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几“分”落实,几“分”挑战

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是一种旨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引导网络游戏消费合理有序的重要措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未成年人专用级(简称“M”):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用户。这类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适合未成年人及成年人共同游玩。
2. 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级(简称“MP”):适合14岁以上未成年人使用。这类游戏内容可能包含一些轻微的暴力、恐怖等元素,但不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
3. 适合青少年使用级(简称“RP”):适合16岁以上青少年使用。这类游戏内容可能包含较多的暴力、恐怖等元素,但不会对青少年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4. 适合成年人使用级(简称“AP”):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使用。这类游戏内容可能包含大量的暴力、恐怖、色情等元素,不适合未成年人及青少年游玩。
5. 成人级(简称“X”):适合21岁以上成年人使用。这类游戏内容包含大量成人元素,如血腥、暴力、色情等,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有严重不良影响。
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以下因素可能影响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实施:
1. 游戏内容审查:游戏开发商需按照规定对游戏内容进行审查,确保游戏符合相应分级标准。
2. 分级标签:游戏需在显著位置标注分级标签,便于消费者了解游戏内容。
3. 监管机构监督:相关部门需加强对

相关阅读延伸: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有几“分”可落实

作者:西蒙

如何解决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难题。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吁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实行未成年人登入网游时段、时长监管分级,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分级在国外比较普遍,但中国大陆尚未实行这一制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网游发展水平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对较低,社会各界对网游文化了解不多,网游的社会影响力还未得到更为普遍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如何分级,以及如何界定游戏用户的年龄真实情况,在过去也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形成共识。

这次朱永新提出设立网游分级制度,凸显了国内有识之士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未成年人因沉迷网游而耽误学业、甚至危及身心健康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不少老师和家长束手无策。在这个时候,推出网游分级制度已经具备了必要的现实意义与群众基础,可谓切中时弊,值得认真对待。

虽然有关游戏分级制度的分类方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与标准,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界定游戏用户年龄的真实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比如,过去一些网络游戏虽然要求“XX岁以上的用户才能进入”,但游戏平台没有能力审核用户的真实年龄,不少不合规定的低龄用户为了能玩游戏,会谎报一个虚假年龄,平台对此也难辨真伪。如果游戏平台采取更严格的审核规范例如有限制的人脸识别技术后,用户信息的真实性相对更能得到保障。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技术伦理的问题,必须审慎进行。

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推出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既有现实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当然也要注意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能只靠一两个举措,需要采取“组合拳”的形式,用配套措施进行积极引导。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有着很强的现实合理性,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解药,我们还需要在教育上做足功夫,真正让孩子从观念上改变沉迷网游游戏的现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孩子理性看待游戏,能意识到玩游戏只是为了暂时放松,过度沉迷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好奇心强、自控力差的阶段,如果没有师长或长辈的合理引导,很容易走向歧途,堕入沉迷游戏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都应该在帮助孩子养成正确游戏观的方面多找对策,用科学的方法、理性的精神与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因此,除推出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外,校正一些未成年人错误的游戏观,也是解决问题、实现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之举。(西蒙)

发布于 2025-07-18 17:16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游戏分级新规亮相,8、12、16三档年龄划分,全面实施网络游戏适龄提示 下一篇:世界各地游戏分级制度全解析,揭秘全球游戏分级体系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