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医生与患者相隔万里,手术奇迹竟如此实现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进步!您提到的“医生和患者相隔万里,手术竟能这样进行”,指的是"远程手术(Remote Surgery 或 Robotic Surgery)"技术。
这项技术利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高速网络,让外科医生可以在远离患者的地方,通过控制机器人手臂来执行手术。其核心原理和过程大致如下:
1. "机器人系统:" 术中使用的机器人(如达芬奇手术系统 Da Vinci Surgical System 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通常位于一个专门的控制台前。医生坐在控制台内,通过操作手柄和脚踏板来控制机器人手臂。 2. "高清摄像头:" 机器人手臂上配备有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可以提供患者体内手术区域的放大、三维、实时图像,医生可以自由调整视角。 3. "多自由度机械臂:" 机器人通常有多个(通常是4到5个)可灵活活动的机械臂。除了主操作臂外,通常还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臂。这些机械臂的末端装有精确的手术器械(如剪刀、抓钳、缝合针等),其动作与医生手部的操作高度同步,但经过了放大和滤除震颤的处理。 4. "高速数据传输:" 这是实现远程操作的关键。患者体内的传感器会实时捕捉各种数据(如器械位置、组织反馈等),这些数据通过高速、低延迟的网络传输到医生的控制台。同时,医生的控制台

相关阅读延伸:医生和患者相隔万里 手术竟能这样进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10月21日,正在非洲贝宁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使用“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由国内远程操控,成功为一名贝宁患者实施复杂性肾囊肿手术。

当地时间11时许,在位于“和平方舟”的机器人手术患者端,医护人员相继完成麻醉、体位安置、机器人器械安装等一系列术前准备。随后在先进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远在上海的机器人设备与“和平方舟”的机器人设备成功连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在医生控制台前远程操控设备,通过3D高清视野实时观察贝宁患者体内情况,娴熟控制机械臂,相隔一万多公里精准无误完成组织的分离、切割和止血等各个手术动作。

手术画面信号还接入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医疗指挥室,海上医院专家在大屏幕前现场观摩了手术全过程。1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和谐使命-2024”任务 陈明:手术机器人利用先进的操控和远程技术,在手术中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操作,有助于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整个手术过程,远程实时画面清晰流畅,机械臂响应快速稳定,前后方医疗专家沟通非常顺畅、配合默契。

术前,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手术团队进行充分预判,预置应急措施,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这也是国产舰载手术机器人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海外以来,首次运用远程手术模块实施手术。

发布于 2025-09-16 06:13
收藏
1
上一篇:“全球首秀!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惊艳海外登场” 下一篇:14年执着守护,血线初心使命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