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海外首秀,高效救治患者展我国医疗科技实力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作为中国在高技术医疗装备领域的重要成果,其首次海外亮相并成功救治患者,具有多重意义:
1. "技术实力的展示:" 这表明中国在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机器人手术技术领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2. "远洋医疗能力的提升:" 舰载设计意味着该机器人能够部署在远洋舰船上,极大地扩展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范围,特别是在远离大陆、医疗条件艰苦的地区(如远洋科考船、海军舰艇、海外基地等),能够提供关键的手术支持。 3. "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首次在海外亮相并成功手术,是中国医疗科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医疗合作中的形象和话语权。 4. "人道主义援助的利器:" 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灾难后医疗等场景中,这种便携、高效、精准的手术机器人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挽救生命。
虽然目前没有提供具体的患者信息、手术类型以及海外具体地点等细节,但这一事件本身就标志着中国在医疗科技和远洋保障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能够在更多场景下发挥作用,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延伸:“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首次亮相海外!成功救治一名患者

当地时间9月19日晚,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使用“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名刚果(布)患者实施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输尿管再植术。这不仅是“海图”舰载手术机器人首次亮相海外,也是研发成功后实施的第一例复杂手术。

这款舰载手术机器人由海军军医大学任善成教授团队牵头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和谐使命-2024”任务筹备阶段,恰逢“海图”机器人研发完成并通过各项测试,经逐级审批,最终成功登上和平方舟医院船,并专门抽调具备操作资质的医护团队随船执行任务。

手术现场,在第三代舰船静脉麻醉机器人的辅助下,一位61岁的刚果(布)男性患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也是此次任务携带上船的先进设备之一,它能够实现麻醉深度监测、分析和药物调整一体的闭环智能麻醉,自动化程度很高。”麻醉医生张广庆说。

随后,泌尿外科医生陈明和助手谢奇峰使用膀胱镜对病患的肿瘤进行定性定位检查后,开启“海图”机器人进行操作。只见陈明在操作台上像驾驶模拟器一样开展手术,机器人四支庞大的机械臂随之灵活运转。显示器上,机械臂末端的手术器械在患者体内方寸之间的地盘分离、切割、缝扎、重建,4个多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机器人的机械臂更加灵活精准,在切割、缝合等手术操作上更具优势,适合狭小空间手术。显示器上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十分清晰,纤毫毕露,为主刀医生的精细操作提供了可靠保障。”陈明介绍说。

“这次‘海图’机器人随和平方舟医院船赴海外执行任务并成功运用,填补了海军舰船智能化手术的空白,在国内尚属首次,放眼世界也是走在前列。”“和谐使命-2024”任务指挥员表示,“接下来,我们会用更多的实际行动践行誓言、履行使命,更好地服务患者。”

发布于 2025-09-16 06:13
收藏
1
上一篇:7天时光,“和平方舟”在加蓬谱写和平传奇故事 下一篇:医生与患者万里之隔,手术奇迹上演→云端医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