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激活,点亮城市消费新活力

“夜间模式”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提升城市消费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具体分析:
1. "延长消费时间":夜间模式可以延长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使得市民和游客在夜间也能享受到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服务,从而增加消费次数和消费总额。
2. "丰富消费选择":夜间模式可以促进夜市、夜店、剧院等夜生活业态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推动产业升级":夜间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
4. "增加就业机会":夜间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5. "提升城市形象":夜间模式有助于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消费。
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夜间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消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7. "提高城市安全性":夜间模式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照明、交通、治安等方面的安全性,使市民和游客在夜间出行更加放心。
为提升城市消费活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加强城市夜景照明,提升城市夜景品质;完善夜间交通设施,确保市民和游客出行安全。
2. "丰富夜间消费业态":鼓励

相关阅读延伸:“夜间模式”提升城市消费活力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夜间模式”提升城市消费活力

随着气温攀升,各地夜间经济又活跃起来,夜间旅游已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在城市发展的画卷上,夜间文旅新场景成为一抹绚丽的风景。

对游客来说,逛夜市、赏夜景并不陌生。夜间文旅为何能持续火爆,不断吸引游客目光?人们往往在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转换,无暇顾及休闲娱乐,夜晚则为人们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应运而生的夜间经济丰富了广大民众的休闲生活选择,见证了城乡居民生活观念更新和生活方式变迁。相较于白昼,夜色下的文旅体验还自带“夜间模式”滤镜,别有一番韵味。

当前,消费者文旅需求更加多样化,传统文旅场景体验已趋于饱和。要刺激新需求,推动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各地就要探索更多可能性,夜间文旅是不错的选项。在上海,“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7月份起,每天加开夜场至晚上9点。在杭州,夜幕下的“西子廊桥”化身流动的舞台,越剧、昆曲、交响乐等创新改编的演出轮番上演,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在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基础设施如交通、照明等持续改造完善,居民整体生活品质也随之提升。夜间文旅消费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比如,作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累计孵化2.5万“景漂”创客;又如,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打造八大夜市消费聚集区,招商入驻商户470家,涉及从业人员1300多人。在“夜经济”带动下,旅游活动时间有效延展,文旅场景持续拓宽,发展人气越来越旺。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景区、文博场馆开放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夜间开放保障”。政策助力下,发展夜间文旅离不开更加优化的业态和多元化发展模式。这需要进一步提升体验深度和维度,推动夜间文旅从传统模式向创意驱动和内容为王的方向转型。

此外,发展夜间文旅,各地不妨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角度入手,将夜间经济发展方向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持续修炼好“内功”,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文旅体验。

(中国经济网供稿)

发布于 2025-07-18 01:15
收藏
1
上一篇:法治在线深度报道,全面铲除缅北“四大家族”犯罪根源,独家揭秘明家犯罪集团覆灭纪实 下一篇:御赐小仵作大结局揭晓,8.3高分背后,市场“心酸”见证其火爆之路