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这个太平洋小岛国,总人口还不到两万,土地面积也就459平方公里,可它在对华问题上总爱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从早年的渔民枪击事件到后来直接停飞中国航班,这些事闹得沸沸扬扬,让人觉得它专爱跟中国过不去。可时间过去这么久,到2025年了,这个小国日子过得咋样?
帕劳对华关系的那些“硬气”举动从哪来
1994年帕劳从美国托管下独立,签了自由联合协定,让美国军队能自由进出它的领土和海域,这就注定了它在外交上偏向美国一边。没和中国建交,却和台湾保持所谓“邦交”,这点从一开始就让关系有点别扭。
1996年,帕劳一座桥塌了,中国当时还伸把手援助,可后来帕劳政客们选举时总爱打“台湾牌”,拉选票,公开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立场,还参与那个所谓仲裁案,这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
2012年那件事最典型,帕劳警方在西南海域拦截一艘中国渔船,说是非法捕鱼,开枪导致一名中国渔民死亡,还扣了25人。中国政府介入后,几周内谈成庭外和解,渔民交罚款回国,帕劳总统约翰逊·托里比翁还去机场送行,但帕劳从没道歉或赔钱。
帕劳声称渔民可能涉非法活动,可没拿出证据。同年,帕劳又扣另一艘中国渔船和28人,要高额罚款。这些举动让帕劳在国际上被贴上“鲁莽”的标签,外交形象掉分不少。
托米·雷门格绍二世当总统时,更推环境保护政策,禁商业捕鱼,建全球首个鲨鱼保护区,这本是好事,可执行中总针对中国渔船。
2015年起,帕劳开始限中国游客数量,要通过指定机构预订,2018年帕劳太平洋航空干脆停飞所有去大陆的航班,理由是“长远发展”和“环境平衡”。
中国游客当时占帕劳一半以上,一下子没了,旅游业直线下滑。帕劳总统说这是减少依赖单一市场,可现实是经济命脉被自己切断。
2020年,帕劳又扣一艘中国渔船和28人,制造外交敏感局面。这些“硬气”举动,表面上看是维护主权,实际让帕劳在大国博弈中站队太明显,忽略了自己经济脆弱的一面。
带来的经济连锁反应
航班停飞后,帕劳旅游业崩得快。2019年中国游客超2.8万,贡献大头收入,可2020年疫情一来,国际游客全减,帕劳本就少了中国人这块,财政收入几乎归零。
酒店空房率飙升,餐馆关门,导游失业转行,出租车司机抱怨街上冷清。帕劳GDP近一半靠旅游,游客锐减引发连锁:商贩库存卖不动,政府税收少,公共项目推进慢。
帕劳试着转向欧美市场,推潜水和环保游,可规模小,填不上缺口。债务堆积,超GDP两倍,国际机构报告说帕劳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差。渔业纠纷也添乱,帕劳资源有限,中国渔船多,冲突难免。托米·雷门格绍二世推行这些政策,被当地人讽刺“亲手砸饭碗”。
中国曾是潜在市场,可帕劳关上门,损失自负。到2024年,帕劳总统苏朗格尔·惠普斯二世还说中国施压“新水平”,旅游团被劝阻。2025年,帕劳经济报告显示依赖援助运行,居民生活成本涨,年轻人外流,就业机会少。
航班没恢复,中国市场缺席,旅游数字只回三成。渔业巡逻频繁,避免新冲突,可地缘位置让帕劳易卷入大国摩擦,美军存在带来就业,但也锁死外交灵活性。这些反应,让帕劳从“天堂岛”变“困境岛”,小国盲目冒进的代价显而易见。
依赖美国和亲台路线的尴尬延续
帕劳外交核心是靠美国,自由联合协定让美军建基地,用领空海域。2023年续签新协议,美军扩驻,建雷达站和港口,士兵进出增加。
2025年,美国海军考虑在帕劳设新预置点,对抗中国导弹威胁,还扩建佩莱留岛空军基地,重修南码头,加固海岸,建船坞和公共坡道。这给帕劳带点资金和就业,可也让它成美军前沿,风险高。一旦地区紧张,帕劳先遭殃,没工业体系,医疗资源少。
2021年苏朗格尔·惠普斯二世上台,继续亲美台路线,2024年大选胜出,说与中国断交“不是选项”,但指责中国干扰旅游和网络攻击。
2025年,他访台湾,签合作协议,强化“邦交”。可其他太平洋岛国如所罗门和基里巴斯转认中国,获发展援助,斐济、萨摩亚和汤加也合作受益,帕劳却孤立。
到2025年8月,帕劳还在亲美抗中路上走,总统惠普斯二世推税改,求新收入,反对海底采矿,在国际会议发言强调。可经济没起色,旅游缓慢回流,靠零星欧美客,债务压力大,公共项目慢。
美军扩建佩莱留岛,海军合同支持新建设,对中国导弹增长,但这也让帕劳更卷入印太战略。托米·雷门格绍二世卸任后,退幕推动环保,继续海洋保护区建设,但其政策遗留经济痛。约翰逊·托里比翁回律师行,没再高位。
地缘风险高,美军前沿点,一旦冲突,居民先受冲击。帕劳想灵活外交,可站队锁死,出路窄。除非调整,否则困境延续。小国喊硬话易,找实出路难,帕劳局面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