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后宫,27条令人惊叹的冷知识

这里是关于明朝后宫的一些比较冷门或有趣的“冷知识”,共27条:
1. "宫女并非全是美女":明初,宫女选拔有严格的年龄和相貌要求,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明中后期,为了填补空缺或满足皇帝特殊需求(如老皇帝选育皇太孙的宫女、或提供特定才艺的宫女),相貌要求逐渐放宽,甚至有年纪较大的宫女入宫。 2. "选美标准曾很严苛":明初选宫女(秀女)标准很高,身高要求“高尺二寸”(约67-68厘米),年龄限制在13-20岁,且需父母双亡、无兄弟等条件。永乐年间曾下令不得选十三岁以下女子,可见标准有所调整。 3. "“618”大屠杀波及后宫":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军围攻北京。景泰帝朱祁钰即位,为了绝后患,处死了英宗的许多旧臣,包括英宗的两位皇后吴氏和钱氏,以及多位受宠的宫妃。这被称为“夺门之变”前的政治清洗,后宫也未能幸免。 4. "宫女识字率可能不低":由于宫中生活单调,且有大量书籍、笔墨,部分宫女会利用

相关阅读延伸:明朝后宫27条冷知识

1、明朝后宫制度虽借鉴前代,但无“皇后之下设四妃”的绝对定制,妃嫔等级随皇帝喜好常有调整,如嘉靖帝曾增设“九嫔”。

2、朱元璋为防外戚专权,规定后宫妃嫔多选自民间清白之家,禁止勋贵大臣之女入宫,此制度贯穿明朝大部分时期。

3、明宪宗朱见深独宠万贵妃,万贵妃比他大17岁,且曾为他的乳母(一说为宫女,非严格意义乳母),这种“姐弟恋”在明朝后宫极为罕见。

4、明朝有多位皇后出身低微,如明孝宗张皇后,其父仅是秀才,打破了传统后宫“门第论”。

5、明朝后宫妃嫔死后,并非都能与皇帝合葬,只有皇后及少数受宠且有特殊贡献的妃嫔,如万历帝的郑贵妃,最初未获合葬资格,后经调整才得以入葬。

6、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女,她不仅贤德,还曾在靖难之役中亲自登城督战,协助朱棣守住北平,是明朝少有的“巾帼皇后”。

7、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废除了自明太祖以来的“宫妃殉葬”制度,此后明朝后宫不再有妃嫔为皇帝殉葬的残酷习俗。

8、明世宗嘉靖帝迷信道教,为求长生,命后宫宫女凌晨采集露水炼丹,宫女们不堪重负,曾发动“壬寅宫变”,试图用绳子勒死嘉靖帝,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事件。

9、明朝后宫有“选淑女”制度,每3 - 5年从全国选拔13 - 16岁的良家女子入宫,选拔过程严格,需经过容貌、体态、品行等多轮筛选。

10、朱元璋规定后宫妃嫔不得干预朝政,若有违反者,严惩不贷,这一规定在明朝前期执行较为严格,有效避免了后宫干政。

11、明宪宗时期,后宫妃嫔为争夺皇帝宠爱,曾出现“万贵妃专宠,其他妃嫔难以近身”的局面,甚至有妃嫔因畏惧万贵妃而不敢生育。

12、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唯一一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的后宫仅有张皇后一人,无其他妃嫔,这在封建帝王中极为罕见。

13、明武宗朱厚照喜好游玩,曾在后宫设立“豹房”,里面不仅饲养猛兽,还收纳了众多美女和伶人,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后宫秩序。

14、明朝有多位皇帝的妃嫔来自朝鲜,如明成祖朱棣的韩丽妃、权贤妃等,这些朝鲜妃嫔是当时中朝两国友好交往的见证。

15、明世宗嘉靖帝的陈皇后,因见嘉靖帝与其他妃嫔亲昵而吃醋,失手打碎茶杯,嘉靖帝大怒,导致陈皇后受惊流产身亡,可见嘉靖帝对后宫妃嫔的严苛。

16、明朝后宫宫女若被皇帝宠幸,有可能被封为“才人”“美人”等低阶妃嫔,但多数宫女一生都只是普通宫女,无任何名分。

17、明神宗万历帝在位期间,因“国本之争”,长期冷落太子朱常洛的生母孝靖王恭妃,甚至不让她与太子见面,这种母子分离的情况在明朝后宫较为少见。

18、明朝后宫设有“宫正司”,负责监察后宫妃嫔和宫女的言行举止,若有违规者,可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如杖责、贬黜等。

19、明宪宗的万贵妃,曾多次迫害怀孕的妃嫔,导致明宪宗早年无子嗣,直到后来纪氏宫女偷偷生下朱祐樘(明孝宗),并在太监和宫女的保护下才得以存活。

20、明世宗嘉靖帝为了修炼道教,要求后宫妃嫔和宫女都要遵守道教礼仪,甚至穿着道教服饰,后宫一度充满道教氛围。

21、明武宗朱厚照曾偷偷出宫游玩,在民间搜罗美女纳入后宫,甚至将妓女接入宫中,此举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22、明神宗万历帝的郑贵妃,是万历帝最宠爱的妃嫔,她曾试图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取代朱常洛成为太子,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国本之争”。

23、明英宗复辟后,对在“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支持自己的妃嫔进行了嘉奖,而对支持明代宗的妃嫔则进行了打压。

24、明朝后宫妃嫔若犯有严重过错,如谋害皇嗣、干预朝政等,可能会被打入“冷宫”,冷宫环境恶劣,妃嫔一旦进入,大多难以重见天日。

25、明孝宗张皇后,因独得孝宗宠爱,其家族成员被大量提拔,一度出现外戚专权的苗头,不过在大臣们的反对下,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太久。

26、世宗嘉靖帝迷信“采阴补阳”之术,曾大量征召少女入宫,对宫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也是“壬寅宫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7、明朝末年,因战乱频繁,后宫秩序混乱,许多妃嫔和宫女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后,或被杀,或被掳走,或自缢身亡,明朝后宫制度也随之走向终结。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 。

发布于 2025-09-26 23:13
收藏
1
上一篇:孝慈高皇后,闺门王道之源,朱元璋结发之贤,揭秘其伟大之谜 下一篇:典膳、掌膳、司膳,揭秘古代宫廷女官的职责与身份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