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道教上香礼仪,揭秘上香过程中的禁忌与讲究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道教上香的礼仪以及相关的禁忌。
上香(烧香)是道教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科仪之一,是信徒与神明沟通、表达诚心、祈求感应的重要方式。它蕴含着尊敬神明、净化自身、祈愿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
"道教上香礼仪详解"
上香并非随意进行,有其特定的规矩和程序。虽然不同宫观、不同科仪的具体细节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礼仪大致相同。
"1. 准备阶段 (Preparation)"
"环境:" 选择一个相对安静、整洁、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在家中,应选择供奉神明或祖先的洁净区域。 "时间:" 通常选择吉时,如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卯时(早上5点到7点)、午时(中午11点到1点)、酉时(下午5点到7点)等。当然,在重要节日或个人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上香。 "人员:" 虔诚、身心清净的人。穿着应得体、整洁,避免过于暴露或邋遢。 "供品 (可选):" 除了香,通常还会准备清水、水果(如苹果、橘子)、素菜、糕点、灯烛等供品,以示对神明的尊敬和供奉。 "香炉与香:" "

相关阅读延伸:图道教上香礼仪,告诉你相关禁忌

烧香敬神是道教的一种信仰行为,用清香来向神仙传达尊敬与虔诚之意。在道教中,敬香是“以香达信”,即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前,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生活中,许多人祈福等上香时,不知道怎么办,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相关礼仪:

一、烧香的意义

1.供养诸神。香云缭绕,腾空供养,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三界诸神。有一首《三宝香》说得好:“愿烧道(经、师)宝香,生生常供养。”

2.传诚达信。所谓“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至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最有代表性的《祝香咒》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道是由心去学的,而心意要借香烟 来表达,当香在玉炉内焚烧时,我们的心也随着香烟吹入黄金殿内,飘至白玉阶前。群仙真圣纷纷驾起仙车,旌旅簇拥着下降道场,我们心中的愿望也就可以奏达九 天之上了。

3.召亡返魂。我们做灵宝施食时,又可通过焚香摄召亡魂,有谓:“以此真香摄召请,当愿亡者悉遥闻”。又谓:“一炷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 归”。全真仪范中有“一炷返魂香”,而广东《散花科》中更有:“三炷返魂香”之说:“一炷返魂香,径通三界路……”;“再炷返魂香,直透幽冥府……”; “三炷返魂香,飘渺通十殿……”

4.清静身心。受过戒的老修行都晓得《受持诸品咒》中有“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的说法。重阳祖师有词曰《踏莎行 ·咏烧香》,是这么写的:“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炷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泉袅祥瑞。”

5.辟秽除邪。由于香烟有芳香 空气,杀灭病菌的作用,故古来就用作“空气清新剂”,有瘟疫之时更作为“空气消毒剂”而大派用场,广东至今仍有地方保留着每年舞“火龙”的习俗,就是为了 纪念百余年前一场瘟疫中有位道人教他们用干草扎成长长的草龙,上面插满香,点燃后围着整个村子绕几圈,及时遏制了瘟疫蔓延的功绩。据推测,可能是香中含有 的硫磺杀灭了空气中的病毒,所以才有此神效。在这次防治“非典型肺炎”中有关部门提出了各种空气消杀的方法,其中就有“熏香”一条。

6.与人祈福。《玄 门朝科》中的许多说文,都有“愿以此烧香功德,归流醮信人家,家门迪吉,眷属平安……”;“愿以此烧香功德,归流醮信人家,观颐自乐,御履相欢……”这样 的说法。可见烧香功德,于己于人,都可谓大矣。总结说来,烧香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神、人、鬼三者沟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中介,我们通过烧香,与神、与人、与鬼 都结了善缘。故此说:“九天之上,惟道独尊,万法之中,焚香为先。”

二、怎么上香

1、 平心静气,敬对圣像。手持三炷香,在圣像左边的蜡烛点着。如果香头有火苗,则不可用口吹灭,而是水平持香轻轻前迎即可。

2、 面对圣像前,右手手指拈香 ,左手包着右手,举于额前。

3、 上香时,用左手把香插上香炉内,三炷香之间的距离要平等,而且 “香不过寸”,即相互的距离不超过一寸。如着长袖大领道袍,则用右手拉住左手袖口。

三炷香插香顺序按下图所示:

三、烧香的忌讳

1、忌戊日烧香;

2、忌双香祀神,道教祭神一般多以三柱香为准;

3、忌用右手捻香,须左手持香,右手护香;

4、忌以口啮香,也就是不能用嘴叼香;

5、烧香忌回顾,要心神专一;

6、忌用灶中火燃香。

发布于 2025-10-02 13:12
收藏
1
上一篇:大不敬揭秘,神佛、仙供奉指南与禁忌详述 下一篇:中元节习俗揭秘,七月十五不供仙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