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乔内传奇,十四年铸就菲亚特、法拉利、Jeep汽车帝国荣耀与遗憾并存

这是一篇关于马尔乔内(Luigi Di Maio)在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十四年生涯中的光荣与遗憾的文章,重点突出了他对菲亚特、法拉利和Jeep的贡献:
"马尔乔内的光荣与遗憾:十四年打造菲亚特、法拉利、Jeep汽车帝国"
卢吉·迪马约(Luigi Di Maio),这位在汽车界以强硬风格和卓越战略眼光著称的意大利人,他的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篇章无疑是在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度过的十四年。从2004年出任菲亚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到2018年卸任FCA全球CEO,迪马约的印记深刻地烙印在了这个庞大的汽车帝国上,尤其体现在他对菲亚特、法拉利和Jeep这三大品牌的重塑与辉煌上。他的时光,既是荣耀的建造期,也埋藏着无法回避的遗憾。
"光荣:帝国扩张与品牌复兴"
1. "菲亚特品牌的全球化与年轻化:" 在迪马约接手前,菲亚特品牌主要被视为意大利本土市场的主力,形象相对传统。迪马约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不仅推出了一系列基于阿尔法·罗密欧技术但更具成本效益的车型,如Punto、Giulietta、500 Abar

相关阅读延伸:马尔乔内的光荣与遗憾:十四年打造菲亚特、法拉利、Jeep汽车帝国

​他对中国市场的打造并不成功;生前还拒绝了长城对Jeep的收购,这是魏建军距离拥有国际知名品牌最近的一次

《财经》记者 肖舒妍/文 施智梁/编辑

汽车界传奇人物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全球第七大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前首席执行官,7月25日傍晚病逝于苏黎世。

他生前所执掌的集团公司拥有菲亚特、克莱斯勒、Jeep、道奇、法拉利、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蓝旗亚、道奇RAM等品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帝国。但马尔乔内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汽车人,50岁之前始终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四天前的7月22日,FCA发布官方声明称,由于身体原因,马尔乔内不再担任FCA CEO、法拉利全球CEO兼主席职位,任命Jeep品牌和Ram品牌的全球总裁麦明凯(Mike Manley)担任FCA全球首席执行官一职。

今年6月1日,马尔乔内出席了FCA的投资者大会,并公布了FCA未来五年的商业规划。这是马尔乔内生命中最后一个战略性决策。此前钟爱穿着圆领毛衣出席活动的马尔乔内,破天荒地系上了领带,还自嘲“我也能把领带系得很好”。

正是在十四年前的同一天,马尔乔内接任因癌症去世的翁贝托·阿涅利(Umberto Agnelli),成为菲亚特CEO,这是时年52岁的马尔乔内第一次涉足汽车领域。

执掌FCA这十四年,让马尔乔内成为任职时间最长、同时薪资最高的车企CEO之一。根据2017年日产年度股东大会的会议资料,马尔乔内的年薪高达2950万美元,超过通用CEO玛丽·博拉(2390万美元)、福特前CEO马克·菲尔茨(1880万美元)。

这样的高薪自有缘由。马尔乔内的FCA的十四年,公司市值增长10倍以上,并成功促使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形成联盟。马尔乔内接手时,菲亚特尚处于亏损状态。而凭借着自己的金融能力,马尔乔内让公司两年内扭亏为盈,并迅速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汽车制造商。

菲亚特与克莱斯勒的联盟,是马尔乔内职业生涯的一次“高光时刻”。2009年6月10日,菲亚特集团和克莱斯勒集团联合发表声明,宣布结成全球战略联盟。此前克莱斯勒刚刚向美国政府申请了破产保护,这家曾经美国汽车巨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奄奄一息。甫一接手,马尔乔内就对克莱斯勒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废除原先保守的组织形式,采用单层管理制度;强化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的技术交流;借助于菲亚特的国际销售网络。种种举措挽救了这家企业,2011年第一季度,克莱斯勒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16亿美元。

联盟五年后,克莱斯勒成为菲亚特旗下的全资子公司,FCA正式成立,马尔乔内商业帝国的版图正式形成。

“并购”是马尔乔内汽车经营哲学的重要一环,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汽车行业应该有更多的合并。在菲亚特十四年里,他曾尝试推动大众、通用、福特、标致雪铁龙、马自达和铃木等多家企业与菲亚特合并,但均未能成功。

这种对于合并执念或许源于马尔乔内对汽车行业的判断。“汽车产业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开发花了十倍的功夫。”马尔乔内这样形容汽车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重复竞争。他曾致信通用汽车CEO博拉(Mary Barra),建议通用和FCA通过合并以降低成本,缔造车企巨头。但博拉拒绝了马尔乔内的建议。

而马尔乔内对于资本的掌控在业内颇为出名,曾是注册会计师的他熟练掌握提升企业财报利润的窍门——做大盈利的SUV和皮卡,缩减轿车生产,这也意味着FCA的业务高度依赖于JEEP这一品牌。FCA旗下多款车型盈利状况均不甚理想,而JEEP的销量一枝独秀,其在2018年利润超过FCA集团的70%,品牌市值高达220亿美元。业界认为,目前JEEP尚能平衡其他板块业务的低迷,而JEEP的高速发展若陷入瓶颈,FCA业绩将继续走低。

2017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长城曾考虑收购FCA的Jeep品牌,正是马尔乔内直接拒绝了魏建军。

不过,FCA的这张盈利“王牌”却在中国失效了, 今年前四个月Jeep在华销量只有4.84万辆,同比跌幅达30%。马尔乔内承认这是因为FCA对于JEEP的定位出现了失误,“Jeep在中国被打造成了一个充满异域情调的品牌,这是不对的。”这种定位失误直接体现在销量上。

凡伟大人物,既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

马尔乔内生前被认为“敌视”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反潮流而动的车企领袖。理由是马尔乔内认为电动化是由政府推动而非市场选择,自动驾驶技术也太遥远。FCA作为盈利能力不如大众通用等巨头的公司,也无法承担太多转型的成本。

对账面盈利的追求也让马尔乔内对“烧钱”的新能源车心存疑虑。瑞士联合银行近期的一份报告称,“FCA在企业内部对此类技术有所限制,因此与竞争对手在同一领域的投资相比,FCA的投入少得多。”FCA旗下仅有一款新能源车菲亚特500e,马尔乔内对它也不甚热心,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要购买菲亚特500e,因为每卖出一部该车型都在赔钱。

马尔乔内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在生前最后一个关于FCA的“五年计划”中,他试图调整FCA的战略布局,希望借此一扫积弊。他重构了FCA旗下多个汽车品牌的关系,希望通过新兴市场重振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和道奇等品牌。而智能化和电气化则成为本次计划的亮点,FCA将在未来五年内斥资90亿欧元为旗下车型开发一套电动解决方案,同时在未来几年逐步尝试无人自动驾驶技术,在三年内向大众零售市场推出L2+和L3自动驾驶车型。

可惜,马尔乔内已经无缘见证这些计划的实施了。2014年,马尔乔内曾透露自己将在2018年退休,但他一定没有想过,会以这种方式离开。

(实习生沈鑫对此文亦有贡献)

发布于 2025-07-28 15:14
收藏
1
上一篇:欧洲百年汽车巨头面临覆灭危机?比亚迪巧妙一击,德系车企纷纷跪地求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