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世界揭秘,太刀与打刀分类解析,究竟有何本质区别?

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日本刀中的“太刀”(Tachi)和“打刀”(Uchigatana)的区别。这两个词都指代日本的全尺寸直刀(Katana),但在使用方式、携带方式、时代背景和尺寸上存在显著差异。
简单来说,主要区别在于:
1. "使用方式与场景": "太刀 (Tachi)":传统上用于"马战(骑兵作战)"。由于在马上需要灵活地变换方向、左右挥舞,太刀的设计更侧重于战场上的大范围动作。 "打刀 (Uchigatana)":主要用于"步兵"或"近身缠斗"。随着武士阶层逐渐成为步兵为主,尤其是在室町时代之后,打刀因其更便于单手握持和操作而普及开来。
2. "携带方式": "太刀":由于其尺寸较大且重心较低,通常"斜背在右侧腰带上"(相对于身体前方),刀刃朝下。这种携带方式是为了方便在马上拔刀时,能够快速、平稳地将刀抽出。 "打刀":为了便于单手拔刀和近身格斗,通常"斜背在左侧腰带上"(相对于身体前方),刀刃朝上。这种携带方式(称为“打刀挂”)使得拔刀时,刀身会自然向前下方

相关阅读延伸:日本刀的分类——太刀与打刀究竟有何区别

太刀与打刀的争论可以停止了

日本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太刀、打刀、短刀、胁差、剃刀、枪以及剑等等众多形制,一直保留到今天,期间也出现过腰刀、大太刀、小太刀、片手打、长卷、寸延短刀、铠通等等不同功用的时代形制,大部分都在后来被整理、归纳进现有的刀剑分类体系中,虽然也有些形制在后世还有追思模仿之作,但基本已经失去原本的实战目的。

一.太刀

日本刀发展初期即出现的刀型。长度最初多在2尺5寸上下,也有2尺8寸甚至更长,因针对马上作战的需要,所以刀身呈浅圆弧形,修长挺拔,弧度中体现的张力十足,刀柄则顺着刀身的弧度向上弯曲。在历史的进行中,随着战争环境的变化,太刀的外形与尺寸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而言,太刀作为典型的骑兵主战武器与仪仗武器,刀装华丽,刀身长,弧度大,同时刀柄也有较明显的长翘弧度,都是长期以来得以保持的外形特色。江户时代的官府规定中,太刀与打刀都被归为长刀,而长刀的长度下限是2尺即60cm左右,这个分化标准一直被沿用至今。此时的太刀因为战争稀少,火器又已经成为传统骑兵的克星,所以逐渐沦为体现身份的礼仪用刀,多为有一定地位的贵族订做配用,长度上限数值并不明确规定。

太刀刀装后面会附图。佩戴时候刀刃向下系挂与腰间,这也是太刀特有的特征之一。另外太刀的刀铭(工匠铭)一般刻在(以右手持刀刀尖向上刀刃向前看的话)刀的右侧,打刀则相反,这也是区分两者的特征之一(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刀匠不管太刀打刀一律刻太刀铭)。

二.打刀

简称“刀”(在日本文字里,刀一般有特指性,多指传统式样的长刀,中文里有刀刃的家伙在日文里往往叫刃物,不算刀的^_^),打刀的出现始于日本南北朝末期,比太刀晚了很多,而广泛的应用则是从室町中期开始。它与太刀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是为骑兵设计,而是因为地面步战的需要而产生。所以最初它的长度较当时的太刀短一些,刀身的弧度张力也比太刀稍弱,刀柄的弧度较浅直,更利于双手挥斩或突刺。战国末期到安土桃山时代,长期战争使得大批失去主公的武士变成浪人,在乱世中保命和在其他大名手下谋得一份职位成为浪人们的首要考虑,剑术因此得到相当大的发展与普及,使得打刀的姿态进一步与太刀拉开差距,刀身弧度更为浅直,打刀也逐渐成为所有武士(包括浪人)的标准配备。打刀的刃长范围多次变化,从两尺出头到2尺8寸都有过,到江户中期官府给武士们随身佩戴的打刀规定的长度范围是2尺到2尺3村,凡若超过规定长度的,则必须截短以符合要求,这里说的“打刀”,不仅包括原本就以打刀标准锻造的刀,还包括早期的太刀被截短配上打刀装,作为打刀携带使用的刀刀。所以,判断一支日本刀是太刀还是打刀,最主要的鉴定标准是看刀装、刀姿、和刀工铭的位置,而不能只是片面的比较长度和弯曲弧度的大小。

三.再说说太刀与打刀的区别

基本上,对于太刀还是打刀,有装看装,没装看铭,无铭就要是生茎无铭还是大磨上无铭,再结合种种特征来具体判断。刀姿那些只是一个大方向,不是一定与否的确定依据

研究这个,时代首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地域、流派,各方面基本都是要跟这几条结合起来。

都是要先观察刀姿,判断大致的时代范围。

没有大磨上的太刀来说,镰仓太刀的刀姿特色分明,不容易混淆。

一是茎反,一是重心。

就像宽文新刀,反浅身直,一望便知,也不容易混淆成太刀。

比较容易混淆的是室町时代的太刀与打刀。

桃山时期的太刀与打刀。

和幕末的太刀与打刀。

南北朝末期时打刀才出现,之后的室町时代开始大量出现。

这个时期是太刀与打刀并重,并且打刀开始逐渐”占领市场”,从太刀的刀姿中脱出。

很多打刀刀姿有太刀的那种张力。

特别是室町初期有些刀两面都有铭,用什么刀装就是什么刀。

如果不联系刀姿的地域、流派特征,是不容易分辨的。

所以这类刀,现代的区分一般都是看是否配太刀装,否则基本都是打刀,呵呵。

比如肥前新刀,长刀多是太刀铭,有些偏太刀姿却用打刀装,这样的就得根据刀装来。

▶对刀剑感兴趣也可加龙泉刀匠老王微信:jiangshidaojian,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可锁定微信公众号:刀剑档案

发布于 2025-08-25 14:13
收藏
1
上一篇:日本史话,刀锋岁月——日本刀史发展及古代铸造之谜 下一篇:日本刀的优雅摆设与精致鉴赏礼仪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