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差、易转移、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发现时大多数已失去手术的机会……这些特点,使得肝癌被冠以“癌中之王”的称号,人人谈之色变。
我们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同时还身兼数职,具有免疫、代谢、解毒、造血等功能,虽然肿瘤长在肝脏上,影响的却是全身状况。在治疗中不仅仅要控制肿瘤,还要控制基础肝病以及相关的并发症。
而由于肝脏的异质性很高,抑制性(或保护性)微环境相当复杂,再加之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等对治疗药物的分解、代谢,导致常规抗肿瘤药物在肝脏很难达到有效浓度。
最关键的是其“晚期”的病程,使治疗难度增加。晚期肝癌不仅瘤体较大,还有很多转移灶,即便是通过手术等其他方式也很难彻底清除干净。病情的恶性程度高,再加上新药和新疗法匮乏,使得近几年的晚期肝癌在治疗效果上并不理想。
不过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癌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疗效也有了很大突破。
肝癌晚期发生转移,仍然有几率实现长期生存!
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肝癌细胞生长能力很强。且肝脏内具有大量血管和淋巴管,这些管道就好似人体内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将癌细胞运送出去,流经人体各处,选择环境适宜的部位着床,形成新的肿瘤。因此肝癌很容易发生转移。
一般来说,肝癌发生扩散转移,意味着病情发展到晚期,晚期肝癌基本是难以治愈的,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彻底失去生存机会了。
当前癌症治疗已经进入多学科联合治疗时代,专家们给予癌症联合治疗明确定义:就是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的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的、合理的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较大幅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看这个案例,刘先生于23年被确诊肝癌晚期合并下腔静脉癌栓,通过影像检查发现,刘先生肝左叶巨大肿瘤(9.8cm×11.1cm×11.8cm),同时伴有肝左静脉、下腔静脉癌栓,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BCLC-C期,CNLCⅢa期)。由于存在肝左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已不适合手术切除。
经肝胆胰脾外科、放疗科、介入科、消化肿瘤内科、医学影像中心等多学科专家会诊(MDT),决定先通过放疗+介入治疗的方式,尝试对肿瘤进行降期,从而为外科切除肿瘤争取机会。
然而由于刘先生的肿瘤巨大,且紧贴胃肠道,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剧烈的胃肠道副反应,尽管对症治疗后得到好转,但治疗后检查发现肿瘤并无明显缩小。
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刘先生在咨询了肿瘤专家及主治医生之后,决定联合细胞治疗。随后专家对刘先生的情况进行评估,决定予以Tat-Myc免疫+DC-Neo,同时联合TACE+的联合方案。
而该方案的效果十分明显,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复查,影像检查显示肿瘤大小持续缩小,癌栓回缩,治疗后5个月达到部分缓解(PR),转化治疗疗效显著,各项肝功指标检查稳定,胃肠道无明显不良毒副反应,后经肝胆胰脾外科会诊,已满足手术切除肿瘤条件。
最终在医生的努力下,刘先生成功完成手术,且术后病理显示经过转化治疗后主瘤和癌栓都已坏死,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
△患者随访影像结果
从确诊时伴有下腔静脉癌栓的不可手术切除,到转化治疗成功后迎来根治性手术机会,最终将肿瘤完全切除,癌栓完整取出,有效延续了生命。在这过程之中,Tat-Myc免疫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Tat-Myc免疫成为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
Tat-Myc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从精准靶向致癌通路、激活免疫系统以及与其他疗法联合增效等多个维度,展现出了强大的抗癌潜力,成为了晚期肝癌治疗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焦点。
Tat-Myc免疫疗法则像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基因特工”,借助细胞穿透肽(Tat)这一神奇的“通行证”,成功突破了细胞膜的重重防线,直接深入癌细胞内部。一旦进入细胞,它便迅速锁定过度表达的MYC蛋白。
MYC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罪魁祸首”,其过度表达如同点燃了癌细胞疯狂增殖的导火索,在高达70%的肝癌细胞中,它如同一个失控的“生长开关”,驱使着癌细胞不断分裂、扩散,侵袭周围组织,甚至诱导新生血管的生成,为肿瘤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而Tat-Myc一旦进入细胞,它便迅速锁定过度表达的MYC蛋白,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生物学过程,精准地下调其表达水平。
1、撕开癌细胞「伪装」:在肝癌的战场上,癌细胞如同狡猾的敌人,常常披上一层“伪装”,巧妙地躲避着免疫细胞的侦查。它们通过下调自身表面的MHC-I类分子表达,让免疫细胞难以识别其“敌人”身份,从而在体内肆意妄为地生长、扩散。而Tat-Myc免疫疗法的出现,如同给免疫细胞配备了一副“火眼金睛”,能够识破癌细胞的伪装。它通过上调MHC-I类分子的表达,让癌细胞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此时,免疫细胞中的“精锐部队”——CD8+T细胞和NK细胞,如同接到了战斗的号角,迅速被激活,精准地识别并攻击这些露出马脚的癌细胞,给予它们致命一击。
2、逆转「冷肿瘤」微环境:肝癌的肿瘤微环境,常常被形容为一片“死寂的战场”,充满了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β等,它们如同敌人的“生化武器”,抑制着免疫细胞的活性,使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数量稀少,免疫细胞难以发挥有效的抗癌作用。Tat-Myc免疫疗法则决心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它勇敢地对抗这些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它们的产生和作用。奇迹发生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了3倍,原本沉寂的肿瘤微环境被彻底激活,免疫细胞如同被注入了强大的能量,重新集结力量,对癌细胞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重塑了抗肿瘤免疫应答,让癌细胞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近年来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各类新型疗法的出现也打破了晚期肝癌「无药可治」的僵局,让「肿瘤降期-手术切除-长期生存」成为可能。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这种「精准靶向+免疫激活」的复合策略,正带领肝癌治疗从「延长生存期」迈向「追求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