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婆婆的遗嘱,揭开家族秘密的勇气与抉择
面对婆婆的遗嘱,这是一个敏感且可能令人复杂的情感和实际问题。处理这种情况需要理智、尊重和清晰的沟通。以下是一些建议和需要考虑的方面:
"1. 理解你的角色和情绪:"
"不是你的责任:" 首先要明白,婆婆的遗嘱是她个人的财产安排,是你无法控制或干预的。你的角色是家庭成员,而不是遗产的执行者或决定者。
"处理情绪:" 你可能会感到惊讶、失望、困惑、嫉妒,甚至愤怒。承认并接纳这些情绪,但不要让情绪主导你的行为。尝试保持客观和冷静。
"区分情感与利益:" 分开你对婆婆的感情和她财产分配的问题。即使你不完全赞同遗嘱内容,也要尽量避免让个人情感影响对遗嘱本身(特别是法律有效性)的判断。
"2. 审视遗嘱本身:"
"有效性:" 遗嘱是否是合法有效的?这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立遗嘱人(婆婆)在立遗嘱时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指18周岁以上,精神正常)。
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遗嘱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没有违背公序良俗。
遗嘱的订立、修改符合法定形式(例如,自书、代
相关阅读延伸:面对婆婆的遗嘱
李玉霞和林晓明是大一时恋爱的,大学毕业后,二人应聘到林晓明家住的东山市分别在不同的公司工作,不久就结婚安家了。夫妻二人结婚以后十分恩爱,与公婆关系处得十分融洽。然而,福不双至,李玉霞和林晓明结婚不到一年,公公因突发脑出血去世了。公公去世后,李玉霞想和婆婆一起生活,以便林晓明尽长子之孝。婆婆张凤媛没有同意,她说:“我有工资,你爸生前和我也有积蓄,你弟弟晓亮现在正读大学,他的一年支出也不少,还是我自己管吧。如果妈有了困难,再找你们。”李玉霞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公公突然去世,她深知婆婆不易。自己和林晓明虽然工资并不高,但两人年轻,都有专业特长,工作之余还为一些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创收。所以,二人的实际收入并不低。李玉霞和林晓明结婚后有一套按揭贷款买的三室一厅房子,夫妻俩几经劝说,终于把婆婆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婆婆最初不愿意来,但李玉霞说:“妈,我已经怀孕了,您很快就有孙子或孙女了,我们让您来一起生活,主要是想让您在我生产之后帮助照顾孩子。弟弟现在正读大学,等他毕业安家以后,您再决定跟谁一起生活。”看到儿媳和儿子一片诚心,张凤媛便愉快地到了儿子家。张凤媛和儿子一起生活之后,儿子和儿媳不让婆婆花钱,家里有活都抢着干。虽然孙女出生以后主要是奶奶管着,但李玉霞凡是能自己管的事情,就不让婆婆伸手。婆媳二人处得十分融洽。
两年后,小叔子林晓亮大学毕业回来应聘在一家国企公司工作。张凤媛便要求回到原来的家,与小儿子一起生活。李玉霞和林晓明没有反对,妈要和小儿子一起生活,也是应有的母子之情。张凤媛回到自己原来的家里生活以后,李玉霞和丈夫几乎每周都要回去,并为婆婆家购置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粮菜等生活必需品。林晓亮参加工作不久就处了一个对象,女孩是林晓亮一个单位的,长得挺漂亮。李玉霞对林晓亮的对象关东梅特别关心,两个人处得挺不错的。在日常交往中,李玉霞发现,这个未来的妯娌不满足于眼前的早九晚五的工作,想自己创业发展。林晓亮结婚半年后,关东梅便辞职创办了一个超市,超市的规模挺大,就开在他们居住的小区外面。
林晓亮准备结婚的时候,张凤媛决定把自己的110平方米住宅改成小儿子的婚房,但关东梅要求将房产过户到林晓亮的名下。张凤凤媛也准备接受这一要求,但这是老伴生前购置的房产,林晓明也享有继承权,张凤媛有些为难。李玉霞知道婆婆的难处以后,与丈夫商量:“你们就兄弟两人,这房子是咱爸妈的房子,虽然你有权继承爸爸的遗产,但小弟已经向妈提出了要求,我看你就高风亮节一些,让妈把房子过给小弟,咱们就别主张继承权了。”林晓明非常感动,说:“老婆,你真好,依你。”林晓亮知道嫂子的态度之后,也非常感动,他带着关东梅来哥哥家串门,向哥嫂表示感谢。李玉霞笑说:“晓亮,你们就哥俩,兄弟心齐,家庭才和睦。咱爸的遗产虽然你哥可以继承,但继承这些财产不能让我们发家,不继承这些财产,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水平。你就不要想多了,亲兄弟,无须谢。”林晓亮结婚半年以后,关东梅辞职回家开了一家超市,开超市的时候,张凤媛考虑小儿子没有积蓄,儿媳开超市资金不足,便给了小俩口30万元。可是关东梅一个人管不过来超市,要求婆婆帮助管理。张凤媛没有办法,便帮助儿媳管理超市,有时从白天能忙到晚上,时间长了,张凤媛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林晓明见妈妈这么辛苦,便要求妈妈到自己家。林晓明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弟弟和弟媳很不高兴。林晓亮对哥说:“超市是自己家的,我媳妇一个人管不过来,让咱妈帮助管理有什么不行的?”林晓明说:“晓亮,咱妈的身体近来很不好,我觉得和劳累有关。弟妹一个人管不过来超市,可以雇人帮助管理,咱妈的年龄大了,一旦有个闪失就不划算了。”关东梅很不高兴,说:“大哥,你说这话我不爱听,雇人管理,多支付工钱不说,哪有自己家的人管理放心?咱妈也愿意帮助我们,你横挡竖拦的,好吗?”张凤媛一见哥俩要吵起来,便说:“晓明,你弟妹管个超市也不容易,妈还干得动,我能帮就帮一下,没事的。”
母亲的话让林晓明一点办法也没有,弟弟结婚的时候,光彩礼就花了20万元,连装修房子和购置家具以及结婚的物品和操办婚礼,花了40多万元。大部分钱都是妈妈出的,自己还出了十几万元。林晓亮是个妻管严,家里什么事都是媳妇做主,家里人这些年对林晓亮夫妻一直都很迁就。两个儿子结婚以后,妈妈应该过点好日子,现在可倒好,妈妈还是挨累的命。
有一天,关东梅突然给李玉霞打来电话:“嫂子,不好了,咱妈突然昏倒了。”李玉霞立刻打车往超市赶去,在途中,她给丈夫打电话告诉了这个消息。当李玉霞赶到超市时,救护车也刚刚赶到,李玉霞立刻陪着婆婆来到医院。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婆婆终于苏醒了。张凤媛醒来之后,看到床边的大儿子和儿媳,发出微弱的声音,说:“你们来了。”她往两人的身后看去,一个人也没有。李玉霞说:“妈,弟妹离不开超市,小弟得下班才能来。”“嗷”,张凤媛轻轻发出一声,眼睛里流露出失望的神情。一个医生走进病房,给李玉霞使了一个眼色。李玉霞跟着医生来到外面,医生说:“你母亲是肝癌晚期,经常会肝昏迷,已经不具备手术的条件,她最多还能活一个月,你们准备后事吧。”张凤媛最近一个时期经常发病,她一直忍着不说。二儿媳也没有注意到婆母的身体有病,直到老人昏倒在超市里才发现她有病。林晓明夫妻俩非常生气,但妈妈现在已经病倒了,没有办法和林晓亮夫妻俩说这事。张凤媛昏睡之后,李玉霞对丈夫抱怨地说:“你弟弟和弟妹也真是的,拿咱妈当打工的使,老人有病也不关心,直到咱妈昏倒也不知道来医院。咱们妈多半是帮助她管理超市累病的。
林晓明说:“别抱怨了,抱怨也没有用,咱妈只知道疼儿子,当儿子却不疼妈。他们俩所作所为,让他们自己想吧。咱们先把妈护理好才是最主要的,希望老天有眼,能让咱妈出现奇迹。只是这一段时间可能要委屈你了。”李玉霞说:“咱们夫妻俩,说那个干什么。我马上向公司请假,专门在医院护理咱妈。”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张凤媛昏迷的次数越来越多,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有一天,张凤媛的精神突然好了许多,她拉着李玉霞的手,说:“孩子,老大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真是福气,妈知足了。妈这些日子可苦了你啦,妈这辈子是没法谢你了。”她停顿了一下,递给李玉霞一把钥匙,说:“这是妈前些日子让你保管的那个小箱子的钥匙,如果哪一天妈走了,你就把小箱子打开,里面有我留给你们的信。”接着,张凤媛向李玉霞讲了很多林晓明小时候的事情,娘俩聊得很开心。李玉霞感到很奇怪,婆婆的病好像好了许多。过了很长时间,张凤媛说:“孩子,我感觉有点困了,我想睡一会儿。”李玉霞给婆婆整整枕头,把被子轻轻拉在婆婆的身上。婆婆很快就睡着了,睡梦中她的脸上还挂着满足的微笑。李玉霞看到婆婆睡着了,她便去找医生,说:“医生,我妈今天的精神特别好,还跟我说了很多话,是不是治疗见效果了。”医生说:“目前的治疗没有什么效果,只是生命维持。老太太刚才和你谈了多长时间?”
“差不多有一个小时吧。”
医生脸色一变,立刻往外走,边走边对护士说:“赶紧去5号病房。”当人们来到病房的时候,张凤媛已经去世了。婆婆的后事处理完之后,李玉霞想起婆婆临终前给自己的钥匙和那个让自己保管的小箱子。她让丈夫把林晓亮夫妻都找来,当着大家的面把箱子打开了,里面有一张银行卡、一个身份证、一张全家福照片和一封信:
信上写道:“晓明,晓亮和两个儿媳: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妈已经去找你们的爸爸了。我也该去找他了,他等的时间有点长了。妈有几句话要对你们说,自打你们的爸爸走了以后,这个家都是老大在照顾,大儿媳玉霞做的一切让我没说的,真是好孩子。可是,晓亮毕竟是小的,妈这些年全都照顾他们一家了。我把房子给了老二,钱也花了几十万,我走以后,社保那里还能补一些钱,我的意见都给晓亮,我相信晓明和玉霞不会怪妈偏心的。不过,妈还有50万元,都在银行卡上,密码是我的生日,这笔钱是我留给老大两口子的,晓亮,你不会和你哥争吧。”林晓亮和关东梅看完信后,两人都低头不语,脸色显得很不自然,内心充满了愧疚。夫妻俩对视了一眼,站起来,说:“哥、嫂子,我们俩回去了。”李玉霞却说:“你们俩先不要走,我有几句话说。”林晓亮夫妻不知道嫂子要说什么,两人看着嫂子,眼睛里流露出一堆问号。李玉霞说:“这事我也不和你哥商量了,我作主,妈留下的这笔钱你们哥俩一人一半。”林晓亮不解,问道:“嫂子,妈的遗嘱上不是都写明白了吗,你怎么还要分呢?”李玉霞笑了,说:“咱妈为什么在箱子里放一张全家福照片,你们想过了吗?”兄弟俩和关东梅都摇头表示不解,李玉霞说:“咱妈让咱们看遗嘱的时候,能够看到全家福照片,是希望你兄弟二人和和睦睦过一生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