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花小镇蜕变记,从科技乐园迈向侠客传奇,探寻“诗剑江湖”新篇章

标题:从科技小镇到侠客小镇——袁花一座城的“诗剑江湖”
正文: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南部的袁花镇,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底蕴的小镇。近年来,袁花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侠客文化为特色,打造出“诗剑江湖”的城市品牌,成为了一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现代小镇。
一、科技小镇:创新驱动发展
袁花镇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水乡的繁华之地,近年来,袁花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袁花镇积极打造科技小镇,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前来创业发展。
1. 产业集聚:袁花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2. 人才引进:袁花镇通过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前来工作、生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创新平台:袁花镇建立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孵化器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二、侠客小镇:文化传承发展
袁花镇在发展科技产业的同时,也注重传承和弘扬侠客文化。袁花镇以“诗剑江湖”为主题,打造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侠客小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

相关阅读延伸:从科技小镇到侠客小镇 看袁花一座城的“诗剑江湖”

产程融合,为袁花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记者王超英 摄

袁花镇,一座生长着武侠基因的小城。

它是一首诗,老人记忆中的旧巷老井,年轻人眼中的高楼大厦,都是诗里的美丽字符。

它是一把剑,由企业家的热情和工人的汗水共同铸就,托起当地的经济发展。

它是一座江湖,承载着每个人的梦想和未来。

这几年,袁花镇以工业立镇,因循着独特的产业优势,发展壮大阳光科技小镇;又依托金庸武侠文化,欲打造江南武侠新市镇。产业的腾飞加快了城镇有机更新,产城融合螺旋式递进,昭示袁花的新时代来临。

阳光科技小镇 铸就产城融合之“剑”

一座阳光科技小镇正在袁花大地上崛起。

面积75平方公里的袁花镇,布局着“一主两副”工业平台建设,镇中心是阳光科技小镇核心区,工业发展主阵地,主要容纳光伏行业龙头、新厨电行业和配套企业;镇北濮桥“两创”园区,镇南双丰“两创”园区,两个村级工业园区是副中心,以新材料、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主。“一主”带“两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每天有两幅景象在这片土地上交汇。白天是安静的,近处成片的厂房,与远处的水库、桑田相映成趣;傍晚时分是喧闹的,数千名下班的工人从工厂里潮涌而出,有的散入超市、排档,有的走进公园、游步道,令人觉得生机盎然。

这里的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6.67亿元,同比增长4%;92家规上工业产值达92.02亿元,同比增长7.5%; 固定资产投入在库项目61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6.6%。

新能源,新厨电,新材料,“三新”产业是袁花经济重头戏。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3.2%;新厨电行业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61.6%;新装饰材料行业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6.9%。三大行业迎着朝阳,都处于生长周期的上升期。

工业项目建设也处于井喷期。今年以来,“阳光科技小镇”二期项目、晶科能源扩产二期项目、濮桥“两创”园区项目等5个大项目集中开工,总用地面积超300亩,总投资超10亿元。

“阳光科技小镇”核心区块是这几年的建设重点,采用PPP模式与中建国际合作开发,随着一期、二期项目陆续开工,计划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拆迁量超过2000亩,启动实施子项目21个。“阳光科技小镇”含有两大主题——产业片和观光带。产业片分为光伏产业片、光热产业片和光电产业片,观光带包括阳光展示长廊、观光体验长廊、绿能文化长廊等。

阳光科技小镇,以晶科、美大等上市企业为龙头,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光伏、厨电的产业集聚。

南北两翼工业平台正同频共振,占地55亩的双丰“两创”园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很多新材料和建材企业的企业主早在厂房起建时就提前锚定,如今已准备入驻。占地79亩的濮桥“两创”园区,刚刚进入火热的桩基施工阶段,不少企业主也已闻风而动。

“我们正在从‘谋规划、拉框架、打基础’的建设起步期,逐步进入‘筑平台、集产业、出形象’的加速发展期。”袁花镇党委书记袁杰说,这里的未来更加美好。

外引内改 不改文化积淀之魂

“袁花镇老镇区骨架不错,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大部分房屋比较旧,当务之急是对镇区进行改造,融入新中式武侠元素,重塑一个有灵魂有魅力的江南武侠新市镇。”站在一幅设计图前,袁花镇驻镇规划师李海斌告诉记者。

今年3月,袁花镇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汲取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到了“产城融合”的高标准。

袁花镇区和谈桥集镇两大集镇率先进行整治提升,投资预算5亿元,梳理项目61个。雕花窗、木板隔扇、马头墙、粉墙黛瓦、烟雨长廊……旧时江南将在袁花重现。

目前,袁花镇区外立面改造已整治过半,谈桥集镇完成90%。“改造后,视觉空间大了,建筑古色古香,环境赏心悦目,生活在这里更加舒适。”家住谈桥集镇的市民沈女士说。

这几年,袁花镇镇区旧城改造、有机更新紧锣密鼓,龙山景苑安置房主体竣工,不少农房拆迁的农户选择在“两新”公寓安家;配套旧城改造的花溪人家安置房项目启动建设,已完成桩基建设。

“在农村住了几十年,也想到镇上住住,换换口味,以后逛街、上学、就医都方便许多。”红晓村有好几户拆迁户结伴同行到龙山景苑报名选房,一想到有新房子住,别提有多开心。

袁花镇积极搭建“以地换空间、以厂腾空间、以城改空间”的资源统筹模式,盘活镇区的存量资源,加快“三改一拆”、旧城改造、“退二进三”等工作进程。截至6月底,已拆除非农违建260宗,拆违面积2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81%;累计完成三改面积29万平方米,完成任务比89%;拆出土地面积482.3亩,完成任务比137.8%。

随着集镇人口增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势在必行。袁花镇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龙鑫商厦和红晓商贸城两个综合商贸体开工建设,中国(海宁)“三新”市场建成并开始招商,年内将营业。新建的幼儿园项目与卫生院选址完成,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侠客小镇 承载“豪杰”美好生活之梦

以金庸旧居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发展,让武侠文化重生,将吃、喝、玩、乐、住、学融合,集绿色环保生态为一体的“侠客小镇”,正成为袁花镇小城市发展的新热点。

项目占地120亩,总投资1亿元,建筑设计了欧洲团队,设计了美食江湖、主题民宿、养生国术中心、培训中心、亲子农场、桃花岛等7大板块,可以让游客长时间停留,甚至能辐射至海宁全域。“侠客小镇”还将推出互动体验性强的闯关游戏,有望成为全市域旅游中的一个新引流点。

对袁花镇来说,这是一次城市文化的“有机更新”。“这是一个小镇客厅,将农村与镇区联接起来,从空间上把金庸武侠思想具象化、融合起来,进而激发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袁杰说。武侠小镇的开发,进一步增强了“金庸家乡”的影响力,实现投融资模式、资源综合开发、乡创平台、武侠文化IP的四大创新开发模式。

有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侠客小镇刚刚签约,喜爱金庸小说的年轻人就已经嗅到了商机。“我希望在这里开一家武侠主题的咖啡馆,用金庸小说中的武功命名,朋友们在此小聚,凭各自‘武功’一决高下。”袁花创业青年小金畅想着。

对普通市民来说,城镇功能的完善,不仅是文化休闲,还要实打实的民生工程。

即将建设的袁花商贸综合体即是其中一例。该工程位于天仙桥南侧、硖尖公路西侧,总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总投资9000万元,将集农贸市场、商场、影剧院、宴会厅与一体。建成后,是袁花镇范围内配置最齐全、品位最高档的休闲好去处。商贸综合体边上,同步设计了一个市民广场,占地24亩,也已完成方案设计,建成后将成为袁花小城市地标,用以集中展示地域文化,方便群众休闲娱乐。

“眼看着袁花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袁花越来越漂亮了,周末回袁花住两天,生活也很方便。”在市区上班的袁花姑娘小邓由衷地说,现在回到袁花,既能吃到有特色的农家菜,也能找到有品位的咖啡馆,动静皆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袁花小城的生活,似乎比闹市更悠闲美妙。

以“产业发展快,生活品质高”为目标,产城融合,袁花刚刚起航。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袁花苦练内功、厚积薄发,集全镇之力栽梧桐引凤凰,促进科技创新企业聚集壮大,共邀天下“豪杰”圆梦侠客小镇。“向阳而居是人的理想生活,我们布局的产业和城市如一株株向日葵,追逐着阳光,来年定会鲜花遍地、硕果累累。”袁杰说。

发布于 2025-07-18 16:14
收藏
1
上一篇:诗剑纵横,谁主沉浮?深度解读伟人毛泽东的多维风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