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行史诗传世之谜,羊皮纸之海,荷马史诗如何跨越千年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古代文学传承中一个著名的谜题!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确实篇幅宏大(约三万行),如果完全用当时的羊皮纸(Parchment,通常是山羊皮)记录,确实会消耗大量材料。
然而,史诗能够完整传承下来,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而不是依赖于我们今天想象的“羊皮卷图书馆”:
1. "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的核心地位:" "主要载体:" 在荷马时代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史诗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口头吟诵"。盲人诗人荷马(或荷马时代的吟游诗人)依靠"记忆"和"特定的吟诵技巧"来表演史诗。 "记忆术:" 古代诗人(尤其是吟游诗人)掌握了极其高超的记忆技巧,包括"韵律、格律、重复、嵌套句式(formulaic expressions)"等。这些语言模式使得长篇叙事更容易被记住和复述。 "即兴创作:" 吟游诗人并非逐字背诵,而是在基本框架和套语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即兴发挥,与听众互动。
2. "套语化语言(Formulaic Language):" 史诗诗歌充满了可替换的"套语和诗歌单元"(例如,“Sing to me of the rage of Achilles...”的开头句

相关阅读延伸:荷马史诗有三万行,需要天量的羊皮纸,如何完整传承下来的

所谓《荷马史诗》,即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大约创作于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之间,讲述的主要是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妻子珀涅罗团聚的故事,书中涉及时间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盲人荷马(见下图)生活的年代,中国只有甲骨文或钟鼎文,在荷马之后300余年,孔子《论语》才一万字,老子《道德经》才5000字.......不是孔子、老子等人才华不济,写不出长篇大论,而是缺少文字载体,即便这样孔子老子作品传承过程中还有错误问题,那么这就不免令人好奇:《荷马史诗》三万行字的巨著,书写工具还是是奢侈品的年代,到底是如何完整流传下来的?

公元前3世纪之前

公元前3世纪之前,《荷马史诗》可谓是希腊地区的“畅销书”,甚至官方出台一条法律:在泛雅典娜节上,诗人只能朗诵荷马的作品。但荷马史诗这一时期流传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据说,《荷马史诗》并非希腊本土作品,而是在小亚细亚流传数百年之后,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斯巴达古典政体的创始人吕库戈斯将之引进希腊本土,皮西特拉图在雅典执政时用文字固定下来。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作品中,都有对《荷马史诗》的引用,但却有比较大的差别,说明当时《荷马史诗》版本较多,可能还没有定型成稿,因此《荷马史诗》作者是不是荷马也有争议。

三,这一时代,古希腊文字载体主要是“羊皮纸”和埃及的“莎草纸”(见下图),以《荷马史诗》的单词量,估计当时文人很难承受。因此,公元前3世纪之前的《荷马史诗》,会不会是非常简略的版本?

总得来说,《荷马史诗》应该并非虚构,而是的确存在的一本上古史诗,但是否成稿并不确定,当时单词量有多少也不确定。

公元前3世纪之后

公元前259年,托勒密一世始建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最丰富的古籍收藏。

根据文献记载,亚历山大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及其徒子徒孙,奉埃及王托勒密之命编纂荷马史诗,并收藏于亚历山大图书馆,据说是使用埃及莎草纸记录的。现在通行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各自都是24卷,人们认为可能是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所为:希腊文共有24个字母,他们就把这两部史诗分成同样多的卷数

但在500余年之后,这部书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却又以人们不知道的方式神奇的躲过一劫。

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上台,强行推行基督教治国,随即发起一场焚书运动,销毁一切宗教异端书籍,为此彻底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焚烧了残存的馆藏书籍,其中就包括《荷马史诗》。

此后至少600年内,《荷马史诗》踪迹全无神秘失踪,不见任何学者谈及。直到公元10或11世纪,据说《荷马史诗》重现天日,如今就是《荷马史诗》就是这一时期的抄本: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共计三万行,据说一共约700万个单词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等的说法,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人彼特拉克,从君士坦丁堡一个商人手上得到《荷马史诗》全本,然后由诗人博迦丘翻译成拉丁文,最终18世纪之后风靡欧洲。与《荷马史诗》相同的,还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等学者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神奇的出现,其中亚里士多德作品流传下来100多万单词。

因此,公元4世纪之后,荷马史诗流传情况是:公元4世纪—10世纪,荷马史诗神秘失踪;公元10世纪—文艺复兴彼特拉克,搞不清荷马史诗是否开始出世;佛罗伦萨人彼特拉克之后,荷马史诗出世了。

总而言之,如今我们读到的《荷马史诗》,是源于中世纪的抄本,而中世纪的抄本,据说是源自亚历山大里亚学者的编撰,令人疑惑的是:“失传”了至少600年的《荷马史诗》,为何又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别说秦汉唐宋一些著作经常失传了,即便纸张非常普及的明朝《永乐大典》,距今才600余年,大部分却已经失传,为何在没有纸张的情况下,《荷马史诗》能够近乎完好无损的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西方学界关于荷马史诗流传经过的连篇鬼话》、《荷马史诗文本形成过程》

发布于 2025-09-22 09:13
收藏
1
上一篇:原神达达利亚全面培养攻略,打造最强近战输出达人! 下一篇:谁赢帮谁揭秘,文科大师竟是高级水军?大宪章羊皮纸命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