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伴读,九岁童眸中的九纹龙史进江湖义气

九岁的孩子看待《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可能会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他的江湖义气:
1. "英雄形象":孩子可能会觉得史进是一个英雄,因为他武艺高强,有纹身,这在孩子眼中可能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2. "仗义行为":史进在《水浒传》中多次帮助朋友和弱小,比如他帮助鲁智深打败恶霸,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他是一个仗义的好汉。
3. "友情观念":史进对朋友的忠诚和义气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友情的力量,孩子可能会认为真正的朋友就应该像史进这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互相帮助。
4. "正义感":史进在故事中表现出的正义感,比如他不愿意参与恶行,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5. "冒险精神":史进参与梁山泊的起义,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孩子可能会对这种冒险行为感到好奇和敬佩。
6. "道德观念":孩子可能会从史进的行为中学习到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比如忠诚、勇敢、正义等。
总的来说,九岁的孩子看待史进的江湖义气,可能会觉得他是一个勇敢、仗义、忠诚的英雄,是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榜样。当然,这种理解也会受到孩子个人经历、家庭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关阅读延伸:《水浒传》伴读——九岁孩子如何看待九纹龙史进的江湖义气?

最近陪孩子读《水浒传》,不是总说读书时要带着批判思维和思辨意识吗?于是我就想问问孩子如何看待九纹龙史进的江湖义气。

先说一下故事概况:

史进原本是史家庄少庄主,武艺高强,为人正直。

少华山上有三位头领,分别是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他们因缺少粮草,商议去华阴县借粮,陈达不顾朱武和杨春劝阻,借道史家庄,因此被史进生擒。

朱武为救陈达,心生一计,便和杨春一起到史家庄,扮弱卖惨,称三人被官府压迫才上山为盗,发誓同生共死,求史进将他们一起送官。史进被他们的义气打动,于是心软放人,并与三人结交,相互礼尚往来。

后来,史进与少华山结交之事败,遭到官府围剿。史进无奈之下,杀退官兵,并火烧史家庄,自此,九纹龙史进为了江湖义气由一个家境优渥的少庄主一步步走向了落草为寇的道路。

我问孩子,如果你是史进,你会把这三个头领放了还是送官?

孩子思考几秒迅速给出答案:送官。

我问:“为什么?”

孩子:“如果不把他们送官,会连累我自己。我觉得人首先要学会保全自己。”

我很钦佩一个九岁的孩子能迅速做出这样的选择,没有拖泥带水,没有犹豫不决,思路清晰,人间清醒。

是啊,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先学会保护自己。当今社会,当江湖义气跟社会法则出现冲突时,每个人都应该守住法则的底线,保护自己不等于冷漠无情,合法方式才是真担当。

发布于 2025-07-18 17:16
收藏
1
上一篇:国内游戏行业迎来新规,游戏分级制度即将实施? 下一篇:中国游戏分级新规亮相,8、12、16三档年龄划分,全面实施网络游戏适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