成成说:这味儿像小时候供销社的薄荷糖。
这句话被剪进视频,播放量冲到第一。网友在下面排队留言:原来老人也会撒娇。
成成后来补了一条评论:父母没离婚,他们只是学会了在镜头外相爱。
镜头外的细节更动人。
父亲每天五点起床熬小米粥,米是姥姥自己种的,去年收成不好,只剩最后一袋。
母亲把粥盛进保温桶,父亲再骑电动车送到新房,来回四十分钟,风雨无阻。
成成没拍这些。他说:有些温柔不需要观众。
网友开始翻旧视频,发现父亲其实出现过很多次——只是总在背景里。
一次是姥姥生日,他站在厨房门口擦手,另一次是春节,他蹲在院子里修坏掉的灯笼。
镜头扫过时,他总下意识躲闪,像怕惊扰一场热闹。
成成说父亲年轻时脾气暴,老了反而软了。
姥姥住院那天,父亲在病房外站了一夜,第二天把烟戒了。
有人问他怎么做到的。成成答:姥姥说闻不了烟味。
故事到这里,谣言散了。没人再追问孩子什么时候生,也没人再猜父母什么时候离。
成成最后把镜头对准新房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全家福,去年拍的,姥姥坐在中间,父亲站在最后排,手搭在母亲肩上。
评论区有人问:这是摆拍吗?
成成没回。
第二天,他发了一张照片:姥爷正蹲在地上给姥姥剪脚趾甲,阳光从窗帘缝漏进来,落在姥爷的白发上。
配文只有一句:他们很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