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创造营导师阵容揭晓 | 与影视群星共启科幻之旅

这个标题“科幻电影创造营导师公布 | 与群星为伴”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1. "活动名称:" “科幻电影创造营” (Sci-Fi Film Creation Camp)。这很可能是一个专注于科幻电影创作、人才培养或项目孵化的大型活动或训练营。 2. "核心事件:" “导师公布” (Tutors/Mentors Announced)。活动方正式公布了参与该活动的导师阵容。 3. "宣传口号/理念:" “与群星为伴” (Accompany the Stars)。这句口号富有诗意和科幻色彩,可能寓意着: 导师们如同引路人,将学员们带向科幻艺术的高峰(群星)。 活动旨在发掘和培养未来的科幻电影“明星”人才。 强调科幻电影探索未知、连接宇宙的主题。
"总结来说,这条信息意味着:"
一个名为“科幻电影创造营”的活动已经进入新阶段,官方正式公布了导师名单,并以此句口号强调活动的高规格、对未来的期许以及科幻的魅力。这通常预示着训练营将正式开始,或者导师将开始他们的指导工作。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细节,比如导师是谁,活动的具体安排等,可能需要查看相关的官方发布或新闻报道。

相关阅读延伸:科幻电影创造营导师公布 | 与群星为伴



当我们谈论"太空"时,我们都谈论了、做了什么?


两千多年前,屈原仰望星空,在《天问》中提出177个宇宙之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飘逸洒脱的李白,有着“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飞天豪情,也有着“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的奇幻畅想。


到后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首度载人航天,将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


“太空”不再是1902年乔治·梅里爱在《月球旅行记》中对未知的想象,也不再是遥不可及、无法触碰的远方。


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以“太空”为主题,于5月27日正式启动。


青年科幻创作者们将在这里重塑对科技、科幻与电影的认知,他们将以跨越千年的天问与飞天诗意融入创作,表达对当下时代的思考,并在北纬30°科幻电影工场,将一切可能的想象变为现实。


为切实助力青年科幻创作者,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到著名导演黄建新、著名监制王红卫、华人摄影大师鲍德熹等进行课程培训,梳理中国太空科幻的发展脉络,传授如何在叙事上平衡宏大宇宙观与人性情感内核,推动青年科幻创作者们对中国太空科幻形成独特的美学体系与哲学思考。


导师将对每一个青年导演科幻IP改编进行创作指导。同时,本次创造营在刚落成的北纬30°科幻工场拍摄,从实景道具到虚拟拍摄,导师将对实景拍摄和虚拟制片进行实战指导。


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特邀“AI导师”进行线上培训,以学以致用为目标,真正实现AI技术与科幻电影创作的深度融合。


在北纬30°最美海岸线,相聚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在各位导师的引领下,期待青年科幻创作者们乘风而起,飞向群星。



首席导师


黄建新

/ Jianxin Huang



中国电影导演、编剧、监制。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执导过《黑炮事件》《错位》《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建国大业》《1921》等影片,多次获奖。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总监制、创作导师


王红卫

/ Hongwei Wang


著名监制、编剧和策划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

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 会长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担任众多电影节奖项评审和电影创投的组织工作。在电影教育、社会活动和创作一线均有建树,倡导市场和艺术并重,积极开拓电影创新,是诸多成功青年导演的幕后推手。


年度导师


鲍德熹

/ Peter Pau


电影人,享誉世界的华人摄影大师。2001年以《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是第一位也是目前仅有的一位获此殊荣的非美籍华人摄影师。鲍德熹曾六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一次获得金马奖最佳摄影,被授予香港铜紫荆星章。34420号小行星以他的英文名字「Peter Pau」命名。

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香港电影,《喋血双雄》《赌圣》《白发魔女传》《夜半歌声》《跛豪》《东成西就》等均出自他的镜头下。


鲍德熹在二〇〇〇年后陆续接拍了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还有电影《红海行动二:蛟龙行动》《长津湖》《无极》《如果·爱》《功夫之王》《孔子》《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等顶级制作电影。


科学导师


苟利军

/ Lijun Gou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博士,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任博士后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包括黑洞及引力波。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2020年被授予“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称号。翻译过多部科普图书,进行科普报告百余场,并创作30余篇科普文章。先后获得中国侨界个人贡献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国家优秀科普图书奖、中国科教影视“科蕾杯”短视频一等奖,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科普奖项。担任多部影片的科学顾问:《流浪地球2》《熊猫传奇——黑洞之吻》(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最佳国产影片)。


美术导师



李淼

/ Miao Li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理事会员

电影美术指导、造型指导、艺术指导

代表作品:《万里归途》《奇迹笨小孩》《独行月球》《刺杀小说家》《我和我的祖国》《唐人街探案1》《唐人街探案2》《唐人街探案3》《我不是药神》《嫌疑人X的献身》等。


科幻导师



吴岩

/ Yan Wu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理事长,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任,科幻作家,研究领域包括科幻文学与影视艺术、科幻产业、科幻教育,曾获得美国科幻研究协会颁发的“克拉里森奖”。


制作导师



张小北

/ Xiaobei Zhang



编剧,导演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成员

编剧作品:《李献计历险记》《匹夫》《四大名捕》《走出尘埃》《球状闪电》《拓星者》《星门深渊》等。

监制作品:《新步步惊心》《走出尘埃》等。

导演作品:《拓星者》《血陨狂沙》《星门深渊》。

担任《意外的恋爱时光》《与时尚同居》《宠爱》《八佰》等影片的文学策划。



第二届中国(宁波象山)北纬30°科幻电影周以“越山海,向太空”为主题,将于9月17-20日举办!


前沿AI技术、虚拟拍摄、电影、科学、科幻......你感兴趣的,都将在这里迸发出新维度、新可能,欢迎来探营!


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

主要流程



5月27日至

7月3日24时

01

导演招募



7月初

02

初选导演,提交长片、短片改编方案



7月

03

科幻创作培训



8月

04

科幻短片拍摄



9月

05

创投路演


初选入围15位导演即将发布。


*如有探营意愿,欢迎后台私信进行信息填报:姓名、公司、职位、联系方式、履历或者作品。每天开放10个名额。



关注我们,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阅读全文

发布于 2025-07-29 22:12
收藏
1
上一篇:叠纸游戏正式回应南财测评,闪耀暖暖已实施7月15日上线适龄提示,严格管控未成年游玩时间 下一篇:梨园文摘,田桂兰打神告庙演绎,观后感怀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