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看见不少网友没听说过羊皮纸,我就把他的基础常识说一下,最早西方比如老普林尼关于羊皮卷的记载,认为羊皮纸始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古埃及对古希腊帕加马的莎草纸封锁(自然史,第13章21节)帕加马无法获得莎草纸所以发明了羊皮纸,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羊皮纸最早的实例是埃及开罗博物馆保存的第4王朝的皮革卷手抄本,约公元前2450-2550年,最早古罗马的羊皮纸拉丁语Pergamentum就是源于帕加马城/Pergamum的词汇变种(古英语parchemeyn其实也是这个拉丁语变种),当时帕加马是西方羊皮纸的生产制造中心,但起源可能是古埃及或两河,老普林尼记载的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Eumenes II 197-158BC)发明的记载有误
对于不方便查看的网友,我直接把自然史第12章21节原文截取过来了
开罗大学文学士 瓦埃尔·谢尔比尼 (Wael Sherbiny) 博士在开罗博物馆研究部分皮革手稿,手中残片距今超过4000年
仍在使用传统方法生产羊皮纸的土耳其帕加马Ismail Araç与他的女徒弟Nesrin Ermiş Pavlis
羊皮纸的制作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就是浸泡,直接泡水里(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鞣制,也有使用单宁轻微鞣制的)过2-3天捞出,背面有毛的部分用长刀刮除毛发,然后绷起来 正面用月牙刀刮除残余肉及皮下脂肪,再用浮石粘上石灰石粉末或者其他钙基粉末精细研磨,厚度仅有0.1-0.2mm,当然了这么薄,很容易磨破,所以一般还会有缝制破损的步骤,罗马帝国灭亡 中世纪后由于羊皮卷需求过大,导致出现用小牛皮或者鹿皮马皮制成羊皮纸,制作工艺也简化了,羊皮纸变得很厚
图1-4分别是毛面处理,肉面处理,刮刀与研磨
缝制破损处/羊皮纸书卷缝制破损处一般不写字/图书馆保存的羊皮卷/古帕加马图书馆遗址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有300万字流传下来,很多网友觉得应该是一整座图书馆才装的下来,但是并不是,常见的如圣经一本书约100万字不到一点,也就是差不多下图三本书的量,三本书.没错就是三本书的量,估计很多网友会觉得罗马帝国或者拜占庭/神罗/法兰克帝国这样的大帝国连三本书的皮革都拿不出来,这不奇怪,我甚至见过认为几千万人口的波斯帝国供养不起亚历山大5万部队的看法,只能说部分网友思路相当神奇。
15世纪古腾堡圣经,当时纸与羊皮纸同时使用,两者都作为印刷品载体,但羊皮纸的要贵得多
古罗马/拜占庭常见的三种笔 芦苇笔/鹅毛笔/铁笔 前两个用于羊皮卷/莎草纸书写,最后那个是蜡板或泥板上书写
铁笔以及他在陶片上写字,古希腊有“陶片放逐法”很流行在陶片上写字
古罗马书写的少女壁画.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古罗马书写木板/芦苇笔及墨水(atramentum/librarium成分主要是生物碳基如橡树汁液与油烟灰硫酸铁等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