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来自不同国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却有着共同的真挚脸庞和奋斗姿态,在“一带一路”的世界蓝图里,挥洒着只争朝夕的汗水,奉献着激情与才智,实现着各自的人生梦想,也结下了珍贵的友谊。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奋斗在“一带一路”海外项目上的女性建设者。
逐梦利雅得的安徽姑娘
开完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每日例行的进度汇报会,来自安徽的中国姑娘何静无暇喘息,马不停蹄地又投入到下一项工作当中。
何静与业主一起参观HES模拟环境,考察电表抄读。
这是何静来到利雅得的第65天,也是她投身“一带一路”海外电力工程建设的第8年。
2013年,大学毕业的何静加入了国家电网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从此便与“一带一路”结下了不解之缘。近8年的时间里,从土耳其到埃及、到迪拜、再到沙特,她步履不停,超过80%的时间都在海外度过。当初那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青涩女孩,经过多个项目的磨砺,已成长蜕变为沉着坚定、专业过硬的商务经理。
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单次部署规模最大的智能电表项目,完工后将助力沙特电力公司提升用电服务水平,促进节能减排,降低用电成本,切实造福沙特民生。
沙特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对工程的各项技术、标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来人受限,工期又十分紧张,项目部在利雅得现场只有4人,紧急临时担负起接近20人的工作量。
何静负责与项目业主的统一对接,每天要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准备各种各样的汇报和会议,还要在沙特电力公司、成分局、通信部乃至沙特皇室有关代表和当地表厂、运营商等中间多方协调斡旋,高强度高压力之下,她始终干劲十足,“只要能把项目做好,再苦再累都不怕。而且业主的高标准严要求,也促使我们不断提升,使我受益匪浅。”
沙特当地的合作伙伴都十分喜欢这个文静纤瘦却有着强大执行力的中国姑娘,还特意表示她可以不用因为当地习惯而戴头巾、穿黑袍,告诉她,“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团队,互相尊重理解、一起努力就很好。”
结缘红海畔的中埃姐妹花
90后女孩张晴来到埃及8个月了,提起刚到这里的日子,张晴由衷地说“一定要感谢我的埃及同事兰慧”。
刚刚参加工作一年便被派驻海外,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和陌生的国度,小姑娘心里难免忐忑。初来乍到,生活饮食不习惯、工作压力、思乡情绪,像一片阴云笼罩在她的头上。第二周的一天,食堂师傅做的一道土豆牛肉让张晴差点哭出来,眼里噙着泪花,她对大厨说:“这道菜特别像我爸做的,有家的味道。”
当地姑娘兰慧是中电装备埃及分公司的阿拉伯语翻译,她曾就读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不久来到分公司任职。兰慧留意到张晴起初的不适应,不仅在工作上主动帮忙、生活中更是处处照顾。当地男女理发店是分开的,每次剪头发都是兰慧带张晴去;帮张晴办理签证事宜时,细心的兰慧偷偷记下了她的生日,生日前一天问她想要什么样的庆祝方式,令张晴惊喜又感动。
在兰慧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帮助下,张晴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一个月时间就把各项工作都捋顺摸清、熟练掌握。她与兰慧,也成了工作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好姐妹。
张晴与兰慧讨论埃及环开罗项目采购工作。
兰慧会与张晴讨论中国的包子饺子与埃及馕饼等食物的相异相通之处,张晴也会向兰慧安利中国的淘宝、“吐槽”在埃及网购的不便,还自制了奶茶请兰慧品尝,兰慧竖起大拇指赞“好喝”,两人笑言发现了新的商机。
兰慧不满足于仅仅做个按部就班的翻译,还希望能够多学习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分公司负责人充分结合她的兴趣和意愿,在她的工作安排中增加了有关内容的培养锻炼。如今,分公司多个项目在同时推进,兰慧与张晴这一对跨国姐妹花在工作中的配合也愈来愈默契。
走廊项目上的巴基斯坦HR
萨哈尔·萨迪克是中电装备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输电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负责项目上近200名当地工程师的日常管理工作。
萨哈尔与中电装备巴基斯坦默-拉输电公司同事合影。
巴基斯坦默-拉±660kV直流输电工程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清单下唯一的输电项目,也是巴基斯坦国家输电领域首条直流输电工程。工程投运后,将把巴基斯坦南部多个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生产的电力输送到该国中部拉合尔地区的负荷中心,年输送电量能力将达350亿千瓦时左右,对缓解巴基斯坦中部地区的电力紧张状况,改善电网结构和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有重要作用。
2018年2月的一个早上,萨哈尔在翻阅报纸时看到了默-拉直流工程的招聘广告。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投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祖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机遇,果断决定应聘。
两个月后,凭借自己在人力资源岗位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质,萨哈尔顺利通过招聘面试,成功入职。
第一次与外国同事共事,萨哈尔还有些紧张,除了语言沟通的不便,更担心产生价值观、工作理念的分歧。然而从第一天起,她便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同事们的友好和温暖,大家在工作上合作互助,在生活中也相处融洽。萨哈尔在这里爱上了中国美食,还和中国同事们共度开斋节和中国春节等节日。她切身感受到中巴兄弟友谊,意识到“中巴经济走廊不是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创造历史。我和中国同事们能够如此顺利地融合,也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两个伟大国家的合作共赢。”
当前,工程建设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输电公司新招聘的60名当地大学生也即将于4月入职。萨哈尔正忙于新员工入职后的培训培养和工作安排,她兴奋地介绍,“这些学生将会是巴基斯坦直流输电领域的首批专业技术人才,并将成长为我国该行业领域内的中流砥柱,我简直迫不及待迎接他们的到来。”
东非高原的黑珍珠娘子军
在亚的斯亚贝巴,中电装备埃塞俄比亚分公司自2015年起便在这里深耕埃塞市场,不断推进本地化管理进程。目前分公司共有埃方员工26人,其中近一半为女性。她们中有监理工程师,有财务人员、商务经理,也有行政秘书、档案管理等,大多数人从分公司成立之初便在这里工作。
中电装备埃塞分公司总代表与部分当地员工合影。
中电装备埃塞分公司当地女员工组织参加中国非洲能源合作论坛展。
几年下来,大家共同推进了当地多个重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东部非洲地区线路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埃塞复兴大坝水电送出项目,东非地区首条直流联网输电工程——埃塞俄比亚-肯尼亚±500千伏直流输电联网工程,助力埃塞实现村村通电的中低压配网升级改造项目,致力非洲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离网太阳能项目……每一个项目,都令大家充满自豪。
阿泽布·约瑟夫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也是埃塞配网项目的现场监理,负责管理和监督亚的斯亚贝巴8个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的施工工作。她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电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升了输电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为很多农村地区送去了光明。我在这里工作非常愉快,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和阿泽布一样,分公司的当地女员工们都在工作中实现着自己的成长。叶茜·贝莱是分公司的财务,她喜欢介绍自己是 “a beautiful and strong woman”,她说自己最喜欢这里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我们可以和男性一样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赢得尊重、获得同样的待遇和职业成长,这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坚强。”
每年春节,当地员工都会和中方员工一起共同贴春联、包饺子、载歌载舞共庆佳节,几年下来,几个当地姑娘包饺子的手艺甚至比中国同事还要好。
何静、张晴、兰慧、萨哈尔、埃塞分公司的姑娘们……她们是千千万万奋斗在“一带一路”海外项目的女性建设者的缩影,在这里,她们奉献着青春,提升着自我,书写着未来,她们的人生也因“一带一路”变得更加精彩。
作者: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