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保障报】“平台赋能,流程再造”——一网通办助力劳动保障服务升级

这个标题“【中国劳动保障报】依托平台 再造流程 一网通办”点明了几个关键要素,通常指中国劳动保障领域在政务服务方面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标题:
1. "【中国劳动保障报】": 表明这条信息来源于《中国劳动保障报》,这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权威官方报纸,发布的相关信息通常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 2. "依托平台 (Leveraging Platforms)": 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等,作为服务的基础载体。这包括建设线上服务系统、数据库、统一入口等,以实现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 3. "再造流程 (Restructuring Processes)": 指的是对传统的、可能存在冗余、交叉、效率不高的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优化、简化、整合甚至颠覆性重塑。目的是让流程更科学、更顺畅、更符合用户需求。 4. "一网通办 (One-Stop Service Online)": 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将多个相关的业务事项,通过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通常是政府服务网或APP)进行集中受理和办理,实现“进一张网、办所有事”,极大地方便了服务对象(如企业、个人)。
"总结来说,这个标题的核心含义是:"
《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或强调的是

相关阅读延伸:【中国劳动保障报】依托平台 再造流程 一网通办

——辽宁开展信息赋能行动推动表彰奖励工作上台阶


2025年9月3日《中国劳动保障报》第二版

近年来,辽宁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信息赋能”行动,推动辽宁表彰奖励工作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该省按照依托平台、明确责任、再造流程、一网通办的原则,兑现省部级劳动模范春节慰问金和退休荣誉津贴3100万元和4300万元,累计服务3.6万人次。

搭建数字载体 信息征集准确

2024年4月,辽宁省功勋荣誉表彰奖励信息系统上线运行,设定了组织单位、政策文件等六大功能模块,建立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表彰奖励数字化平台。平台支持省、市、县、乡镇(街道)四级,以及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实时共享、申报和审核同步。

平台通过可视化展示和数据溯源,增强了表彰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为组织功勋荣誉服务管理和宣传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平台共采集功勋荣誉信息12651人,图片5万余张,政策文件730余份,事迹材料近300余万字,努力做到“精准征集、应征尽征、不落一人”。

健全体制机制 部门协作高效

辽宁省强化部门协作,打造全省上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抓落实的表彰奖励工作格局。

当地成立由组织、工会、人社和退役军人组成的省、市、县三级网上信息审核工作专班,按照体系分类征集、分别审核。省委组织部负责组织系统表彰奖励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征集和审核工作,省国资委负责中央和省直企业劳动模范的人员信息征集和审核工作,各市负责区域内信息征集和审核。

明确人社部门牵头,组织、工会、退役军人、财政等省级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人社部门通过功勋荣誉表彰奖励信息系统归集分析征集信息,形成春节慰问金、退休荣誉津贴项目资金预算及事前评估报告,省总工会根据报告向省财政统一申请资金,省级表彰奖励主管部门、省总工会及授奖主体组织发放春节慰问金和退休荣誉津贴。

同时,以数据中台为核心,驱动跨行业跨部门协同机制,赋能单位信息、身份信息、养老保险信息、银行信息等数据互通共享,全流程动态闭环管理,构建“报、管、用”流程机制,实现数据价值的持续挖掘。

强化信息赋能 待遇稳步落实

辽宁省表彰奖励信息系统成功整合公安、人社、民政、退役军人、工会等部门数据资源,有效减少重复认证环节,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业务受理、审核及待遇发放流程从原先基层单位需逐级报送纸质材料至县、市、省三级审批的模式,转变为全流程线上办理,审批时限由原来的90天大幅压缩至现在的7个工作日。目前,待遇审定、统计及发放等核心业务均已实现“一键办理”线上全覆盖,彻底改变了传统纸质化办公模式。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于 2025-09-12 19:13
收藏
1
上一篇:玩转「超级用户计划」10,揭秘激励精髓——探究超越奖励的动机、结构与精准设计 下一篇:湖北老河口举行消防救援服务勋章颁发仪式,致敬英勇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